中等生你還在潛水嗎?你們是潛在的尖子生,關鍵還是在於行動


中等生你還在潛水嗎?你們是潛在的尖子生,關鍵還是在於行動

你們班裡有沒有這樣的學生:表現平平,似乎不需要特殊的表揚,也沒什麼值得批評。在學生堆兒裡沒人佩服他們,但他們隨和安靜不惹事兒,所以也沒人歧視欺負他們。至於成績,也是在榜單中不“晃悠”,上下不出十名,不突出也不“拖後腿”,甚至穩穩的就是班級平均分。

沒錯,他們就是一個班級裡的“中等生”

尖子生永遠都是少數的,相對的中等生才是大多數。

剖析痛點,他們為什麼是中等生

中等生其實有能力考出較好的成績,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把屬於他自己能力範疇內的分數丟的一乾二淨:

1、基礎不牢固

對於每個學生來說,每個學期的開始都是知識儲備的開始,如果開始的基礎知識沒有掌握清楚,很容易造成後面的知識盲點,導致後面的學習越來難跟上。

在每次考試中,成績不高是必然結果。

中等生你還在潛水嗎?你們是潛在的尖子生,關鍵還是在於行動

建議:

迴歸課本,找準學習方向

建議中等生根據自己的丟分情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向。無論哪個學科,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層層關聯的,希望基礎不好的同學以課本為主,配套課本上的習題,以中等題、簡單題為輔,逐漸吃透課本,信心也會隨之漸漸提高。

如果是記背學科,一定要找到所欠缺的記憶在哪。如英語單詞、句子等。課本單元后都有對應的練習,或者利用同步的練習冊進行復習。

只要把基礎抓好,那麼考試時除了一些較難的題目,基本上都可以憑藉能力拿下,分數的高低僅僅剩下發揮的問題。

一般來說,除非基礎特別差,2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就能把基礎抓牢。當基礎複習差不多以後,要轉變為以題為主導,即充分利用作業試題、試卷。

2、學習不講究方法

每次講解資料的時候,都會發現最快找到資料的,一般都是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因為他們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會把資料分門別類進行整理。而成績一般的學生資料一般是隨便堆放,要用的時候就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找。


中等生你還在潛水嗎?你們是潛在的尖子生,關鍵還是在於行動

複習沒規劃還有相當大比例的同學,學習不講究方法,複習沒有規劃,不能夠及時地把自己的缺漏補上,基本上跟著老師走,明明認識到這個章節沒有掌握,心中還有疑問,但是總想留到以後解決,隨著學習進度的加深,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最初的問題早已忘記了。

建議:

合理整理學習資料,掌握重點、難點

學習資料的整理,一方面可以檢驗自己的基礎知識是否鞏固,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我們的複習信心。尤其是概念理解應用題一定要自己動手做,還要進行總結。難題可以參考答案,但要認真思考其中的推導和轉化。

語文要充分利用試卷,其中的成語、病句要注重收集,文言文虛實詞記得要摘錄。英語單選注意把正確選項帶入背誦,同時思考閱讀和完形填空題,該如何找到有效的原文信息,他們有何特點?如此去利用每一次作業和試卷,成績將會短期內提高。

3、做題照本宣科

只是學會了,但是不能靈活變通這是大部分同學的通病了,平時習慣於老師講題,自己做題時不善於思考,喜歡去“套”。當題型稍微變換一下,就變得無所適從。做作業的時候喜歡參看答案或在課本尋求解答,有去思考卻往往不能深入。

建議:

善於思考,切忌急躁

在複習的時候,應當以自己為主導,根據自己的對知識掌握程度,對有複習的版塊進行不同程度的強化,如果考試時會發現沒有複習到的部分丟分嚴重,導致成績不高。但是已經複習過的版塊,卻大多能夠拿下。

這就是進步,不要因為用一時的分數高低作為衡量標準,複習要循序漸進,不要急躁。

中等生你還在潛水嗎?你們是潛在的尖子生,關鍵還是在於行動


複習就像修一條坑坑窪窪的路,每個坎坷都是障礙,我們只有認真的從起點開始,按照順序慢慢推平。哪怕前方依舊溝壑,但是當你回頭的時候,展現在你眼前的,是一條康莊大道。

基本上,如果純做題的話,1-2個月時間就能把各科的試題從第一章節到最後一個章節摸得差不多。

4、心理素質不過關

很多同學在平時做題時,喜歡長時間的磨題,而在磨題過程中,又缺乏解題思路的變通,養成了做題效率低下的習慣,可怕的是他們還把這個習慣帶上了考場裡,這樣的考試如何能考完呢?同時,同學容易在考試時情緒緊張、焦慮,一遇到難題,容易磨題,心理素質又不過關,於是成績不理想,繼而形成惡性循環,無法把自己的真實水平反映出來。

建議:

重塑信心,不計一時得失

大家要始終肯定自己。很多學生自認為自己是差生,無可救藥了。但是事實上往往不是這樣。

有些學生認為自己天生比別人笨,不如別人聰明。也許在某一方面上確實是有自身的缺陷,但是卻忽略了自己的優勢所在。為了自己心中那份或許並不是十分確定的夢想,一定要打起精神。

中等生你還在潛水嗎?你們是潛在的尖子生,關鍵還是在於行動


5、耍小聰明,不注重細節

這類學生在每個班級都會有幾個:善於思考,喜歡鑽研問題,成績起伏卻較大。由於不夠穩重,往往在複習過程中喜歡“啃大題”,在基礎知識的複習上,看一眼覺得熟悉,就認為會了,然而實際上並沒有理解透徹。

考試時大題難題能做對或者寫出較為接近的步驟,整體的思想也符合解題的思路,卻往往因為“粗心”“馬虎”等問題在基礎題或中等題上丟分。中高考,期末考這些大型考試,在難度不高的情況下,注重的是題目的細節,考查的是學生的穩重性。

建議:

仔細審題,形成習慣

對於日常的練習中,要學會帶著問題去答題,通過分析題目,同時要整理好自己的答題思路,在給出答案後,能根據自己當時的想法,去分析具體解題時的問題,是自己知識點沒有掌握好;還是當時解題思路不對,能及時做出針對性的補救。


中等生你還在潛水嗎?你們是潛在的尖子生,關鍵還是在於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