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落差

人生的落差

見過雪山,便不會隨意為冬天的一場雪歡呼雀躍;吃過山珍海味,再食五穀雜糧便倍感味同嚼蠟;踏過山川湖海,便深感井蛙之渺小。

作家畢淑敏說過:“因為見過世界的廣闊,你就知道自己的渺小。”

見識過了世界的廣闊,再回到狹小的空間,落差油然而生,夾帶著的一系列的不適應感和不自在感。

一個的時差,兩個人的落差。以前的自己和現在自己的落差;現在自己和未來自己的落差,落差似乎無處不在。是步步高昇,還是停滯不前,甚至步履維艱,無從得知。種下一朵紅蓮把時光染香,時光的印記便是最後的答案。

不停地囿於這樣那樣的人生難題,不斷地解決問題,不斷地找尋答案,步履不停,輪迴往復。時光的年輪裡,誰動了我的奶酪,人生就這樣在一點點的變化中,走出了它的軌跡。每一步較前一步都是一種生命的律動,裹挾著星星點點的落差。

人生的落差

老舍在《小病》裡說“生活是種律動,須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這變而不猛的曲折裡。”

而這落差的滋味,得意時滄海一聲笑,江湖快意泯恩仇,失意時浪裡淘沙,真情共患難。面對變動的落差,後知後覺的我感受和《像我這樣笨拙地生活》一書中的寫的如出一轍。

“我經常有那種感覺,如果這個事情來了,你卻沒有勇敢地去解決掉,它一定會再來。生活真是這樣,它會一次次地讓你去做這個功課直到你學會為止。” —《像我這樣笨拙地生活》

沒有一點防備,生活的落差突如襲來,手足無措,無從下手,潦草應對,不了了之。這只是生活給的一點預告,沒有完美落幕,它終將會再次來襲,在某個已然遺忘的時間節點,給予你重磅一擊。

迴避、躲閃、輾轉騰挪都毫無作用,生活真是這樣,它會一次次地讓你去做這個功課,直到你學會為止。

人生的落差

既已無從躲避,終要面對,不如迎難而上,主動出擊,總好倉皇逃脫,再次面對,週而復始,生活備受干擾,一片狼藉。直面落差,與落差來個正面較量,怕是最穩妥不過的方式了。每一次的落差變動,都可能是一次轉機,蘊藏著一次逆流而上的機遇,化危機為轉機,轉被動為主動,才有讓人生更上一臺階,重新扭轉人生軌跡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