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医疗事业编会扩招吗?

smile随感而发


不会。

事业单位、事业编制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份向往包含对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等各种需求。正因为如此,大众对事业编制情有独钟。再加上这段时间疫情肆虐,广大医务者殚精竭虑、奋战一线,关于医疗事业编的走向也备受关注。

医疗事业单位、事业编改革的大体走向。

根据事业单位改革方案,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原则是“分步推进、分类改革”。按照分步推进原则,医疗事业单位属于公益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

近年来,取消医院编制的传言不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事业单位改革后,医院将被归类到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编制会全部取消吗?

医疗事业单位编制和合同共存的现状,存在不少弊端。比如,工资待遇不平等、职称晋升不合理、人才稳定性不足等等。从改革长远趋势来看,取消事业编制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一方面,编制变化是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从此再没有铁饭碗一说,大家凭本事吃饭、拿工资,缩减同工不同酬的尴尬。另一方面,公立医院不再纳入编制管理,医院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解放专业技术人员的剩余劳动力,达到进一步造福社会的目的。此外,公立医院工资制度改革试点已经启动,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建立动态调控机制,稳步提升医务人员薪酬水平,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如何体现对医务人员的重视?

按照改革的目标和远景,没有编制的医务人员也将享受更好的收入、地位和福利,那么编制就显得无足轻重。按照发展的趋势来看,各地除可采取增加编制的措施来体现对医务人员的重视、增强医务人员的价值和归属感外,还可以采取工资调整、补助提升、职称政策倾斜、增加子女就学等福利政策等措施,来进一步增强对医务人员的优待。这也是疫情过后,各地普遍在采取的措施。

所以,我认为,医疗事业单位增加编制不太现实、也不太可能。

但是,其他的优惠、福利一定会大大增加。毕竟,这一场灾难之后,医务人员太辛苦、太伟大了!


不懂的胖子


今年备受关注的医疗行业会不会扩编,不一定。

我个人认为,县以上公立医院,除一些地方政府承诺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入编外不会增编。县以上中医院不会减编,而且增加编制的可能性存在。


2016年国务院出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方案》中明确指出,医院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应由事业单位逐步转换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也就是保留事业属性,转换为市场经营模式。原则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尊重现实,合理衔接,稳定大局,平稳过渡的原则。”编随事走,人随编走”,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带编制的医护人员不会取消,无编制的不会入编,新招入的不会增编,待有编制人员退休后,自然减员,收回编制,实行聘任合同制。

在国家力挺中医药的大背景下,县以上公立中医院不会减编,国家不准许撤编制,更不能弱化。

国务院《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钢要》及国务院办公厅《全国医疗卫生服务糸统规划钢要》(2010一2030)中明确要求,市(区)卫生规划中合理配置中医医疗资源,原则上每个市办一个公立中医院,每个县办一个中医院,不得以种种理由合并,弱化中医药糸统而压缩编制。

由比可见,今年疫情过后医疗卫生行业扩编与否是一个大问号。


居士笔潭


医院不好说,但估计公卫与疾控系统护编的可能性应当比较大,对于今后几年公共卫生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应当是个福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