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解放軍在中印邊境進行了重要演習,這是怎麼一回事

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之後,解放軍在東段獲得大勝後即收兵回撤,讓出了奪取的重要戰果。印軍得以重新佔領了藏南地區,雙方沿實際控制線長期對峙。

我軍在東段回撤後,基本策略是嚴守立場,不主動惹事,不越過實際控制線一步。然而正因為這條線不是實際的地理控制線,雙方沿線長期對峙,因為複雜的地理環境,出現了很多點少面廣控制不及的情況。於是,一直懷有報復企圖的印軍便有空子可鑽,又因時間階段和策略變化而表現形式不同。

1987年解放軍在中印邊境進行了重要演習,這是怎麼一回事

前幾年有一部印度電影《帕爾坦》,其中描寫了解放軍和印軍在實際控制線地域進行的長期鬥爭,並引發了1967年雙方在中錫邊境的武裝衝突。片中的實際控制線沒有明顯地理特徵,可能就是一方擺的一堆石頭,誰要是越過去一步,就可能引發嚴重事件。但這堆石頭為什麼擺在這裡,而不是擺在那裡,那雙方的認識就大相徑庭,各說各話。問題的複雜嚴重性由此可見一斑。

時間進入1985年後,印軍在中印邊境的活動又變得積極起來。尤其是在邊境東段,印軍多次越過實際控制線,甚至建立了季節性據點,其空軍也屢屢越線向我縱深進行偵察。印方的活動引起了我方重視,不得不採取相應對策。雙方的焦點首先集中在旺東地區。

由地圖可見,旺東西鄰著名的克節朗河谷,北距拉則拉山、章龍里山也很近。而1962年中印戰爭直接爆發的導火索,就是印軍要把實際控制線向北推進到拉則拉山,引發我軍在克節朗地區發動自衛反擊戰。旺東距離上述敏感地區這麼近,印軍越線在此處建立了季節性據點,其企圖心便昭然若揭。

1987年解放軍在中印邊境進行了重要演習,這是怎麼一回事

對於印方的舉動,我方的方針是力求保持邊境穩定,反對印方的蠶食和擴張,進一步加強對邊境的控制。據此總參指示成都軍區,出動邊防部隊前出至旺東,平毀印軍據點,並設立了我方邊防點。這是發生在1986年6月22日的事。

對此印方出現較大反應,除在宣傳上對我大作聲勢外,又沿實際控制線增兵設點,並逐步向北推進。其中在克節朗和旺東地區,印軍設立了一批據點,對我守點分隊形成包圍態勢,並阻止我邊防部隊正常巡邏,企圖迫我後撤。

1986年12月,我方決定加強邊防建設和實際控制力,並由總參向成都軍區正式下達在朗久、克節朗地區設立邊防點的命令,任務代號為“874”演習。後對形勢的估計進一步加重,又指示成都軍區加強對印防禦作戰訓練。

1987年解放軍在中印邊境進行了重要演習,這是怎麼一回事

遵照上級指示,西藏軍區積極進行設點準備,組織部隊進行戰備訓練,並相應向邊境部署了力量。1987年6月18日,我邊防部隊突然出動,秘密迅速,克服困難,在克節朗沿線的汪登、拉丁拉、克寧乃、挺布、杜尚讓、幾兒登等地區選擇有利地形設立邊防點。至21日全部設點完畢,並建立前方觀察哨和派出小分隊沿實際控制線巡邏。

在設點過程中,成都軍區工作組和西藏軍區首長密切關注前方,準確掌握局面,我邊防部隊步兵、炮兵、工兵等兵種協同,嚴陣以待,威懾敵人,有力保障了設點行動的實施。至此,我方有效控制了克節朗河以北地區,並視情將巡邏範圍擴大到克節朗河以南地區,圓滿完成了“874”演習的任務。

對於中方的突然行動,印方的反應卻比較遲緩,在一二天內沒有大的動靜。要不怎麼說是心理戰呢,當我方顯示了強硬態度後,印方本也沒有真要打一仗的打算,便知難而退了。此後雙方繼續沿邊境長期對峙,蠶食與反蠶食鬥爭一天也沒有停止過。

作者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

更多精彩,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