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解放军在中印边境进行了重要演习,这是怎么一回事

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之后,解放军在东段获得大胜后即收兵回撤,让出了夺取的重要战果。印军得以重新占领了藏南地区,双方沿实际控制线长期对峙。

我军在东段回撤后,基本策略是严守立场,不主动惹事,不越过实际控制线一步。然而正因为这条线不是实际的地理控制线,双方沿线长期对峙,因为复杂的地理环境,出现了很多点少面广控制不及的情况。于是,一直怀有报复企图的印军便有空子可钻,又因时间阶段和策略变化而表现形式不同。

1987年解放军在中印边境进行了重要演习,这是怎么一回事

前几年有一部印度电影《帕尔坦》,其中描写了解放军和印军在实际控制线地域进行的长期斗争,并引发了1967年双方在中锡边境的武装冲突。片中的实际控制线没有明显地理特征,可能就是一方摆的一堆石头,谁要是越过去一步,就可能引发严重事件。但这堆石头为什么摆在这里,而不是摆在那里,那双方的认识就大相径庭,各说各话。问题的复杂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

时间进入1985年后,印军在中印边境的活动又变得积极起来。尤其是在边境东段,印军多次越过实际控制线,甚至建立了季节性据点,其空军也屡屡越线向我纵深进行侦察。印方的活动引起了我方重视,不得不采取相应对策。双方的焦点首先集中在旺东地区。

由地图可见,旺东西邻著名的克节朗河谷,北距拉则拉山、章龙里山也很近。而1962年中印战争直接爆发的导火索,就是印军要把实际控制线向北推进到拉则拉山,引发我军在克节朗地区发动自卫反击战。旺东距离上述敏感地区这么近,印军越线在此处建立了季节性据点,其企图心便昭然若揭。

1987年解放军在中印边境进行了重要演习,这是怎么一回事

对于印方的举动,我方的方针是力求保持边境稳定,反对印方的蚕食和扩张,进一步加强对边境的控制。据此总参指示成都军区,出动边防部队前出至旺东,平毁印军据点,并设立了我方边防点。这是发生在1986年6月22日的事。

对此印方出现较大反应,除在宣传上对我大作声势外,又沿实际控制线增兵设点,并逐步向北推进。其中在克节朗和旺东地区,印军设立了一批据点,对我守点分队形成包围态势,并阻止我边防部队正常巡逻,企图迫我后撤。

1986年12月,我方决定加强边防建设和实际控制力,并由总参向成都军区正式下达在朗久、克节朗地区设立边防点的命令,任务代号为“874”演习。后对形势的估计进一步加重,又指示成都军区加强对印防御作战训练。

1987年解放军在中印边境进行了重要演习,这是怎么一回事

遵照上级指示,西藏军区积极进行设点准备,组织部队进行战备训练,并相应向边境部署了力量。1987年6月18日,我边防部队突然出动,秘密迅速,克服困难,在克节朗沿线的汪登、拉丁拉、克宁乃、挺布、杜尚让、几儿登等地区选择有利地形设立边防点。至21日全部设点完毕,并建立前方观察哨和派出小分队沿实际控制线巡逻。

在设点过程中,成都军区工作组和西藏军区首长密切关注前方,准确掌握局面,我边防部队步兵、炮兵、工兵等兵种协同,严阵以待,威慑敌人,有力保障了设点行动的实施。至此,我方有效控制了克节朗河以北地区,并视情将巡逻范围扩大到克节朗河以南地区,圆满完成了“874”演习的任务。

对于中方的突然行动,印方的反应却比较迟缓,在一二天内没有大的动静。要不怎么说是心理战呢,当我方显示了强硬态度后,印方本也没有真要打一仗的打算,便知难而退了。此后双方继续沿边境长期对峙,蚕食与反蚕食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作者微信公众号:沈听雪的历史文集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