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财富大逃杀
基金销售新规落地
进入2020年,“证监会发布”的每周推送意味深长。
周五盘后17:00-19:00的黄金档,永远留给主板IPO批文核发,科创板IPO注册和创业板IPO注册;至于20:00-22:00的深夜档,则留给基金托管、侧袋机制、证券服务、基金销售等“资本市场基础设施领域”的新规和动向。
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01
2019月2月22日,首次发布于2004年,历经2011年、2013年两度修订,足足暌违六年的基金销售新规终于发布征求意见稿。
2020年8月28日,经过长达18个月的公开征集,汇总了126 家机构和21 名个人的多方意见,基金销售新规终于落地。
这期间,寻瑕先后撰写了三方财富现形记和三方财富飘零录,文中的旧友新知,汪静波的诺亚踩雷承兴供应链34亿的罗生门后,宣布放弃“非标类固收”产品的投放;找不到胡天翔的钜派连续两年亏损过亿,客户数减少六成,一年关25家线下门店;梁越的恒宇天泽遭多次维权、被北京证监局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这期间,多家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风雨飘摇。网信、诺远、恒宇天泽等10家机构爆雷,9家机构遭监管整治,朝阳永续、上海景谷、深圳锦安、中民财富等8家机构被中基协叫停私募基金募集业务。
这期间,与三方基金销售机构纠葛不断的P2P平台迎来大面积出清,按照郭主席最新的官方表述,高峰时多达五六千家,到6月底,全国仅剩下29家平台仍在运营,并谋求向小贷、消费金融的持牌机构转型。
这期间,最高人民法院修改了2015年延续至今的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改变原有“两线三区”的利率分档,明确以一年期LPR的4倍,作为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小贷、消金受到直接冲击。
草蛇灰线,隐于不言。
债务扩张的时代,影子银行的时代,非标漫溢的时代,红利造富的时代,终将落幕。
根据证监会披露的数据,截至2016年9月份,共有425家机构持有基金销售牌照,其中商业银行154家,证券公司103家,期货公司27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9家,保险公司5家,保险代理公司和保险经纪公司5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122家。
央行口径的数据更为惊人,8月22日,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目前共有5000家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有相当多是无牌照销售保险、基金等产品,甚至违规开展资金池业务,严重威胁金融稳定。
治乱交替的中国式监管,又到了牌照清理整顿加码的时刻。
02
对于122家独销机构来说,此次落地的基金销售新规,相较于一年半之前的征求意见稿,可谓是开大门,关小窗。
一是新注册牌照的准入门槛,增加弹性。
征求意见稿的实缴资本5000万,调整为净资产5000万,具备基金从业资格的人数从征求意见稿的30人降低到20人。
二是增量牌照或存量牌照更换新股东,要求细化。
5%以上机构股东,净资产由征求意见稿的不低于1亿元调整为不低于5000万元;机构控股股东,需连续三年盈利,净资产不低于2亿且不低于实收资本的50%;自然人股东则在征求意见稿10年从业经验或5年高管经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个人金融资产3000万的要求。
随着审批趋紧,从百万级、千万级到上亿级,基金销售牌照的倒卖价格一路水涨船高,但实际获批转让者寥寥,市场也因此异化出,“转让少数股权”+“剩余股权质押”+“人员全盘接收”的实质转让模式。
此次新规堵上了这一漏洞,约定独销机构股权对外质押的,质押比例不得超过持股的50%,且不得变相转移控制权。“同一实控人名下的基金销售机构只能一参一控”也得以保留,存量股东不符合股权质押、一参一控规的,须在两年内整改。
三是独销机构展业范围,鼓励标准化产品销售。
独销机构可以销售公募基金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标准化产品”),但不再允许销售私募股权基金和非标债权类产品(“非标准化产品”),存量非标准化产品有2年整改期,整改期内规模需有序压降。
从业务导向上,非标产品销售与独销机构彻底绝缘,征求意见稿中的非标“直销代办”模式在正式稿中再无提及。
四是牌照续展,对新不对老
新注册机构牌照有效期三年,不予续展的三种情形,不符合基础展业条件;合规内控严重缺失;未实质开展公募基金销售业务,最近一年度基金销售日均保有量(货基除外),也从征求意见稿的10亿降低到了5亿,存量牌照则没有牌照有效期和续展的要求。
五是规定尾佣上限,立足长远
基于基金销售的保有量,基金销售机构可以收取客户维护费,但个人销售不得超过基金管理费的50%,机构销售则不超过30%。推动构建基金销售的长效机制和持续发展。
03
曾经,三方财富的草莽年代,依托着非标债权、私募基金、关联交易、自融项目和资金池业务,延揽了一批传统金融机构的私行客户经理、零售个金负责人、券商营业部老总,带来了大量的高净值客户,亦受到资本的追捧。
尽管权益化、标准化、净值化转型的春风从资产端一路吹向资金端,但对于三方财富股东而言,无限续杯的快乐如鸩酒般不可言说,丰厚利差的诱惑更是令人难以抗拒。
如今,监管终于磨刀霍霍,三方财富在大浪中奔袭,幸存者无几。
对于存量的122家独销机构,虽然拥有了一块永久牌照,且冻结已久的转让审批有望开闸,迎来一波老牌照出售的机会;但展业范围被大大限缩,且面临非标产品的2年整改压降大限;严苛的100亿日均保有量要求,大量的线下分支机构面临关停,自建线上渠道成为转型必经之路。
对于跃跃欲试的新晋股东,游戏规则已经明晰,没有足够强大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证券基金销售能力做支撑,三年有效期届满,依然沦为一块废牌。脱离了非标金融牌照(和非标资产获取能力的非标销售能力再无用武之地,基金销售,也不可避免走向头部集中。
对于PE/VC基金和部分地产基金的管理人,除了等待证监会另行规定PE/VC基金的销售管理办法外,自建直销团队、绑定机构资金和大LP变得尤为关键,毕竟未来能够准入的私募基金销售机构,既少而精,将拥有很强的渠道议价能力。
对于广大的三方理财师群体,要找到与自己的能力圈匹配的机构,除传统的银行、券商、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外,标准化销售能力见长的,可以锁定头部独销机构,赌标准化业务转型的放量机会;非标销售能力见长的,则回归金融机构的直销队伍,祖传非标,还是直销的好。
中国经济发展的过去十年,也是债务规模一路狂奔的十年,更是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和影子银行大幅扩张的十年。
非标资产在一轮轮的泡沫飞舞中,早已幻化出千般变种、万般模样,随着券商资管和信托公司接连受到政策调控,划定监管红线后的非标资产也将面临投放量限缩、兑付高峰来临,收益率下滑的多重考验。
优质的标准化资产,爆款公募基金,明星证券私募基金,标准化债券基金、FOF,MOM乃至公募REITS,则会成为头部基金销售机构争抢的对象。
基金销售生态深刻变革的背后,是市场结构和资产配置的变革,一个时代的终结,往往是另一个时代的开端。
敬请期待寻瑕记后续推出的大时代系列:《致行将落幕的利差时代》《奔涌吧,股权投资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