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多年種植歷史,名字浪漫且充滿詩意,農民半夜起來採摘

一說到山西大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大同的著名旅遊景點雲岡石窟,其實在大同有一種特色農產品在全國非常有名,它有一個浪漫且充滿詩意的名字,跟蘑菇和木耳並稱為“素食三珍”。我國北宋著名詩人蘇軾有句詩“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寫的就是它。

600多年種植歷史,名字浪漫且充滿詩意,農民半夜起來採摘

它就是黃花菜,也叫金針、忘憂草。在山西大同,農民從明朝就開始種植黃花菜了,距今已有600多年的種植歷史了,從剛開始的零星種植已經發展到今天的26萬畝。大同因此而成為我國黃花菜的主產區之一,並被譽為“中國黃花菜之鄉”。大同黃花菜為什麼能享譽全國呢?原因主要有3點:

600多年種植歷史,名字浪漫且充滿詩意,農民半夜起來採摘

第一,大力宣傳

近幾年,無論是當地企業、合作社還是農民,都在積極通過各種渠道努力宣傳,尤其今年直播的興起,很多種植戶把手機當作農具,通過直播把大同的黃花菜帶到了全國各地。去年7月份,影視巨星成龍來到大同和當地農民一起採摘,並免費為大同黃花菜代言,使得大同黃花菜被更多人知曉。

600多年種植歷史,名字浪漫且充滿詩意,農民半夜起來採摘

第二,開發多產品

黃花菜雖然好吃,但是不易保鮮,採摘下來的黃花菜24小時之內如果不食用,其口感就會大打折扣,而且營養也會流失。為了提升黃花菜的商業價值,當地企業和合作社開發出了多種吃法,比如黃花餅、黃花醬、黃花飲料等,不過市場上最常見還是曬乾的黃花菜,這樣能最大程度保住其營養。

600多年種植歷史,名字浪漫且充滿詩意,農民半夜起來採摘

第三,品質保證

黃花菜一旦開花就沒有價值了,當地農民為了保證它的新鮮度和口感,同時也是為了多賺點錢。很多農民會選擇在晚上進行採摘,每年黃花菜成熟的季節,全家人男女老少一起出動,每個人頭上戴一個大燈,農田裡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有些農民一干就是一個通宵。想了解更多特色農產品和農民創業故事可以關注本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