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安置移民許家祿的新時代

許家祿在新家門口與人交流。

  10月5日,秋雨纏綿,現年71歲的許家祿應村民老王的邀請,去給老王講講養豬的經驗。“自家養著幾頭豬,前幾年又當過村獸醫,現在閒著也是閒著,村裡人信任,我也樂意去看看!”許家祿這樣說。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同齡的許家祿是雲南省曲靖市陸良縣永清河水庫的搬遷安置移民,早些年,憑著自己的努力奮鬥,日子過得還算不錯。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十年前,比自己小5歲的老伴患了帕金森,多年的醫治,讓許家祿的生活變得日漸窮困。

  2015年,由於家庭收入過底,許家祿一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納入扶貧幫扶對象。可是愛面子的老許一點也高興不起來,“雖然是黨的好政策,但心裡感覺很不是滋味,貧困戶可不是好名聲。”為這,老許沒有少嘆氣。可嘆氣也不是辦法,必須趕緊把貧困戶的帽子摘了。

  被列為建檔立卡戶後的一天晚上,老許把老伴和與他們一起生活的女兒、外孫叫到面前,商量著怎麼脫貧。

  “我還年輕,可以出去打工!”女兒許菊珍說。

  “我一定好好學習,早點掙錢,為家裡減輕負擔!”還在讀小學的外孫吳某生說。

  女兒原來也在外打工,外孫也是自己和老伴一手帶大的,納入建檔立卡戶後,按照政策,外孫義務教育期間的費用基本不用操心。“家裡你放心,某生讀書的事你也不用操心,我們一家共同努力,早日把這個貧困戶的帽子摘了才要緊!”老許權衡再三,同意了女兒繼續外出打工的想法。

  很快,老許發現,自己的脫貧之路不是一家人的事。各級黨委、政府很快把各項脫貧政策落到實處,醫保繳費免了、住院報銷比例高了,老兩口還被納入低保,每月有了近500塊的收入;另外,外孫在學校裡的寄宿費、生活費也有了補貼。在經濟補助的基礎上,縣上還來了幹部掛鉤聯繫自己,幫自己脫貧致富出主意、想辦法,經常來看看自己和老伴,這讓老許心裡很是溫暖。可是,有兩件事讓久久他無法釋懷,一是家裡的住房是幾十年的土木房,二是外孫吳某生的學習。

  2018年,村裡要建一個新小區,村幹部來做老許的工作,貧困戶建新房有補貼的好政策讓老許動了心,可盤算了下,建房好歹也要十來萬,女兒雖然在外打工,但外孫以後讀書肯定要好大一筆開支,這讓老許為難了。這個時候,縣搬遷安置辦公室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找上門來,“先建一層,90個平方,十萬元左右,因為是貧困戶,住建部門可以補2萬元;由於永清村是移民村,移民後期扶持項目有個危房改造項目,還可以再補2.5萬元,自己再出5萬多,就可以把房子建好了。”好政策讓老許下了決心,“這麼好的政策,我活了70年沒有碰到過!”老許和家人商量後,按照村裡的規劃,在老房子後面建起了新房,“有120平方米的宅基地,我先建90平方住著,剩下的手頭寬裕了再說。”

  2018年底,新房建好了,許家祿帶著孫子高高興興地住進新房,細心的老許特意把採光最好的一間留給外孫,“他還年輕,有個好學習環境最重要,我們苦點累點無所謂。”老許是個閒不住的人,也是一個不等著政策幫扶的人,他用好不容易攢下的積蓄,養了幾頭豬,“這幾年豬價好,憑我的能力,餬口沒問題!”

  2019年,經過村裡認真核算,許家祿一家達到脫貧標準,經張榜公示後,正式摘了貧困戶的帽子,結果出來的那一天,老許高興極了,他說:“我就不愛戴這個貧困戶的帽子。”

  2020年9月,許家祿的外孫吳某生以高分考入陸良第一中學高中重點班,這對於老許一家來說,更是喜上眉梢的高興事。“我們一家出了很多人才,我非常欣慰,我們家不是貧困戶!”

摘了貧困戶的帽子的許家祿。

  2020年國慶期間,記者再次來到許家祿家中,面對記者,71歲的老許更像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腰板挺直、精神健碩,絲毫不像一個古稀老者。記者問他,你對未來的想法是什麼,老許回答,我要像你們一樣,進入新時代。

  雲南網通訊員 潘硯文 攝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