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秋季開學後,謹防手足口病

紅網時刻10月8日訊(通訊員 郭勇)深秋時節,涼意漸濃,隨著托幼機構、中小學校進入秋季新學期,孩子們聚集在一起,密切接觸的機會大大增加,手足口病可能再次進入高發期。近期,在的長沙市天心區桂花坪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陸續接診了數十例有發熱或手、足皮疹的患兒,其中有數例確診為手足口病。

那麼作為家長或老師應當如何科學預防手足口病呢?

手足口病也被稱為“手足口綜合徵”,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發熱出疹性傳染病。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可伴有或不伴有發熱,以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散在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者可併發病毒性腦膜腦炎、心肌炎、肺炎、肺水腫等;個別重症患兒病情進展快,可發生死亡。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傳染病,我國各地每年均有發生,在南方地區,手足口病發病有兩個高峰:每年5月和9-10月。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及腸道病毒EV71型。嬰幼兒和兒童普遍易感,5歲以下兒童尤為易感。病人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手足口病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接觸感染者的糞便、口腔分泌物、皮膚皰疹液及被病毒汙染的手、物品等可引起感染;呼吸道飛沫傳播、飲用被病毒汙染的水和食用被汙染的食物也可感染,但相對少見。

目前手足口病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和特異性治療手段,主要採取對症治療。所以,手足口病重在預防。

預防措施:

1.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外出後、接觸不潔物品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

2.避免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3.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要洗手,並妥善處理汙物。

4.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後應充分清洗,有條件者進行消毒處理。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消毒。

5.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6.接種疫苗:目前,疫苗只是針對腸道病毒EV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包括滅活疫苗、減毒活疫苗。

7.兒童出現可疑症狀要及時就診。注意消毒隔離,避免患兒與外界接觸,患兒使用過的物品、患兒糞便要徹底消毒。

8.托幼機構做好應每日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採取及時就診、居家隔離等措施;發現疑似病例及時報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