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畫好扶貧同心圓 昔日貧困村華麗蛻變

神木:畫好扶貧同心圓 昔日貧困村華麗蛻變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神木市充分發揮貧困村地域和產業優勢,合理規劃謀發展。通過扶貧扶智扶志、發展村集體產業等多項舉措,建立健全扶貧機制,強化落實扶貧責任,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新路子,昔日的貧困村實現了華麗蛻變。

這段時間,西溝街道灰昌溝村村民賀玉芳,每天都去村裡的甜玉米加工廠裡忙活,能在村裡就近打工,而且還是自己平日裡乾得很熟練的活兒,她打心眼兒裡高興。賀玉芳告訴記者,過去村民種玉米,不是按市場價賣掉,就是做了牲畜飼料,經濟效益一般。自從今年村裡辦起了甜玉米加工廠,她們村的玉米也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經濟效益非常可觀。

“以前我家也種玉米,1斤幹玉米粒1元左右,3個幹玉米產1斤玉米粒。自從我們村辦起這個玉米加工廠以後,1個鮮玉米棒能賣0.8元,收入將比往年翻三番。”賀玉芳高興的說。

神木:畫好扶貧同心圓 昔日貧困村華麗蛻變

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灰昌溝村位於西溝街道東側,全村耕地面積1100畝,總人口1396人。由於人均耕地不足,產業發展難度大,村民經濟來源主要靠外出務工或者是以傳統的種養殖為主。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今年,灰昌溝村在幫扶企業韓家灣煤礦的扶持下,通過“輸血+造血”模式,以合作社為載體,辦起了甜玉米加工廠,實現農副產品統一收購、統一銷售,切實解決了村民的農副產品銷售難題,讓村民實現增收的同時,也壯大了該村村集體經濟。

西溝街道灰昌溝村黨支部書記王和平說:“2019年幫扶企業韓家灣煤礦,給我們村投資平整玉米加工廠場地25萬元,今年我們村在此基礎上,再投資160多萬元建成甜玉米加工廠。我們合作社加工廠,按照每個鮮玉米棒0.8元,收購全村種植的80多畝甜玉米,比傳統種植模式收入至少翻一番。”

農產品提質升級,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村集體發展後勁不足的問題,還進一步拉伸了產業鏈條,使農產品走出“深閨”。2019年年底,沙峁鎮劉梁峁村郝家峁小組的小雜糧加工廠正式開始生產,這對於一直和土地打交道的村民來說是件大喜事。村民郝絞堂告訴記者,過去的糧食產下賣不出去,村民的種糧積極性不高。今年,合作社提前和村民簽訂收購訂單,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的後顧之憂。

神木:畫好扶貧同心圓 昔日貧困村華麗蛻變

“原來種下的糧食牛車拉到很遠的地方賣,沒有銷路,價格也非常便宜,自從合作社開始加工,今年已經開始訂單收購,方圓約10里路的村鎮都提前訂好訂單,這樣下來糧食也好賣了。”郝絞堂說。

目前,沙峁鎮劉梁峁村合作社和村民簽訂了訂單協議,收購村裡的農副產品,最大限度讓利於農戶,已先後收購小米、綠豆等共計3萬多斤。

“我們這個股份經濟合作社建起來,主要以小雜糧加工為主,雜糧的來源主要是由劉梁峁村6個小組的村民種植的。我們把玉米、小米、綠豆、紅小豆、豇豆收回來深加工,比市場價高0.2-0.3元,村民都很高興,也有好的銷路,實現了我們村家家有資本、戶戶有股份、人人有分紅。”劉梁峁村郝家峁小組小雜糧加工廠負責人郝建平說。

脫貧攻堅工作中,神木市立足貧困村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培植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強“造血”功能,讓貧困戶通過資產入股、資金入股等方式享受分紅。

目前,神木全市24個貧困村全部建立了村集體產業,成立了32個村級合作經濟組織。如今,一個個貧困村實現了華麗蛻變,宏偉的小康夢在神木這片土地上逐步變為現實。

編輯:子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