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第一团差点拼光,许世友打电话给粟裕:要将胡琏碎尸万段

作者:莫孤烟

华东野战军9纵25师73团,因在济南战役中率先突破城防而获“济南第一团”之称号,是我军最著名的英雄部队之一。该团的前身是八路军山东纵队5支队第13团,

也就是在胶东解放区妇孺皆知的“老13团”。

济南第一团差点拼光,许世友打电话给粟裕:要将胡琏碎尸万段

9纵是华野公认最能打硬仗的头等主力纵队,73团则是9纵公认的第一主力团。主力自然要有主力的样子,这个团自解放战争爆发以来,参加了9纵几乎所有的重要战斗,次次都担负最艰巨的任务,从来不知道打败仗是什么滋味。

济南第一团差点拼光,许世友打电话给粟裕:要将胡琏碎尸万段

济南第一团

在取得孟良崮大捷后,华野全军上下士气爆棚,一般的对手已经不放在眼里,要打就要打王牌。蒋军的“五大王牌”,除了已经灰飞烟灭的整编74师外,留在关内的还有邱清泉的第5军和胡琏的整编11师,都是迟早要决一死战的劲敌。

果不其然,就在孟良崮战役结束两个月后,华野集中5个纵队,包围了集结在南麻的整编11师。看上去,张灵甫的惨剧又将在胡琏身上重演一遍了。

南麻是一个小盆地,三面环山,东面为小丘陵,北面高地有一隘口可通向博山,沂河从南麻以南流过。从地形上看利于防守方而不利于进攻方。

整编11师进入鲁中后的驻地原本是鲁村,师长胡琏坚持认为这里地形不利,坚决要求移驻南麻。占领南麻后,胡琏用20多天时间,在方圆5公里的范围内,利用村庄及大小山头构筑了数千座相接环绕的子母堡,各据点之间均有交通壕通连,壕上全部用树木、门板掩盖,并加盖厚厚的土石,能抗击山炮、野炮的轰击。各据点、子母堡、交通壕的火力配系也组织得极为严密,不仅能互相支援,还注意到侧射和斜射火力的掩护。

久经战阵的胡琏是蒋军中首屈一指的悍将,作战经验极为丰富,这些环形立体防御工事的修筑方式,都是他从日军那里学来的。

9纵担负西、北两个方向的主攻任务。司令员许世友人在烟台未能赶来参战,由政委林浩和副司令员聂凤智负责指挥。

作为9纵的头号主力团,73团的任务最为艰巨——拿下高庄西山。这里是南麻以西外围的核心据点,由蒋军18旅驻守。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恶战中,73团遇上了比整编74师更为凶悍的对手,让每一位参战官兵都一辈子刻骨铭心。

济南第一团差点拼光,许世友打电话给粟裕:要将胡琏碎尸万段

胡琏

73团计划首先攻占西山,再由配属该团指挥的师特务营扫清高庄西北角地堡群,而后以1营、3营并肩由西面攻击高庄。2营为团预备队。

正在华野官兵摩拳擦掌准备再打一个孟良崮大捷的时候,一场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对各攻击部队的兵力调度、物资转运造成极大困难。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7月17日晚,华野5个纵队按预定部署分路开进,南麻战役打响。

战斗从一开始就极为激烈,负责攻坚的2、6、9三个纵队在特种兵纵队的炮火掩护下,连续发起逐波冲锋。因大雨不停,我军弹药普遍被淋湿,赖以攻坚的炸药包等爆破器材大多失效。重炮也因为道路泥泞拉不上前线。整编11师则占据有利地形,以少量兵力坚守堡垒,凭借优势火器不断反击,我军每占领1个地堡群都要付出几倍于敌的代价。

济南第一团差点拼光,许世友打电话给粟裕:要将胡琏碎尸万段

华野部队的机枪阵地

73团于19日18时向蒋军1个加强营据守的高庄西山子母堡群发起进攻,打了一天毫无进展,部队损失惨重。直到次日傍晚,1、3营改变战法,改以单人爆破的战术,先后突破地堡群,歼灭敌一个加强营,俘敌百余人,总算是打开了僵局。

鉴于部队伤亡很大,急需休整,团长孙同盛决定暂时停止攻击,加修工事,全团转为防守,准备在白天击退敌军的反冲击。

21日,蒋军开始全力反击,在炮火掩护下发起了营团规模的集团冲锋。据孙同盛回忆,整11师炮火的猛烈程度在他经历的战斗中前所未见。

济南第一团差点拼光,许世友打电话给粟裕:要将胡琏碎尸万段

表现华东野战军作战的油画作品

73团在连续打退蒋军13次冲击后终于顶不住了。负责守卫的2连连长在残酷的恶战中心理崩溃,撇下部队躲在山沟里,导致蒋军1个团在下午3时许占领了西山高地。

眼看着2连从山上溃退下来,紧要关头,孙同盛命令2、3营各用两个连全力从两侧反击,全团机关勤杂人员全部投入战斗,在3营营部书记迟浩田率领下发起决死冲锋,再次夺回了阵地。

在这场破釜沉舟的反冲锋中,73团转眼间就伤亡了200多人,迟浩田也身负重伤。

孙同盛决心执行战场纪律,枪毙这个临阵脱逃的连长,团副政委鲁泉建议请示纵队首长,9纵政委林浩表示宽大处理,让其戴罪立功。

济南第一团差点拼光,许世友打电话给粟裕:要将胡琏碎尸万段

这个连长也真是命大,假如许世友在场,他恐怕是必死无疑的了。

华野部队打得艰难,蒋军同样也在苦撑。激战三天后,整11师一线部队的弹药已基本耗尽,师部的预备弹药也已拨补各部。11旅旅长杨伯涛为保证友军能继续作战,将多余的本部弹药全部拨给18、118旅。一贯见死不救的蒋军这一回总算是做到了精诚团结、同仇敌忾,这使得已经陷入危机的整11师又坚持了一天。

南麻战役本身就准备不充分,偏偏天公又不作美,滂沱大雨给部队机动、攻击、粮弹供应以及部队休息造成极大困难。爆破手九死一生送上的炸药包能爆炸的不足十分之一,部队在大雨中无法近迫作业和有效防护,只能暴露在敌军火力封锁下,造成严重伤亡。第二梯队及后方也因为无法隐蔽而遭到敌炮火轰击,个别部队的第二梯队损失甚至超过第一梯队。

21下午4时,73团接到师部命令:今晚8时总攻高庄。

这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经过三天惨烈之极的战斗,73团各营连步兵伤亡达三分之二,全团只能编成6个连,其中有两个连系师团机关勤杂人员组成。

也就是说,伤亡过半的73团此时已基本失去了战斗力。

就在孙同盛准备集中剩余力量殊死一搏的时候,他在观察所接到纵队副司令员聂凤智的电话,询问他前线战况。孙同盛如实作了汇报后,聂凤智表示暂停进攻计划,等研究后再说。当晚8时许,孙同盛接到师部命令:“全军撤出战斗!”

孙同盛后来在回忆录中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正是聂风智在战斗关键时刻了解下情,敢于实事求是地向上级反映情况,才避免了73团全团覆没的危险。

战后,聂凤智对孙同盛透露,陈毅在山上观战时说:整个南麻全线战况沉寂,惟有73团方向战斗激烈,敌11师集中了全军的炮火都倾泻在73团阵地上,73团打得英勇顽强。

战后,并未参战的许世友对9纵特别是73团的严重损失痛心不已,他在电话中对华野副司令员粟裕说:“胡琏这只狡猾的狐狸……下次我定叫他碎尸万段!”

这一仗打完后,73团的官兵们在分析失败原因时重点研究了如何对付子母堡,他们发现,这种堡垒看似坚不可摧,其实也有弱点。由于其结构过于复杂,各个单堡本身死角很大,不易组织较大兵力施行反击,如我攻击部队能避开其火网,正面以火力吸引,侧方实行偷爆,是易于成功的。可惜的是,这些教训都是在战后才总结出来的。

济南第一团差点拼光,许世友打电话给粟裕:要将胡琏碎尸万段

华野官兵在研究战法

南麻战役的失利有战术上的问题,但极端天气的影响则是最致命的。当初刘邓大军在发起巨野战役时也遇上了大雨,结果打成了消耗战,没能达到歼敌一路的目的;在发起羊山集战役时同样遇上大雨,尽管歼灭了对手,但付出了巨大代价。华野在孟良崮战役中运气很好,是在取得彻底胜利后才下起了大雨,这场雨假如早来一天战局可能就会不一样。到了南麻战役时,好运气可就不在华野这边了。

只能说,胡琏的命就是硬啊。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