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茶铁路——这是他梦想的始发站

我家住在醴茶线边上,曾经火车经过频繁。特别是到了春运季,铁路上的客运车有所增加,每每看到绿皮车经过我家门前,尤其是晚上,绿皮车那一方格一方格明亮的车窗从眼前闪过,总能把我的思绪带到茶陵火车站,那是我梦想的始发站。

醴茶铁路——这是他梦想的始发站


家乡不少被誉为有出息的年轻人,都是沿着门前的铁路前行,从茶陵站登上列车,实现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梦想。我与醴茶铁路的缘分,始于父辈,我的父亲是参与修建湘东铁路(1974年,更名为醴茶铁路)的民工,他同我讲过很多修铁路的故事。父亲说,那时没有多少机械,搞人海战术,全靠十多万民工车推肩挑,把一条一百二十多公里的铁路修成了。我从小就是一个富于幻想的孩子,门前那两条纤细而锃亮的铁轨,把我的目光牵向远方。

醴茶铁路——这是他梦想的始发站

年龄稍微大些,同学和邻居的伙伴,或上大学,或当兵,或打工,纷纷走出了山村,追逐自己的梦想。我为一个伙伴送行时,第一次来到茶陵火车站。当时的茶陵站并不大,与我的想象相差很远,连一个像样的候车室都没有,更没有广场,但并妨碍我把它当成梦想始发站。

那时送行是要送上列车的,因为行李笨重,帆布袋、木箱,甚至是蛇皮袋装着,必须肩扛手提,不像如今带轮子的旅行箱牵着走,比遛狗还轻松。我买了站台票,帮伙伴扛着行李进站,从列车窗口把行李塞进去。天色向晚,列车才开始启动,我总算近距离看到,车窗从我眼前一方格一方格推过,也许是站台上的灯光太亮,没有一方格一方格闪亮的效果,只有惜别的脸庞和挥动的手臂。与伙伴挥别的那一刻,我暗自发誓: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上大学,让这里也成为我梦想的始发站。

醴茶铁路——这是他梦想的始发站

可惜天不遂人愿。1983年冬天,我还没走出当年落榜的阴影,有点破罐子破摔,每天吃完睡睡完吃。晚上,听到火车“轰隆隆”碾过,我是多么希望有那么一个闪亮的方格子带我到远方。

那几年,西南战事频繁,昆明军区到家乡招兵,我不顾家人的阻止,毅然报名参军,终于实现了从茶陵火车站走向远方的愿望。

1984年,那是一个风雪交加的天气,下午区里为我们送行,用箩筐挑着花炮从区政府到火车站一路鸣放。烟花在云中绽放,鞭炮在地上炸响,锣鼓在瑟瑟寒风中惊天动地,胸前佩戴大红花的新兵站立着,身边是依依泣别的父老乡亲。我同我的新战友都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补充兵”,我们奔赴的部队就在衡阳东江,也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补训团”。我们的任务就是快速训练后,替补前方倒下的战士,我们踏着家乡送行的鼓点前进,就是踩着中越边境的炮声奔赴前线,人人都有一种前赴后继的使命感。经过高高的站台时,我趁机停留了一会,很是矫情地眺望着远方,想再看一眼家乡的山山水水,仿佛这样就能看到洣江边上的千年铁犀,江里的片片白帆,听到江上的阵阵渔歌……

因为是新兵专列,车上并没有传闻的拥挤,人人都有座位。我卸下背包,放下军用帆布包。这是我头回坐火车,不由想起父亲修筑湘东铁路的故事。我和几个同乡入伍的新战友,恰好坐在头节车厢,感受特别强烈。刚上车不久,列车便启动了,机车发动的轰鸣声,车厢挂钩碰撞的“叮当”声,车轮碾压铁轨的“哐当”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我奔向远方的序曲。这一刻,我才意识到,我梦想的始发站——茶陵站这一别将意味着什么!

我想打开车窗,再看一眼我梦想起航的火车站,歪着身子用劲提了几下,都没提起笨重的玻璃窗,还是在战友的帮忙下才打开。顿时,寒风席卷着雪花灌了进来,我打了一个寒战,不顾一切把头伸出窗外,看着写着“茶陵”的站牌在风雪中徐徐后退,透过送行的人墙,透过弥漫的烟雾,我隐约看到远处患有严重心脏病的母亲被父亲搀扶着站在外围,零乱的白发被阵阵寒风掀起。我不禁想起一句古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站牌,在我的泪眼中渐渐模糊……

醴茶铁路运输一度中断,如今恢复了,从我家窗前经过的那一方格一方格闪亮的车窗,仍然像一个个流动的取景框,不断翻拍着我梦想的始发站的底片,让昔日的茶陵火车站在我的记忆中更加清晰、难忘……

醴茶铁路——这是他梦想的始发站

来源/株洲日报 通讯员/江剑阁

编辑/王琦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闻热线:18173385049(李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要尊重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株洲发布”删除。

醴茶铁路——这是他梦想的始发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