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鴻蒙”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鴻蒙,最近挺火的。

鴻蒙系統何時用在手機上,牽動14億中國人的心。

或許,它不是對安卓系統的取代,而更像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

中國人,終於能有自主研發的手機操作系統了。

今日“鴻蒙”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鴻蒙,未來會好嗎?

與安卓的世紀一戰,鴻蒙,究竟是螳臂當車,還是鳳凰涅槃?

最新數據表明,鴻蒙既能兼容全部安卓應用,也比安卓快60%。

鴻蒙的優點顯而易見。

鴻蒙是基於5G萬物互聯的操作系統,優勢應該是建立在物聯網的基礎上,一是適用性廣,二是速度快,三是耗電小,可以提高設備續航能力。

技術上,我絲毫不擔心華為。

今日“鴻蒙”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畢竟,這個公司聚集了全中國幾乎最為聰明的理工科人才。

而且,谷歌安卓系統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上進行迭代,修修補補,寫出更好的代碼並不會是一件難事。

在技術層面,鳳凰涅槃,指日可待。

但技術強勢的背後,是生態系統的薄弱。

鴻蒙難過,生態關。

在認可度層面上,說是螳臂當車,並不為過。

當前,全球最主流的兩大手機操作系統,蘋果iOS與谷歌安卓,二者相加幾乎佔據了智能手機操作系統市場100%的份額。

今日“鴻蒙”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生態的弱勢,用通俗的話講,就是有操作系統但沒有足夠的應用程序。

沒有應用廠商願意放棄當前的系統,去在你的平臺上自立門戶。

這,無疑是致命的。

網絡效應,構成了安卓的巨大的“護城河”。

打個比方,現在市面上有一款APP比微信的功能更全,你會立刻不用微信,而去使用那個APP嗎?

我想99%的人肯定不會。因為,你的朋友聯繫方式都在微信上,你的朋友都用微信來聊天。你不使用微信,很可能會溝通困難。

今日“鴻蒙”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這就是當前鴻蒙最大的劣勢所在。

開發出更好的程序,但卻沒人買賬,咋整?

再者,開發是需要高額成本的。面對免費的安卓開源系統,鴻蒙,能把成本收回來嗎?有多少人真正會為價格較高的鴻蒙系統買單呢?

這些,都是“螳臂當車”的一面。

個人認為,華為開發出“鴻蒙”系統,更像是未雨綢繆,以備不時之用。

國家安全核心技術層面的戰略意義,遠遠大於市場化層面的實用意義。

技術很好,市場化很難。

不過,希望還是有的。

今日“鴻蒙”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