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风采录(一)——沾化一中校长王立村

走内涵发展之路 奠学校崛起之基

———沾化一中校长王立村工作纪实

王立村, 1981年7月参加工作,四十年来,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一颗蜡烛般的心对待学生,以一颗清贫的心对待自己,以一颗拼搏的心对待事业,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开拓进取,在教育教学、教科研、学校管理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先后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十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并记二等功,“滨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滨州市拔尖人才”“滨州市劳动模范”“滨州市名校长”等荣誉称号。

2014年2月,肩负着上级领导的信任,回到沾化一中担任校长职务,他同全校师生一起,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努力实现学校跨越发展,学校连续获得“滨州市高中教学质量进步奖”“滨州市教科研先进单位”“滨州市学科竞赛优胜奖” 山东省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学校”称号,建成“滨州市特色学校” “滨州市德育示范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2019年学校获“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精于办学 凝聚品牌发展新动力

提出学校发展总体构想。先进的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的灵魂。王校长担任沾化一中校长后,提出学校的核心理念:“止于至善”,提出了学校发展总体构想:一个龙头,以学校文化建设为龙头,努力践行一中人的价值追求——“做更好的自己”。两条主线:目标教学和励志教育。三项措施:课程构建、多元引领、机制驱动。四个愿景:学生向往,家长满意,教师有归属感,社会美誉度高的一方名校。核心理念和总体构想的提出,极大的振奋了师生精神。

凝练出“五重五新”发展新思路。面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和高考改革新形势,结合学校实际,探索出学校发展新思路:观念重树,建立对高中教育的新认识;课程重构,打造学校育人新体系;课堂重建,搭建质量提升新载体;德育重塑,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格局;管理重组,建立现代管理新体系。在“五重五新”发展思路指引下,高考成绩实现尖子生突破,总量提升。

工于治学 打造师生成长新平台

一、对标攀高,全面提升学校品位

(一)多元引领,凝聚品牌发展新动力

党建引领,凝聚发展之力;文化引领,奠定价值取向;学术引领,促进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开展各种业务活动,培养学校自己的课程专家、高考专家、竞赛教练队伍。树师德,正师风,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更大力度关心教职工生活,家校情怀进一步升华。

(二)机制驱动,构建学校工作新常态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先选优教育评价体系;实行全员聘任制、“首席班主任”制等管理制度;畅通家校联系机制,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体系。

二、聚焦特色,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聚焦“目标教学”和“励志教育”学校两大特色,奋力追赶超越。

(一)坚持目标教学,锻打高效课堂。提出“目标引领——学思静悟——交流互动——精讲点拨——目标达成”20字5环节目标教学课堂教学模式,课堂的学习目标站在新课标的高度,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拟定,清晰、可评价,课堂更加突出真实情景、问题导向、学生解决。大力推行目标教学学案设计大赛、课堂大赛、精品课等活动,锻炼了队伍,提升了水平。

(二)坚持励志教育,打造激情校园。推动励志教育,开展“励志信朗读”“励志跑操”“励志远足”“十八而志尽责成才”成人礼、“卓越领袖特训营”等丰富多彩的校本化励志活动,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等,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读写中感悟。积极开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激发学生用自己的力量在高效课堂中激情发展,在励志教育中自主发展,在学校课程建设中特色发展。

善于讲学 构建学校工作新常态

每学期开学作一次重要讲话,这是他半年思考的结晶。他讲办学方向、策略、途径、方法等,有思想、有观点、有措施,语言朴实,言简意赅,其中蕴含的道理直抵人心,以至于每学期的讲话内容绝大多数教职工都能复述出来。

每周一次办公会。召集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通过集体智慧,相互启发着解决办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广泛跟教师、干部、学生沟通交流。不定时推门听课,经常深入到师生中间,了解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及时掌握学校教育教学第一手资料。王校长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的办学思想进一步弘扬,把工作思路进一步理清,把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找准,和一位位老师交上了朋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守正创新,久久为功。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学生向往,家长满意,教师有归属感,社会美誉度高”的学校发展愿景一定会实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