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不得扔東西的你,究竟糾結啥?學會斷舍離:覺察你的內在心靈

大家好,這裡是潮汐悅讀,讀書無限精彩,陪你快樂閱讀。

今天我們要給大家分享的書是《斷舍離》。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山下英子。

她通過早年間學習瑜伽,參透了“斷行、舍行、離行”的哲學理念,並以此作為整理術的基礎。她認為,任何人都能夠通過對家居環境的整理,來改變自己與物品、甚至人際之間的關係,做到脫離物慾和執念。

捨不得扔東西的你,究竟糾結啥?學會斷舍離:覺察你的內在心靈

斷舍離

今天,我們主要從三個角度,來為你解讀這本書。它們分別是:什麼是斷舍離、斷舍離的機制原理、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斷舍離。

什麼是斷舍離

請先想像這樣一個場景,每當過年家中大掃除時,你總能在犄角旮旯裡翻出很多舊東西。

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你幾乎用不到,但卻捨不得丟棄它。

為什麼呢?這其實是個很有趣的心理。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當你在判斷一件物品,是否需要丟棄時,基本都會這樣想:

這個東西以後還能用呢,丟掉會很浪費的。

它是我當初費勁心思淘來的,怎麼捨得扔掉。

它對我來說很有紀念意義的,還是要留下的。

所以糾結半天,你還是會它放回到那個,被你遺忘的角落。

捨不得扔東西的你,究竟糾結啥?學會斷舍離:覺察你的內在心靈

在斷舍離哲學中,認為扔不掉東西的心理,其實就是潛意識中不想扔。

對於一件物品來說,要用起來才能體現它的價值。無論你以什麼形式收留它,當它被你遺忘的時候,其實已經和垃圾沒有什麼區別了。

這種不想仍的心理機制,體現的正是我們對物品的執念。

所謂斷舍離,就是要通過整理物品來覺察自己,整理內心的執念,讓生活變得開心和輕鬆。

“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中,那些不需要的東西。

“舍”:捨棄家中被遺忘的、氾濫的舊物品。

“離”:脫離對物品和慾望的執念,讓自己處於自在的當下。

也就是說,當我們整理自己與物品的關係時,斷舍離的主角一定是自己。

捨不得扔東西的你,究竟糾結啥?學會斷舍離:覺察你的內在心靈

自我覺察

面對一件物品,你要關注的是:這個東西是否適合我?我要不要用它。而不是:這東西還能用,所以要留下來。

斷舍離的機制

作者認為,斷舍離存在的目的,不是簡單把房間收拾乾淨就好,而是要通過收拾的過程,瞭解並喜歡上真實的自己,從而實現自我肯定感。

斷舍離的機制是:將不需要、不合適、不舒服,換成需要、合適和舒服。也就是說,在篩選物品時,你能夠以自我為核心,著眼於當下的需求去進行判斷。

我有一個閨蜜的媽媽,特別喜歡在家裡攢各種袋子。比如塑料袋、食品袋、購物袋等等,幾乎堆滿了整個櫃子的角落。

閨蜜每次收拾櫃子,都想要扔掉,可都遭到媽媽的拒絕:哎呀,你這孩子,這些袋子留著都能當垃圾袋,或者出門裝東西用呢!扔掉太可惜了,不當家不懂過日子!

捨不得扔東西的你,究竟糾結啥?學會斷舍離:覺察你的內在心靈

但實際情況是,囤積的袋子越來越多,可真正用到的卻很少。因為有些袋子太小,根本裝不下什麼東西。而有些袋子用過幾次之後,就被收起來放回角落。

從斷舍離的角度來看,人面對物品時的態度和想法,能夠反映出其內在的自我形象。

對閨蜜媽媽來說,除去留戀這些廉價的塑料袋,她在生活中還習慣挑便宜的東西。即便逛街時遇到自己喜歡的,但價格貴的物品,也捨不得買。

這其實反映出,她潛意識認為:自己不配得好的東西,便宜的東西可以拿來交代自己的。事實上,如果一個人可以這樣隨意對待自己,那麼在人際關係中,也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

捨不得扔東西的你,究竟糾結啥?學會斷舍離:覺察你的內在心靈

如果閨蜜媽媽在篩選物品時,能夠從斷舍離的機制去判斷:這個物品與當下我的很相稱,對我是必需品時,就會慢慢改變選擇的視角。

一旦人真正意識到自己喜歡、需要的是什麼,就會允許自己購買高品質的物品,而看待自己的方式,也會從自我貶低轉為自我肯定。

如何在生活中實踐斷舍離 ?

瞭解了斷舍離的概念和機制後,該如何在生活中進行實踐呢?作者在書中給出了很多實用的方法,我們主要分享以下3點,你可以用來參考:

捨不得扔東西的你,究竟糾結啥?學會斷舍離:覺察你的內在心靈

01 集中於一點,做到完美

很多人一想到要收拾家,就會瞬間感到頭疼。因為要整理的地方好像太多了,反而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斷舍離的觀點認為,你不必劃分出專門的時間去整理,斷舍離隨時都可以進行。前提是,你要給自己規定好時間,去集中收拾某一處地方。

哪怕是花費十分鐘,去整理一下你的包包,都會獲得滿滿的成就感。而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讓你放下對收拾的畏懼心裡,從而邁出斷舍離的第一步。

捨不得扔東西的你,究竟糾結啥?學會斷舍離:覺察你的內在心靈

書中還提供了一個選擇收拾場所的技巧:在選定要收拾哪裡之前,要先問自己,想要從斷舍離中獲得什麼?

比如,你想提升自己的外在穿搭,就可以從衣櫃入手,扔掉那些看起來廉價的衣服。你想改善家裡的衛生狀況,就可以從廚房、衛生間等地方入手。

總之,不管收拾哪個場所,只要帶著清晰的目標去做,就會卸下放下心裡積累許久的負擔,最終讓自己感覺清爽有力。

捨不得扔東西的你,究竟糾結啥?學會斷舍離:覺察你的內在心靈

放鬆

02 一切從扔東西開始

作者認為,斷舍離的過程其實就是“減少、分類和收納”。在實踐開始,要做的就是徹底的減少不需要的物品。

當你選擇好要收拾的場所後,接下來就是要考慮“我要扔掉哪些東西”。作者建議從怎麼看都是垃圾的東西入手,而判斷是否扔掉的標準,就是問自己要還是不要。

拿我自己來說。我很喜歡讀書,也買了很多書。但是往往看書的速度,卻比不上買書的速度。甚至有些書買回來都一兩年了,我都還沒有拆封看過。

在瞭解斷舍離之後,我開始意識到。那些被我遺忘的書,其實和垃圾沒什麼兩樣。比如有些書純屬是在購買時,為了湊單優惠而買下的。它們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真正的閱讀價值。

捨不得扔東西的你,究竟糾結啥?學會斷舍離:覺察你的內在心靈

因此,我在整理書櫃時,就先從這部分書入手。有些書送給需要的朋友,有些書掛到鹹魚上去賣,這樣處理完之後,心裡會舒暢很多。

當你開始適應這種扔東西的方式,斷舍離的速度就會漸漸加快,對物品的猶豫和糾結,就不會像一開始那麼多了。

03 七五一總量限制原則

在中國傳統藝術領域,素來有“留白”這樣一種表現手法。比如在作畫時,一般不會把紙張畫滿,而是要留出一定空白,賦予畫面整體協調美感的同時,也給觀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

捨不得扔東西的你,究竟糾結啥?學會斷舍離:覺察你的內在心靈

梅花

在這一點上,也正是斷舍離所提倡的。作者認為,要根據空間來限制物品總量。

對於看不見的收納空間,如衣櫃抽屜,物品最好放七成,留下三成,讓人更有動力去收拾。

對於看得見的收納空間,如廚房碗櫃和餐具架,物品最好放五成,這樣才會顯得漂亮。

對於給別人看的收納空間,如客廳裝飾牆,最好放一成就夠了,因為雜亂會顯得平庸無奇。

按照這樣的原則去限制物品,之後清理的工作也會更加輕鬆。想想看,如果物品都很精緻,又都是你喜歡的,那麼整理起來心情就會快樂,不是嗎?

捨不得扔東西的你,究竟糾結啥?學會斷舍離:覺察你的內在心靈

寫在最後

和簡單的收納整理不同,斷舍離就是:通過整理與物品之間的關係,來整理你的內在。

選擇適合自己的,並且是當下需要的物品,不僅能幫助提升自我的內在形象,還可以為生活帶來根本性的轉變。因為,當有一天我們不再為物慾所牽扯,就一定能夠活的瀟灑自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