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了!楼市哪有那么容易变天?

别想了!楼市哪有那么容易变天?

别想了!楼市哪有那么容易变天?


昨晚,国常会上传来了大消息:


今年,老旧小区改造要加大力度了。


别想了!楼市哪有那么容易变天?


于是,不少大V连夜抛出了一些让人虎躯一震的判断——


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就要变天了;

“老破小”终于站上风口了;

开发商手里的“旧改”项目,就要价值大跌了……


总而言之,都是为老旧小区改造提速的一片叫好之声,大有“来不及解释了,快上车”的赶脚,但冷静之后再想想,这些足以翻天覆地的预测,真的会发生吗?


别想了!楼市哪有那么容易变天?


老旧小区改造这件事,在去年3月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曾提及,去年6月19日的国常会上,做出了一个对楼市“可能有深远影响”的决定:


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


当时,局姐写过《4200万户老旧房子不拆了!老破小又可以买了?》去详细解读这个决定。


大半年过去了,黑天鹅数不胜数。


局姐在新华社发布的,最新一次国常会的通稿中,get到了几个新的信息点。


1. 为啥改?


目标是“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以及“扩大内需”。


2. 改哪里?


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比去年增加一倍,重点是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区。


3. 怎么改?


各地要统筹负责,按照居民意愿,重点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市政基础设施,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4. 谁出钱?


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中央财政给予补助,地方政府专项债给予倾斜,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改造运营。


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看看本月内,国家层面关于老旧小区的表态。


别想了!楼市哪有那么容易变天?


别想了!楼市哪有那么容易变天?

(点击查看大图)


别想了!楼市哪有那么容易变天?


把所有上面的信息归总起来,我们大概可以看到,这一轮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速的全景:


1、这是一次以“扩内需”为主要目的的,老旧小区改造全国提速事件。


此前关于关于“稳增长、调结构”的提法被删掉了,最终的希望不过是“让大家住得爽一些的同时,心甘情愿地多花点钱”。


不是为了让你炒房!

不是为了让你炒房!

不是为了让你炒房!


2、这次老旧小区改造的重中之重,是小区的配套、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也就是说,主要是改造水电气路光纤,以及优化公共服务空间。


但是!去年6月份提到的“有条件的可加装电梯,配建停车设施”,在这次的表述中没有出现。


加装电梯、增设停车位,才是真正提升“老破小”核心价值的需求。


3、在推进改造这件事情上,政府统筹,但改或不改还是由居民自己说了算。


这导致了一个后果:


加装电梯和增设停车位,确实很难推进。


比如说,会有部分低楼层的居民对加装电梯执反对态度,因为电梯对他们没用,就算是不让他们出钱出力,但电梯还是会影响底层的采光。


只要有相当程度的反对,就很难成行。


所以,在局姐能找到的官媒报道中,绝大部分是围绕着改造前的“脏、乱、差、臭”和改造后的“亮、洁、宽、美、齐……”来进行鲜明的对比,所描述出来的改造,主要围绕管线、排污、绿化、亮化、美观、消防以及公共空间秩序等方面进行,很少提及加装电梯、配建停车设施这两项。


4、所有的改造资金,官方说法是,以“居民出一点、社会支持一点、财政补助一点”的方式来筹集的。


在之前的公开报道中,局姐发现了这样一个案例:


别想了!楼市哪有那么容易变天?

(点击查看大图)


可见,主要的资金,还是由居民自己通过金融机构解决的。


不过,这次在财政补助的方面,增加了专项债券的支持。


从公开信息中可以看到,专项债券的数额不小。


半个月内,高层连续两次提及“提前下达一定规模地方政府专项债”。目前已提前下达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1.29万亿元。机构普遍预估,今年专项债发行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


这些钱里面,会有一部分用来改造老旧小区,能缓解居民出资的鸭梨。当然,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一部分究竟有多少。


5、政府希望开发商更多地参与老旧小区的改造。


一方面,希望以此替代以往的地产支持政策,一方面也是希望给房企“指一条转型的明路”,以此稳住就业。


毕竟,房地产的产业链上,绑定了无数的基层就业岗位,包括数量庞大的进城务工人员。


别想了!楼市哪有那么容易变天?


所以,可以推导出什么样的结论呢?


首先,老旧小区改造铺开,说明“博拆迁”的路子已经基本被堵死了。


根据住建部之前的统计,各地上报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达到17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这些小区短期内不会再纳入拆除重建的范围之内。


因此,对于手握老旧小区物业的人来说,靠开发商搞推倒重建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只能通过改造提升溢价。


这一部分价值有多大呢?


局姐搜到了一篇公开报道:


别想了!楼市哪有那么容易变天?


里面涉及到三个小区:南湖区中兴苑、洪三苑和新秀苑。


改造的内容包括整个外观的翻新,管线的提升,公共空间的景观绿化、以及引入未来社区智慧社区的理念等。


除了没解决电梯问题,看起来已经非常高大上了。


局姐随便搜了下中兴苑,发现这一年来,和同板块相比,价格走势是这样的:


别想了!楼市哪有那么容易变天?


开工时,房价确实跳涨了20%以上,但是,接下来的一年里,房价的走势就基本和整个片区持平了。


毕竟,物业费还是那个物业费,缺乏管理还是缺乏管理。未来小区能维护成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好。


说白了,和往年期待拆掉重建,获取高额利润相比,现在老旧小区的投资潜力,更差了。


所以,局姐个人觉得,老旧小区改造,更像是“房住不炒”的压舱石。给你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让你能够在老旧小区里安居乐业,减少折腾。


其次,远郊新房会受到一些影响,但影响不至于很大。


选择市区“老破小”还是远郊的“远大新”,一直是刚需上车族非常困扰的问题。所以,在一贯的判断中,老破小的改造,会直接影响远郊新房的成交。


但是,局姐现在觉得,这两类产品面对的购房人群,已经开始逐渐差异化了。


毕竟,2000年以前的老房子,绝大部分没有电梯,没有小区管理,户型陈旧,楼间距小,采光通风都不如现在的设计。


就算给你把电梯装好,停车位建设好,户型本身的硬伤还是个基本无法解决的死结。


只有一个好处:基本都在一个城市最初的中心,至少学校医院,公交地铁,饭店菜市,生活配套都超级成熟。


但也低端。


说实话,前些年,局姐会觉得市中心永远都是市中心,成熟的配套和完备的交通就是支撑房价的关键。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市中心开始缓慢向新城迁移,以及越来越多90后和00后的入市,年轻一代对于“漂亮房子”和“高大上配套”的渴求,确实不容忽视。


对于购房者,尤其是“非土著”的购房者来说,市中心的老旧小区,最吸引人的因素是名校的学位。


因此,越来越多的外地年轻人愿意以相同价格,选择忍受一个大城市郊区的新房或者次新房,直到组建家庭,有了孩子,才开始在市中心寻找一个带学位的,适合孩子读书的旧房子。


所以,如果要在市中心投资老破小,真正靠谱的因素,还是有个好学位。


最后,开发商对老旧小区改造的态度怎么样呢?


局姐也问了几个广东地区的开发商。坦率地说,他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的兴趣不会太大。


为什么呢?一是难度太大,再则也因为开发商的利润薄。


一个港企投拓狗说:


“要做老旧小区改造,得开发商一户一户谈,没有村集体这种居中协调的存在。相比起村集体,业委会太弱势,谈了也没用。现在政府政策也不太支持,开发商都不愿意碰。”


另一位国企投拓狗是这样回复的:


“住宅小区的旧改,产权都是人家的,开发商在开发过程中根本没什么获利空间。”


他坦言,与改造老旧小区比起来,开发商更在乎的,是三旧改造里的旧村和旧厂改造。毕竟,这一块开发商才真正有产权,有丰厚的利润空间。


开发商对旧改项目的热情,并不会被老旧小区改造的业务消灭,相反,可能会更强。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