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唱歌那件事,我们姊妹说过上千次了,每次回家还要再说一遍

父亲唱歌那件事,我们姊妹说过上千次了,每次回家还要再说一遍

讲述 | 李跃儿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带着阳光的心和孩子窝在家里。

今天介绍一个全家人可以在一起玩耍的游戏,跟上次我给大家介绍的抓小鱼游戏略有不同,但它也是一个「在欢乐中建构家庭亲子关系的彩虹桥梁」的游戏。

它能够帮助我们跟孩子之间打开一扇窗,从孩子心里到我们心里的彩虹桥就可能透由这样的小游戏搭建起来。

1.当孩子跟我们一起笑

一起玩游戏

心里的那块冰就化了

亲子关系如果特别好,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机会就特别丰厚。如果跟孩子的关系不好,教育就会大打折扣。在亲子关系紧张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教育行为,孩子能够吸收十分之一就非常了不起了;亲子关系如果好,同样的教育可能孩子就能吸收90%,所以说教育的效果来自于亲子关系是不是建立得特别好。

说到建立亲子关系,很多人说多陪伴孩子、陪伴的质量要高一点、一定要跟孩子建构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我们听这样的词都听腻了,对不对。

到底如何建?其实亲子关系真的不是花钱能够建构起来的。

在某一场活动中,主持人让孩子怎么去给你洗脚,你如何去抱孩子,那一刻我们真的感觉很不错。但是过后,看到孩子又出现我们所不能忍受的行为和我们认为是不好的表情,甚至是做不好的某一件事情,我们就会立马火噌噌噌窜上脑门,什么东西都挡不住。

当然,亲子关系也不是靠一次游戏就能建构起来。最关键的是,当孩子能够跟我们一起笑起来,一起去玩游戏的时候,孩子心里的那块冰就化了。而且当孩子笑的时候,他一定用眼睛深深地去在你的脸上和眼睛里寻找「你此刻是真的快乐还是装的,你真的喜欢他还是不喜欢他」。

父亲唱歌那件事,我们姊妹说过上千次了,每次回家还要再说一遍

我们把一个人带到这个世界上来,我们是他唯一的亲爹亲妈,他是我们唯一的孩子,他对我们的那份信任和情感是那样深厚,我们怎么能因为执着于自己的爱好而不接纳孩子跟我们不一样的状态,为此而去伤害到孩子,使得孩子不知道我们到底是不是爱他,以至于把孩子逼到身体过敏,不停得病。

然后你知道孩子在学校里面临的是什么,有可能他会被老师不断侮辱谩骂,下课后偷着一个人跑到卫生间去哭。这一切你都不知道,而你回到家里比老师更加糟糕地去骂他,朝他发火。

我们骂孩子对孩子不满,不就是想要他将来能够幸福吗,那现在你就让他的心泡在苦水里,就像把大白菜放在咸盐缸里20天已经腌成了咸菜,你如何把它再变成那棵鲜活的大白菜?

孩子的心也是这样,如果你用苦水去腌他,腌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你如何能够让这颗心变成曾经用信任的爱的目光看着你、脸上露出微笑的那颗心呢?

所以我们要一个孩子,不是为了把他整得特别痛苦,让他成为我们发泄情绪的一个器皿,而是想要尽一生的努力让他幸福。既然我们的目的是为他幸福,那么就不可能以一个不幸福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一个将来会幸福的人,是不是这样的道理。

我真的希望天下所有父母都能够听到此刻我给大家说的话,因为我是一个老奶奶,经历过了人生的坎坷和事情,看过了很多父母用错误的方式去对待孩子,看过了很多父母作为糟糕老师的帮凶不断去打压自己的孩子,看到了很多父母对孩子恨得咬牙切齿,因为孩子不是他大脑想象出来的样子。

所以说请放下我们的不满、仇恨,跟孩子一起玩一个游戏。好像我此刻说仇恨有点过分,大家回想一下你恨起孩子来的时候,内心充满的是不是仇恨。

点击收听音频

2.「红灯绿灯小白灯」玩法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游戏叫做红灯绿灯小白灯。这个游戏可能大家小时候都玩过,但是我观察到我们现代的孩子真的都不会玩这种「能够建构人和人之间关系、能够很好感受他人、能够了解他人意图的群体游戏」了。

孩子大多数情况下是听着歌谣,学着英语,在各个兴趣班里由老师组织着经历一些假似快乐的时刻,因为那样的游戏那样的课程真能让你笑起来。我们以为孩子笑着就是快乐,其实笑了不一定是快乐,内心有一股温暖的电流把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大人牢固地串在一起,那才叫快乐。

红灯绿灯小白灯跟上次讲的抓小鱼游戏一样,也是一个适合于家庭中和孩子玩耍的群体游戏。抓小鱼有很多肌肤触碰的环节,而红灯绿灯小白灯有「家庭成员之间的配合以及善意的捉弄」这样一些情节在里边。哥们儿之间一般都会善意捉弄,是吧。

如果你已经知道红灯绿灯小白灯怎么玩,你可以把它回顾起来,组织家庭成员一起玩耍。如果你不会玩,那这个游戏实际上很简单,就是你们家是几口人,大家分成两拨,有一拨是一个人,有一拨是一大群。

一个人的这个人就要承担去观察和捉住一会儿在活动中出现差错的人,一群人要承担的是让要捉我们的人捉不到。家庭成员之间可以捶头剪子布,最后输的那个人就是要捉人的那个人,我们管他叫A,这一大群都叫做B.

//

大家可以通过你们家庭习惯的游戏模式,一个家庭应该有家庭的黑话、家庭的昵称、家庭的习惯性行为。像我们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昵称,当然,大家觉得我们家的昵称不好,比方说我老公我们都管他叫猫,以至于我们管他叫任何名字他都听不到,只有叫他猫他才答应。我的儿子叫狗哥,因为他经常给我们家养的狗啊猫啊当哥哥。

那我呢,他们都管我叫狐狸,因为有一次他们正在睡中午觉的时候,我把门推开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说我前身是一个狐狸精。他们当时很吃惊,眼睛大大地瞪着我,从此就管我叫狐狸。

当不得不选择的时候,家庭用什么方式,比方说锤头剪子布、手心手背,最后输的那个人就当A。在家里找一面墙,比方说客厅,A尽量靠近某面墙,就是你的手能够扶着那面墙,脸背对着大家要跑的这个空间,手扶着墙面或者桌子,其他人都站在离你最远的墙边或者沙发的边上。

大家要一起喊开始,然后A要喊“红灯绿灯小白灯”。A选择什么时候停下来。在A喊红灯绿灯小白灯的时候,所有人要快速朝他跑。A的话语一停,他就立刻转头看我们。在转头的那一瞬间我们的动作是什么样,就要保持什么样。

如果你没有站住哐哧倒了,或者往前迈了一步,或者闪了一下动了一下,那就算你输了。你就要去站在A刚才站的地方做出同样动作,其他人再退到最远处,往你跟前跑。

如果你喊红灯绿灯小白灯的时候你还没有喊完,已经有一个人跑到你身边拍了你的身体,那么你就输了。

父亲唱歌那件事,我们姊妹说过上千次了,每次回家还要再说一遍

这样的游戏听上去很简单,好像重复来重复去沒有意思。后来我们又把加了一点,就是输的一方要两只手撑到墙上站在那里,头低着,每个人在他脖子上吹一口气。像之前抓小鱼游戏一样,放咸盐就是用手指头哒哒哒哒在他的脊背剁一下,然后在他脖子上吹一口气。其实就是为了让对方有点难受有点痒痒。

经历这一个“处罚”过程之后,就算结束了。被抓住的那个人或者刚才动了的那个人再去站在那个地方,手放在桌子上或者扶在墙上,喊红灯绿灯小白灯,其他人往他身边跑。

这个游戏用嘴巴讲起来特别简单,但是玩起来因为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一家人就会非常好笑。比方说如果地板滑,你要站住的时候没站住脚,脚往前滑出很远,这也算动了,大家就笑到不行。或者是当停下的时候,你的动作很奇怪,各种各样的怪样子都会出现,一家人就笑到不行。

其实我们人和人之间是需要找到一些这样的共鸣,在这样的共鸣中,我们会用眼神去寻找他人眼神中的笑意,以及对我们的善意和善解,然后我们的内心就开始慢慢充满热量,那块冰慢慢就开始消解和融化。

看上去这个游戏很简单,就是重复来重复去。但正是在简单的游戏中,我们不是把心思和力量花在理解游戏上,而把心思和力量花在去感受对方和家庭的氛围上。

很多人真的是一辈子绷着一张圣人的脸,或者国王的脸,无论是在家里在单位还是在人群中,都是这么一副盔甲。也许有些人在外头跟朋友在一起喝起酒来打起牌来非常活跃好玩,是群体里头能够产生笑话的关键人物,但是一回家就绷起一股劲儿,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是这样子。

这是因为在他童年中,他的父亲、爷爷或者一起生活的某个权威人士是这个样子。而我们从小的时候,会像海绵一样无意识地吸收家庭的那个重要成员。

什么叫重要成员呢?可能不是你的爸爸或者妈妈,是你感觉到非常畏惧或者非常喜欢的人。只要他成为重要人物,不管他是不是跟你有血缘关系,你都会吸收他的特质成为自己的特质。父亲走路的时候脚怪怪地扭一下,儿子长大了走路跟父亲一模一样,其他人即便是经过艰苦训练也学不会那个动作,但是儿子就学会了。所以人叫“学习性动物”,就是儿童能学习到我们完全难以理解的内容。

点击收听音频

3.打破那个没有必要的面具

跟家人融到一起

如果我们这一辈子有幸建立了一个家庭,却在家庭里扮演一辈子的国王,不能够跟那些本来应该跟你耳鬓斯磨的人产生一个其乐融融的效应,而是冷冰冰的度过一辈子,这是不是太亏了。

所以说现在是一个机会,即便是疫情期过去大家不再窝在家里,作为一个建立了家庭有了亲密关系有了孩子的人,我们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打破那个没有必要的面具,跟家人融到一起。

对人类来说,能够代表我们生活质量的,不是我们赚了多少钱、买的家具有多贵、吃的饭有多珍贵,而是我们全家人的内心感受是不是温暖的幸福的,这叫生活质量。

能够代表我们生活质量的事情,显示在玩耍中,不显示在工作上。当然了,你能把工作变成玩耍,那就更加高级了,但是很少有人真的能够把工作变成玩耍。

//

红灯绿灯小白灯这个游戏,我难以想象像我父亲那样一个在家里还是一身军官气的军官能不能玩,一般他们都放不下架子来玩,最重要的是他会觉得没趣。但是趣味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对不对。没吃过的没用过的东西我们都不感兴趣,如果你用了一次吃了一次,尝到它的甜味香味,你就开始感兴趣了。

在我的记忆中,小的时候爸爸基本没有跟我们玩过,因为他真的是一个军官,一辈子戎马生涯培养出来的那种军人气,实在很难在家里跟我们这样玩耍。但是有一次他喝醉酒从外边回来,坐在床上靠着墙看着自己的脚丫子,给我们唱了一首歌。

他唱,“天上布满星呀,脚丫亮晶晶”。他看着他的脚丫子,把“月牙亮晶晶”唱成了“脚丫亮晶晶”,我们就笑得不行。一直到现在,爸爸妈妈已经去世很多年,我们姊妹在一起无论过年或回去上坟扫墓,还会经常说起这件事。我们都说过上千次了,但是还要再说一遍。

每次说的时候我们都努力在笑,那个努力不是不想笑故意笑,还是发自内心的想笑,因为那个笑好像不是因为幽默,而是里边充满父亲对我们的爱的回忆,充满家庭温暖的回忆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当爷爷奶奶了,但是我们在一起仍然会去回顾爸爸喝醉了坐在炕上,看着自己的脚丫子唱“天上布满星,脚丫亮晶晶”。还会当场一个人学爸爸唱,其他人哈哈大笑。

所以我们给孩子一些这样的机会,放下那个壳,因为我们的那个壳最大的作用是让家人不自在,让家人不幸福。

父亲唱歌那件事,我们姊妹说过上千次了,每次回家还要再说一遍

还有一个类似于红灯绿灯小白灯的游戏,叫做摸瓜。就是同样的方式选出一个人来,大家都在他周围。当然你必须得限定一个范畴,不能去到卫生间,不能钻到床缝里,必须在客厅跑。摸瓜的那个人眼睛是蒙住的。

我们以前在玩的时候,要用一条带子把“瓜”(就是跑的这些人)的一条腿折起来绑在大腿上,使他跑的时候必须是一条腿,那么一跳就会出现咚咚咚的声音,摸瓜的那个人就能听到。要不然大家都悄悄地走,一点点声音都没有,摸瓜的人永远摸不到,被摸的人永远在跑,游戏就没趣了。

我们可以限定,家庭成员站着不动的时候,摸瓜的这个人数123,其他人就必须得动起来,跑起来跳起来,摸瓜的这个人就去抓。谁被抓住,谁就蒙上眼睛去当摸瓜的人。

我们中间也加了一个环节,就是被摸到的人你得在地上学小猪,一边发出小猪的吭吭声一边在地上爬一圈,或者是小狗,一边汪汪汪一边在地上爬一圈。然后起来,你的眼睛蒙上布,再摸其他人。

这种游戏极其简单,但是非常可笑,就是谁被抓到了在地下学小狗跑的时候呀,家里所有人都会露出微笑。

你会看到当一个人在分享有趣事情的时候,其他人的脸上不自觉就会露出微笑。当一个人说他的心酸往事的时候,所有人都沉下脸来。当一个人说他做了一件好事的时候,所有人脸都笑起来。这就是我们人群的「生命的需要」

所以我们试一试,放下我们所有的一切,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大官,什么样了不起的一个人物,回到家里都把那个壳扔在门外边,然后跟家人在一起。

趁这个假期家人窝在一起,或者疫情过去以后,我们某个周六周天,无论在农家院或者野外、公园里,都可以玩这个游戏,或者联合其他人来玩这个游戏。

在公园里,我们就可以找一棵树,让喊“红灯绿灯小白灯”的那个A摸着树,面对着树,其他人从远处朝他跑来。或者摸瓜,围绕一颗树的周围去摸。当然了,摸瓜人如果碰到树上就碰晕了,所以还是要找到一个不会碰晕他的地方。

我想,这两个简单的游戏可以作为家庭游戏,一个是红灯绿灯小白灯,一个是摸瓜,希望我们大家怀着一颗童心去试一试。

我们大人其实也喜欢孩子的游戏和孩子喜欢的情景,像芭学园给孩子设计的教室,大人们会说“哎呀,我真想退回去再来上幼儿园”。孩子是我们生命的本质,他们喜欢的东西一般都是我们大人也喜欢的东西。

这期「带着阳光的心跟孩子一起窝在家里」就这儿,谢谢大家,感恩大家的陪伴。下期的内容是答疑,敬请大家继续关注。

父亲唱歌那件事,我们姊妹说过上千次了,每次回家还要再说一遍

线上微课《带着阳光的心和孩子一起窝在家里》,是疫情期间李跃儿老师专为家长和孩子设计的系列课程。

今天分享的是第12集。

第1集链接:「我要学习我这一生还不会的功课」

第2集链接:「感觉到难受,就有改变的可能」

第3集链接:定下家庭一日流程,减少冲突和情绪

第4集链接:怎样让孩子自己做事,不缠着家长?| 窝家4

第5集链接:0-7岁孩子在家玩点啥 | 窝家5

第6集链接:口吃男孩的故事+亲子游戏「抓小鱼」· 窝家6

第7集链接:孩子学习不专注,怎么破

第8集链接:孩子们最喜欢我讲的故事是「爸爸和妈妈谈恋爱」

第9集链接:孩子有诵读障碍,怎么办?

第10集链接:在家如何玩芭学园艺术课程

第11集链接:孩子听不懂学不会,怎么办

【音频收听方式】

前往「跃儿学堂APP」可收听全部音频,目前已更新15集。

父亲唱歌那件事,我们姊妹说过上千次了,每次回家还要再说一遍

【跃儿学堂APP下载途径】

2. 在您手机应用商店搜索「跃儿学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