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儿灾异的士大夫系列之二:官二代李固

引 子

公元133年,正月,一个神仙级别的人物——北海(首府剧县,山东省昌乐县西)人郎顗(读如椅),被召到首都洛阳,给朝廷给顺帝刘保提意见建议。

这位郎爷,家传一身好本事,精通《京氏易》,长于风角星算六日七分,能望气占候吉凶,等等。就看这些个名字,我们都是一头雾水啊。

衣赐履说:稍微解释一下,其实我也不懂,实际上,我觉得那些个自诩为大师的,他们也不懂,不过是因为我们不懂,所以他们背几个古怪名词,就可以横行天下了。

所谓风角术,是指中国古老术数中的一种,可以根据风向、风力、风速、风色和起风的时间来预测吉凶祸福;

星算,当然是根据星象来预测或解释吉凶的一种方法;

六日七分法,大家自己百度吧,一句话真是说不清楚。

总之,这位郎爷本事大了,这些神奇法门,他都精通,在朝野的名气极大。

玩儿灾异的士大夫系列之二:官二代李固

【兄弟我就是神算郎铁嘴!】

郎爷写了一篇对策,论述了他的政治主张,并为朝廷的用人政策提供了一些建议,文章一是太长,二是通篇各种神奇的怪论,让人头晕目眩,我们简而言之:

第一,不要大兴土木,易经说了,人君奢侈,就会引发火灾和旱灾

第二,根据《易传》来对照,现任的三公都是伪君子,官油子,并且很可能出现臣子侵犯君权的情况,你们别不信,三年之内必有日食,这就是证据

第三,今年是少阳之岁(搞不清什么叫少阳之岁),春天必旱,夏天必有水灾。

第四,到现在还没有立皇太子,这也太Low了吧!原因是,后宫女子太多,数以千计,这些人的郁积之气上传于天,于是,老天就让荧惑入轩辕(荧惑是火星,轩辕是古星宿名,荧惑入轩辕,不晓得是什么意思),使皇上觉悟,养的女子太多了,违背天意,所以养不活儿子,破解之法是赶紧放一部分出宫,让她们嫁人

第五,去年闰十月十七日己丑夜,有白气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汗……),数天后不见了。这说明,立秋以后,赵国、魏国地面,以及关西将有羌寇反叛入侵,应预先做好准备。

第六,本月十四日乙卯巳时,白虹贯日(据说是“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的意思,呵呵),应该罢免司徒以应天意

第七,应该改元为更始,征召隐士和有道之人

随后,郎顗又向朝廷提出一些具体建议,也是云山雾罩,我感觉他的核心目的有两条:

第一,现在的三公都是混子,根本没有周公的王辅之才,朝廷要选举人才,这帮货就在自己府里挑人,然后就是各种拉关系,各种请客送礼,全都是在培养自己的队伍。因此,应该把选举权重新划规尚书

衣赐履说:东汉中期之前,选拔推荐官员的最终决定权在尚书台,实际上就是由皇帝本人说了算。公元132年,顺帝刘保把选举权下放到三公府。选举权在三公还是在尚书,本身各有优劣,但此时三公与郎爷这一派以“玩儿灾异”起家的士大夫不是一伙儿的,而此时的尚书令是左雄,是自己人,因此提出这个要求。

第二,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人才,特向皇上推荐两个人才。一个是光禄大夫江夏黄琼,他热爱道术,钻研经典,果于从政,明于变异消复之术。黄琼虽已入朝,但未得重用,天下人都觉得,有此人才,朝廷竟不能委以重任,实在是奇怪也哉。另一个是处士汉中李固,年四十岁,才德兼备,不但本朝没人赶得上,就是在古人中也不多见。李固天生就是辅佐皇上的王佐大才。如果召回黄琼,征召李固,委以时政,就是伊尹、傅说(伊尹、傅说,都是传说中的良臣),也不能和他们相比。

玩儿灾异的士大夫系列之二:官二代李固

【李处士,名扬天下】

书奏上去,刘保下诏拜郎顗为郎中,郎爷以有病为由拒绝,回家去了。本年四月,洛阳地震;夏天大旱;秋天,鲜卑人进犯马邑城,破代郡之兵;明年,西羌进犯陇右。大致与郎顗所说相同。

衣赐履说:郎顗此人,见《后汉书》卷三十《苏竟杨厚郎顗襄楷列传》,苏、杨、郎、襄,这四位爷,甚至包括他们的老子,都是那种神秘莫测的人物,他们精通“道术”,特别如《京氏易》、风角、星算等我们不知所云的学问,很受时人尊崇。这些人有的没有出仕,出仕的官也做得不大,但他们的影响很大,是士大夫集团的“宣传队”。他们在时人眼中的地位,从一个侧面可以得到反映,《后汉书》的纪、传一共九十卷,而这四位爷载于卷三十,基本上帝后纪、功臣传之后,就轮到他们了,可见士大夫对他们的重视(《后汉书》的纪、传不完全按照时间序列来的)。

我以一贯的立场,说明两点:第一,我对这些神秘的东西,是持否定态度的,它们不具备可验证性,不能证伪,基本上都是胡说八道。第二,我认为这些神秘的东西,具有超级强大的力量,用得好了,可以排山倒海、翻天动地,也就是说,“胡说八道可能比真理更为有力”,非常不幸和吊诡,这句话实在是一条真理。第三,郎顗之所以强烈推荐黄琼和李固,当然不是“举贤唯贤”,他们本来就是一伙儿的。郎顗等人负责江湖,黄、李等人负责庙堂。黄琼和李固,后来都成为士大夫集团的扛鼎人物。

这一回,我们先讲李固

李固是汉中郡人,长相奇特,头上有骨突出如鼎足,脚板上有龟文(据说脚底板有龟文,做官至少两千石,呵呵)。李固自幼喜欢读书,经常改名换姓,拄根棍子,牵头驴,驴背上驮着书籍,不远千里,到三辅地区拜师学习五经。他在三辅一呆就是十余年,博览古今,明于风角、星算、河图、谶纬,仰察俯占,穷神知变。同时,李固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羡慕他的风采而来向他学习。京师士林都赞叹说,这是第二个李公啊!司隶、益州都命令太守举李固为孝廉,召他为司空掾,李固全都拒绝。

玩儿灾异的士大夫系列之二:官二代李固

【李固出行,总是带着一驴的书籍】

衣赐履说:这一上来就有点神叨叨的吧?李固是什么出身,为什么士人都说他是第二个“李公”?原来,李固是个官二代,他老爹就是前司徒李郃(读如何)诶。这位李司徒,我们以前提过,此人虽然做到三公,但是,他的传是在《后汉书·方术传》里的,这样,李固学习什么风角、星算、河图、谶纬,就好理解了。

公元133年,又是山崩,又是火灾,六月八日,首都洛阳竟然大地开裂,形成一条长达八十五丈的深沟。顺帝刘保当时就惊住了,赶紧召集公卿,让他们推举“敦朴”之士,对此变异作出解释,并就当前政治形势及政府弊端,提出意见建议。

李固现在还没做官,有人推荐他也来对策。于是,李固上了一道策书,大致意思是说(原文太长,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详《资治通鉴(公元133年)》或《后汉书·李固传》):

从前,孝安皇帝(刘祜),破坏祖制,给奶妈王圣封爵,这个奶妈和太监樊丰一班人,都是妖孽,兴风作浪,竟然让安帝把陛下贬为济阴王,以致陛下陷于危困之境。如今,陛下终于脱离困苦,坐上宝座,天下人都伸长脖子观看,渴望善政。但是,很多人议论说,现在的政事,与安帝时没有什么不同,小臣虽在草莽之中,也感到十分痛心。汉朝兴起三百多年,共有十八位君主(没算吕后时期的前后少帝、废帝刘贺、儒子刘婴,以及东汉安帝之前的少帝刘懿)。这些君主,哪个没有奶妈?哪个不想奶妈尊贵?但为什么他们都没有给奶妈封爵呢?因为他们畏惧上天的威严,知道不可违反大义。现在,陛下的奶妈宋娥,虽然有抚养陛下的大功德,但只要加以赏赐,就足以酬报她了;至于分封土地,实在与旧典相违背啊……后妃之家很少能够保全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本身都是恶棍,只是因为他们地位太过尊贵,手中权力太大而已,天道最恨盈满,可他们不知自损,终究一拨儿一拨儿垮台。现在梁商的女儿身为皇后(公元132年,顺帝刘保立梁商女为皇后),礼教规定,天子不把妻子的父母当作臣属,所以封他高级爵位,还说得通。不应该的是,梁家的子弟晚辈,也都位高名显(以梁皇后的哥哥梁冀为首,这位爷,基本上作恶多端),永平、建初(明帝刘庄、章帝刘炟时期)年间,可没有这样的情况。因此,陛下应该使步兵校尉梁冀,以及梁家担任侍中的子弟,都回到宫中担任普通工作人员,把权力还给国家……诏书禁止侍中、尚书,以及在宫中服务的其他官员的子弟们,不得参加“孝廉”的保荐,就是因为他们掌握威权,容易接受请托。可是,中常侍们(太监们),比那些官员,更加接近权力中心,声势更加震动天下,他们的子弟想做什么官就能做什么官,即使表面上没有任何请托,也不插手州郡政务,但是,底下的人为了巴结他们,不等他们开口,就会望风行事,大力推举他们的亲戚子弟(这种事情,大多官员都是无师自通)。因此,应该把中常侍也设为常禁,与侍中等人相同(这一句话,立即把太监们得罪一光)……陛下有尚书,相当于天上有北斗。北斗是天的喉舌,尚书便是陛下的喉舌。尚书代表皇帝布政于天下,权尊势重,责任重大,如果办事没有公心,那么必然引致灾害。一定要选对人,选好人,才能辅佐皇上治理好天下。与陛下共同治理天下的人,在外,就是公卿尚书,在内,就是中常侍、小黄门(太监)……如今当务之急,皇上应该打开皇家图书馆,陈列图书(此处图书可能指的是“河图、洛书”)招集儒生,讨论为政得失,研究天象变异,判断上天的旨意。他们说得在理,就可以实行,擢拔其人,表彰能干。这样,皇上每天都能够有所见闻,而忠真之臣则可以贡献他们的智慧。另外,还应该减少宦官的编制,削减他们的权力,中常侍,只需要两个正直有德的就行了,小黄门,五个也就足够了。这样一来,外面议论的人也就没有了,升平世界即可到来。小臣冒昧上奏,或许正是上天想通过小臣来使陛下有所觉悟。希望皇上仔细考虑,赦免臣的死罪。

刘保看了一大堆策论,认为李固的对策为第一,多所采纳。随即就让宋奶妈搬离皇宫,回到自己家去。中常侍们一看刘保认可李固的对策,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生怕刘保让他们下岗,全都叩头谢罪。一时之间,朝廷政纪肃然。刘保任命李固为议郎。

玩儿灾异的士大夫系列之二:官二代李固

【李郎官儿,咱们走着瞧!】

衣赐履说:李固的对策,剑指外戚和太监。刘保之所以觉得不错,最主要还是京城出现八十多丈长的深沟,刘保对灾异心有顾忌。可见,以灾异提对策,在某种程度上看,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完全不信天命的君主,几乎没有。

宋奶妈和太监们恨秀了李固,于是捏造罪名加以陷害,刘保把案子直接下达有关部门处理,形势相当险恶。大司农南郡(湖北省江陵县)人黄尚等,请求皇后的老爹、执金吾梁商营救,尚书仆射黄琼(郎大仙力推的另外那位),上书辩明李固的案情,过了好久,才告平息。但是,李固被外放为雒县(四川省广汉县)县令。李固弃官而去,跑回老家汉中,闭门谢客。

公元135年,四月,刘保擢升执金吾梁商为大将军,梁商召李固做了从事中郎。梁商以皇后父亲的身份辅政,但是性格过于绵柔,欠缺雷霆手段,不能有所整顿,灾异多次显现,下面权势日重。

李固向梁商建议整治风化,梁商不能采用。

公元141年,八月,梁商去世,刘保擢升梁商的儿子、梁皇后的老哥梁冀为大将军。这位爷可不像他老爹那么柔和,他把东汉一朝外戚专权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永和年间(公元136年—至公元141年),荆州(湖北省及湖南省)盗贼兴起,长年无法平定,朝廷任命李固为荆州刺史。李固到任后,派官吏到境内各地慰问,对盗贼一律赦免,与他们重新做人。只用了半年时间,所有盗贼全部投降,州内从此太平。

玩儿灾异的士大夫系列之二:官二代李固

【大将军梁冀,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跋扈将军”】

李固弹劾南阳郡(河南省南阳市)太守高赐等人贪赃枉法。高赐等人众筹重金贿赂梁冀,梁冀得了钱财,发出紧急军情文书向李固求情。李固哪管这套,追查更为紧迫。梁冀也是有套路的人,干脆来了一着釜底抽薪,把李固调为太山郡(山东省泰安市东)太守,算是解救了高赐等人。太山郡常年闹土匪,郡里面也常年募有千把民兵,常年剿匪人却不能制伏。李固到职后,把民兵们都遣回种田,只留了精壮汉子百把人,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恩威并用,不到一年,土匪全都逃散。

公元142年,八月,朝廷派侍中河内郡(河南省武陟县)人杜乔、汝南(河南省平舆县西北射桥乡)人周举等八人,分别到各州郡视察,褒扬贤能,举荐忠良,对于贪赃枉法之辈,刺史及太守、二千石级别官员,准许使用马车送递弹劾奏章到中央;县令以下低级官员,准许直接逮捕审判。

杜乔抵达兖州(山东省西部),向刘保专案奏报,推荐太山郡太守李固,政绩天下第一。刘保于是征召李固回京,任将作大匠。

李固上书说:

我听说治国以任用贤才为正道。陛下拨乱反正,初登大位时就礼聘南阳樊英、江夏黄琼、广汉杨厚、会稽贺纯(樊英,精通道术,详见拙文《“太监还阳”这种聊斋故事,竟然出自正史!》;黄琼,我们后面专门撰文讲他;杨厚,通晓图书,精通灾异;贺纯,鲁迅录谢承《后汉书·贺纯》,少为诸生,博极群艺。十辟公府,三举贤良方正,五征博士,四公车征,皆不就。后征拜议郎,数陈灾异,上便宜数百事,多见省纳。四个人全是玩儿灾异的高手,可以想见,顺帝刘保朝,“灾异专业”的士大夫,那是相当受待见的)……臣前些时在荆州,听说杨厚、贺纯等人因病免职归田,替他们十分惋惜。有一天朝会时,看见诸侍中都太年轻,没有一位宿儒大人可作顾问的。臣建议,应该召回杨厚等人,以满足众人之期望。黄琼久处议郎,将近十年,一直没动窝儿,大家都觉得太屈才了。光禄大夫周举,才高谋正,应在皇上身边,为皇上出个主意唔的。侍中杜乔,学问品行都很好,可谓当世良臣,却久托疾病,臣认为可以敕令他回朝任职。

衣赐履说:看看哈,李固推荐黄琼、周举、杜乔三人,我们稍微摆一摆。黄琼是于公元127年被召入朝为官的,当时,李固给黄琼写信加以勉励,也就是说,两人至少有十几年的交情了。周举,公元125年就在司徒府任职,司徒是谁?李固的老爹李郃诶!看,也是老交情。杜乔,我们不知道他和李固何时相识,但是,杜乔刚刚评价李固治绩天下第一,李固投桃报李,自然不在话下。

玩儿灾异的士大夫系列之二:官二代李固

【周举,是李固的哥们儿】

也就是说,士大夫们一直口诛笔罚的外戚、太监相互交通,乱拉关系,任人为亲,等等吧,其实,他们也一样,没有本质的不同。也许有人会说,士大夫道德水准高,就算任人为亲,也一定是公道的,是举贤不避亲。也许吧。不过呢,如果历史是太监写的,他们会写谁给自己钱就让谁当官吗?他们会写自己推荐的人都是混账王八蛋吗?我感觉,都是用自己人,这是颠扑不破的,谁也不用唱高调。

李固又推荐陈留杨伦、河南尹存、东平王恽、陈国何临、清河房植等人。不久,刘保下诏书,召用杨伦、杨厚等人,又调升黄琼、周举,用李固为大司农。

公元144年,八月六日,刘保去世,太子刘炳即位,是为冲帝,年仅两岁。尊梁皇后为皇太后,临朝主政。

八月十三日,任命李固为太尉,与大将军梁冀并录尚书事(掌管宫廷机要)。

玩儿灾异的士大夫系列之二:官二代李固

【说白了,都是圈子】

衣赐履说:梁冀现在权倾天下,原则上,不应该用李固为太尉。我们只能推断,一是梁太后对李固比较看重;二是士大夫集团经过多年经营,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与外戚集团和太监集团叫板的实力。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