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為《攀登者》說兩句話

“我們這一代人最怕的就是心中無山”——《攀登者》

9月28日,國慶檔的獻禮三強《攀登者》、《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展開了全國範圍內的點映活動,可以說提前開始了國慶口碑和排片的爭奪戰。其中相比較另外兩部點映城市限制,比如《我和我的祖國》本人所處的城市就沒有安排場次。《攀登者》則開啟了全國全部院線的無差別點映,從而使其拿到了超過三分之一的排片比例。

我想為《攀登者》說兩句話

最終,《中國機長》依靠晚間黃金場優勢拿下了5600萬票房;《攀登者》拿到了4400萬票房;《我和我的祖國》拿下1200萬,但是考慮到其場次只有1800場,人均場次票房成績十分驚人。

就在觀眾和業內人士認為9月30日大盤破6億作為板上釘釘事兒討論時候,《攀登者》在網上影視和社交平臺的口碑卻呈現激烈爭論。

“歷史”與“故事”

異點君在28日第一時間也去觀看了點映,這裡先放結論:這部電影不是《橫空出世》那樣的標準主旋律,也不是“戰狼2.5”熱血片,而是一部感性與理想交織在一起的非一般的主旋律,除了部分配音問題值得狠狠吐槽之外,其它放心看。接著,異點君就來聊聊這部電影(涉及劇透):

首先,談一下本片一個懸念,不得不說片方賣了一個很大關子,之前筆者和很多關注這部電影的觀眾都以為故事說的是1960年中國登山隊攀登珠峰的事蹟,結果沒想到居然是1960和1975年兩次登山以及之間發生的事情。

我想為《攀登者》說兩句話

我們知道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美國電影《薩利機長》也是還原“過去時”。但是作為一部商業片,大家已經知道的信息怎麼拍出新意,對觀眾具有吸引力卻成為一個難題,所以《薩利機長》在還原明面”真實“的同時,也還原了”暗面“即不為人知“調查程序”。

同理,網上有一些評論說應該展現當時登山隊的一些艱苦奮鬥、遇到的困難甚至邊疆平叛之類的事情,異點君覺得這些固然也有價值,但是一來,電影時長有限,與主線無關事情沒必要加進來,否則這部電影豈不是要拍成單元劇電影?二來 糾結於傳統的那些細節還不如看《國家記憶》等紀錄片,導演和編劇的能力在於同樣一個事情,怎麼多側面展現,《薩利機長》如此,《攀登者》也是如此。

接著,異點君談一下《攀登者》的主線和主題,其實這部電影主線是關於三座山的故事。

三座山:現實與心中

一座是現實中的珠峰。

兩次登山均承擔了國家政治任務,這方面影片通過三個方面展現:一是,片頭背景字幕介紹;二是,蘇聯老師的信反映出的國際質疑;三是,第二次登山時候測量員所說的“中國高度”。三個背景環環相扣,一點不拖泥帶水,展現了從征服到質疑到設立標準過程。

我想為《攀登者》說兩句話

第二座山:方五洲與徐纓之間那座山。

首先要明確商業電影有愛情戲,這個沒毛病,我們這裡梳理一下本片吳京飾演的方五洲與章子怡飾演的徐纓三段感情戲:

一是,首先要清楚一個時間線,影片裡方五洲從1960年到1975年第二次登頂有15年的時間,這段時間總要交代,在不知道國家還會不會組織登山的時候,總不能一筆帶過,那樣商業看點就太少了,於是安排了1965年當鍋爐工的方五洲與高材生徐纓相識,這裡方五洲屬於登山英雄,那個時代學生喜歡英雄很正常不過,這段沒毛病。

我想為《攀登者》說兩句話

二是,方五洲去救徐纓那一段,這裡屬於兩者感情進一步升溫,之前如果只是互相喜歡的話,這一次擋住冰柱就昇華到了愛情。

同時,這裡方五洲受傷才引出了井柏然為代表的年輕一代上場,這裡有人提出一個疑問,井柏然“領盒飯”太隨意,中間登山重複了許多次沒必要。異點君要說,登珠峰可不是登武當山、峨眉山,哪有那麼簡單呀。

真實的歷史上1960年第一次登頂過程中,從3月24日開始,先後進行了三次適應性行軍,結果就這個適應性行軍就犧牲了2名隊員,凍傷了34名隊員,就連隊長史佔春都不得不轉到日喀則治療,這才是歷史,影片中展現的一點都不過分。

井柏然出發之前,方五洲已經明確說過他經驗不足,後來的犧牲其實有一半原因也是因為應變能力不足導致的,但是為什麼還他還是去了,這個劇情設計是否不合理,這個後面會說到。

第三次,方五洲即將登頂與徐纓的生離死別,這裡強調一點,兩者對話剛開始並不是登山最佳時機,最後時機到了時候,徐纓也說了你(方五洲)可以登頂了,用步話機談戀愛這個梗是可以討論嚴肅與否,但是對登山作用上並沒有影響。

我想為《攀登者》說兩句話

而這裡我要說如果不是導演陰差陽錯安排的話,這裡準確還原了一個事實即歷史上1975年那次登山最開始確實是因為上級氣象臺的預告不準導致前期失敗,而最後登頂成功恰恰是當地氣象員實事求是指導下完成的。

三段感情戲,總時長其實並不長,且都有引出下一步劇情作用,缺陷就是第三段,可以縮短一些,而當方五洲真正登上珠峰跨越了這座山時候,徐纓卻永遠離開了它,而方五洲卻並沒有停下登頂的腳步。

第三座山:曲松林對登頂的偏執。

張譯飾演的曲松林我覺得是這部電影中最出彩的,亮點在於他的每次“轉變”的刻畫:第一次是在登頂之後面對外界質疑和殘垣斷壁的訓練營他覺得方五洲和自己都屬於“罪人”,於是他在第一次看到方五洲時候“很不待見”,特別是兩者喝酒時候把這種應激障礙和偏執表現的入目三分;第二次是在李國樑犧牲之後,他才認識到了方五洲當時抉擇的原因,如同他說的“之前毫不猶豫,現在認識到了責任”。這就是前面說的,井柏然帶領登山這個情節設計的來源。

我想為《攀登者》說兩句話

這裡談一下集體主義這個事情,異點君認為導演懂不懂無所謂,真正的集體主義不是神風敢死隊,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尊重每一個個體生命,每一個生命才會奮不顧身,影片中王景春飾演的總指揮聽說方五洲是因為救曲松林所以丟棄了攝影機於是並不責怪他;李國樑因為曲松林“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珍惜才會寫下決心書;曲松林因為自己草率導致了李國樑的犧牲,才認識到了手握生命的擔子;從上到下對生命的關懷才構成了為國爭光的集體主義,這才是那個時代的精神內核。

家國情懷在哪?

作為獻禮影片,必備是國家和民族精神的彰顯,這方面《橫空出世》中是馮石動員大會上的“腰桿子”演講,《決勝時刻》中是主席的“赤壁一戰乾坤轉,東風送我第一船”的霸氣,那麼《攀登者》展現在那裡呢?異點君覺得在其主題其實是通過三個方面闡述並且逐步昇華的。

我想為《攀登者》說兩句話

一是,影片最開始老隊長犧牲之前那句話已經闡述了為國登頂的主題,這也是貫穿整個影片的主題。

二是,井柏然那句“我們這代人就怕心中無山”以及“立下決心書”那一段,要知道以往所有主旋律都是老上級,老團長,老幹部多麼多麼神勇,但是這些人總得有人接班呀,這才是為國登頂能得以延續的基礎。

三是,影片最後,成龍飾演的中年之後的楊光再次攀登珠峰時候看到1975年中國國家登山隊架起了金屬梯,隨後顯示隨後數十年一直幫助全世界登山者完成極限挑戰,這就從為國登頂上升到了全球互助。

9月30日已經到來,國慶檔廝殺正式拉開,無論《攀登者》最終票房到底如何,它都為獻禮影片帶來了一種新的玩法,就像吳京自己說的“我贏了一個過程,一個新的類型,沒人做過,這才是最大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