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72名研究生被退,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这一品质和习惯

“玲子智慧家教看招”【原创首发】

前段时间,广州大学72名研究生被退学的新闻上了热搜。这72名研究生被退学的原因是:最长学习年限内未完成学业。广州大学宣传部的老师称,这是按照研究生学习管理规定作出的决定,会由学院通知到学生个人。

广州大学72名研究生被退,家长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这一品质和习惯

其实,这已经不是高校第一次处理不好好读书的学生了。

2018年12月,四川大学向两名未在最长学习年限内完成学业的研究生发出拟予以退学处理告知书;

2018年10月,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对补考后学业成绩依然未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处理,另外40名学生留级;

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有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其中11人已在6月按专科毕业。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对此举给予肯定:

“现在大学里,有些学生醉生梦死,这样是不行的。”吴岩还表示:“适度增加学生不能按时毕业的概率是应该的,本科生有一定的淘汰率也是必然。”

360创始人周鸿祎说过:“你混日子,就是日子混你,最后的输家是你自己。”

所以,以混日子的心态来对待学业和人生,终将会受到命运的惩罚。

只有始终以勤奋进取的心态和习惯,来对待学习和人生,才会受到命运的奖赏。

“越努力越幸运”!!一个人应把勤奋作为内在的品质和习惯!!

无论何时何地,都以勤奋努力进取的心态和习惯,将勤奋作为自己内在的品质来为人处世,才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幸运和机会,才会成就自己美好的人生。

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就是一个勤奋的人。每天,天刚刚亮,斯蒂芬·金就伏在打字机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刚开始写作时,他非常穷困,甚至连电话费也交不起。但是,他每天坚持写作,一年当中只休息三天,那就是自己的生日、圣诞节和美国的独立日。其余的时间,他都在不断地写作,以至于他的灵感从来没有枯竭过。他说,“我从没有过没有灵感的恐慌”。我国的学术大家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过:“勤奋出灵感。”越是勤奋的人灵感越多。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不断努力奋斗的过程。要想取得成功,勤劳是必备条件。懒惰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这正如房子不打扫就不会干净;田里不播种就不会长出庄稼;一个人不努力,当然也就不会有所成就。为人父母者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有所作为,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就需要培养孩子勤奋刻苦的精神。

作为家长,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勤奋的品质和习惯!!

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勤奋的品质和习惯呢?

1.运用故事的力量。对于学龄前儿童,家长的说理、说教,教育孩子的效果并不好,远不如讲故事来的效果好。在波波五六岁的有一段时间里,他突然表现出“懒”的特点:让我给他穿衣服、让我给他穿鞋、让我给他刷牙洗脸,甚至连喝水也要我给他端着杯子……我责备他“懒”,他听着极不情愿。我于是想起带他看的“童话剧”《三只小猪的故事》。我于是就问他:“三只小猪谁盖的房子最牢固?”“猪老三”,他立即答道。我接着问:“为什么?”“因为它最勤快,盖的是石头房子。”“对呀,猪老大、猪老二都太懒,想轻松偷懒,猪老大盖的是草房子,大灰狼一吹就吹倒了。”他接着说:“猪老二盖的是木头房子,大灰狼一撞就撞倒了,只有猪老三的房子最坚固,大灰狼根本就进不去,最后救了三只小猪。”“对呀”,我说:“所以,你千万不能像猪老大、猪老二一样懒,要像猪老三一样勤劳。”“妈妈,是不是也不能像‘乌鸦兄弟’故事里的乌鸦兄弟一样,他们本来有三次机会做鸟窝,但都由于懒不想做,最后下大雪被冻死了。”“对呀,所以勤劳的话,乌鸦兄弟只要有一次做了鸟窝就不会被冻死。做人也要勤劳,你看,爸爸妈妈都很勤劳,都是靠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太懒的话,从哪儿挣钱买菜买米,饿都会饿死。我可不希望咱们家养一个大懒虫,长大了只知道自己吃喝玩乐,不会做事,不会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养这样的人是没用的。”

后来波波的实际行动证明,他逐渐养成了勤劳的习惯:自己穿衣穿鞋、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他还时不时地主动拿起扫地拖地;还主动帮我拧东西、叠衣服、刷马桶……

他后来还专门做了一个信封,里面装上了他画的扫地、拖地、倒垃圾、叠被子、帮我捶背捶腿、帮他爸爸拿拖鞋等图卡,并让我在信封上写上“爸爸妈妈收”的字,还慎重地签上了他自己的名字。他让我每天在里面抽一张,抽到什么,他就干什么。

可见,故事在孩子们心灵所产生的力量和影响,远大于大人的说教和指令。故事的教育力量,对于小孩子们,不可低估!

2.注重榜样的力量。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孩子看到家长努力工作的情景,对培养孩子的勤奋品质会非常有利。

有这样真实的例子:一个女孩当时已经上大学了,在一次聚会中,大人们忙碌了一上午,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酒足饭饱后,大家都七手八脚地收拾着碗筷,只有这个女孩像没事人一样,什么也不干,反而是四仰八叉地躺到了主人家的床上呼呼睡起大觉来。她的母亲为此感觉很丢脸,很无奈地抱怨起来,说这孩子这么大了还不懂事,每天都这样,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毛病?怎么“说”她都没用。明白人指了指另一张床上躺着的女孩的父亲说,你看看她的父亲,就知道她是跟谁学的。

上面的例子中,女孩的父母之前没有及时意识到懒散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当意识到时,女孩已经长大,想改已非常困难,加之她的父母自身没有恒心和毅力以身作则,更无法帮她改,她已经带着这个习惯长大成人,并且结了婚。这个已为人妇的女子,依然吃完饭抹嘴走人,每日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和她的丈夫一起打游戏。时间长了,懒散的习惯致使她和他丈夫两人相互看不惯,最后闹得鸡飞狗跳,以离婚告终。

孩子为什么很难养成勤奋的优秀品质,很多时候,问题在家长。一个爱看电视,从不读书学习的家长,几乎不可能培养出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孩子。反之,一个贫穷但勤劳的家庭却总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我和波波爸爸都是勤劳的人,无论工作、带波波、做家务,都勤劳努力,波波在我们的带动下也变得勤快。比如在周末会一起在家进行大扫除,过年之前也会一起动手打扫家里卫生。波波学习上也努力勤奋上进,是个勤奋和追求上进的孩子。

3.提出口号利用积极暗示的力量。口号是心理暗示常用的手段。口号由于简短有力,如果运用得当,就会“一切尽在不言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多重功效。波波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提出了一些简短且积极的口号,比如:“不能老是靠妈妈,要靠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想办法,相信我能行”、“要勤劳,不要懒惰”、“做事情要做到位,否则就别做”、“家务活儿人人有责,家庭不是哪一个人的,要靠大家共同维护”、“做事情要用心、专注、努力,就会不断取得进步,就能把事情做得很好”、“很多事情都需要学习”、“学习就是将不会的东西学会”、“每天都要有进步,进步每一天,快乐每一天”、“及时分门别类地整理自己的东西”等等,经常把这些口号挂在嘴边,就会对孩子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潜移默化地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力量。

4.采用积分制与劳动付费制,使用激励的力量。积分制与劳动付费制,可以运用外部的力量间接地激励孩子热爱劳动,帮助孩子们养成勤劳的习惯。波波六岁以后,有了自己的主见和坚持,有一段时间我说什么他都不想听,于是我就想出了积分制和劳动付费制,奖励鲜明,极大地调动起他劳动的积极性。我还专门为此做了一个表格,粘贴到家里的墙壁上。内容如下:

拖家里的地一次 +3分

拖一次厨房的地 +1分

叠一床被子 +2分

擦家里的灰尘一次 +3分

整理餐桌 +2分

整理沙发和茶几 +2分

整理房间 +3分

考试95分—99分 +2分

考试100分 +5分

一个积分就等于一元钱,可以选择每天兑换,也可以一周兑换,兑换的钱由波波自由支配,可以买自己喜欢的玩具或故事书等。积分制和劳动付费制,目的就是让孩子懂得,只有努力干活才可以有收获,懒惰的人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事实证明,效果很好,积分制和劳动付费制,极大地调动了波波勤奋劳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从小就深深地懂得,唯有勤劳才有收获。

总之,将勤奋的观念从小就深深植根在孩子的心中,教育孩子养成勤奋进取的品质和习惯,孩子才会在今后的人生中,始终以勤奋进取的心态和习惯,对待学习工作和生活,对待人生,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欢迎来“玲子智慧家教看招”来做客,并留下你宝贵的点赞和留言,谢谢!!让我们一起在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道路上携手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