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企業家農耕情結深厚 20年收藏數萬件農具

秧盆用在丘區,一般是在栽鍋巴秧的時候使用;木質蕎麵機有千餘年曆史,用來製作純天然的蕎麥麵條,凝聚了先人智慧的結晶;馬燈是一種可以手提、能防風雨的煤油燈,騎馬夜行的時候掛在馬身上,因此而得名……一走進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的長江街,周圍的商鋪頂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農具以及相關介紹。原來這是當地居民張朝根助力打造的“農耕一條街”,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華陽人,張朝根痴迷農耕文化已經20年有餘,期間他到世界各地尋找農具,經過20年的努力,如今已收藏了數以萬計的農耕器具。

農民企業家農耕情結深厚 20年收藏數萬件農具

痴迷傳統農具

收藏“汗水文化”

“農具中飽含著淚水和汗水,更是我們那一代人的情懷!”在華陽街道長江街,張朝根是個名人。不過,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位有頗有成就的農民,卻不知他還是個傳統農具收藏家。或許有人心裡會問,那些看起來既破舊又怪異的東西,收集起來有什麼意思?然而,在張朝根眼裡,這些都是他的寶貝。

據張朝根講,他小時候家裡很窮,一件像樣的農具都沒有,但每天依舊要到地裡去幹活。當時張朝根就有個小目標:“要把傳統農具四大件‘鋤鐮鍁钁’全部收集起來。”這也成了他收藏農具這一愛好的起源。

農民企業家農耕情結深厚 20年收藏數萬件農具

“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進步,農田都承包給大戶,使用機械化種植,農耕農具也逐漸不再被需要。有的人家甚至將家裡的農具當做廢物丟棄。”面對這一情況,張朝根深感憂慮。他說:時間久了,傳統的農村鄉情文化會消失,年輕人們甚至不知道農耕器具為何物。為此,他開始走上了農耕農具收藏之路。

在張朝根眼裡,農耕文化是中國從未間斷的一種文化,人們發明的各類農具亦是中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生產生活智慧的結晶,它體現和反映了傳統農業的思想理念、生產技術、耕作制度以及中華文明的內涵,浸透著歷代先賢的血汗,凝聚著我們民族的智慧。

在成都雙流區協和街道河池社區華劍路一個5000平米的倉庫內,堆滿了張朝根收集來的農具藏品。張朝根說這僅僅是他這些年來收藏品中的百分之幾,其總量可見一斑。張朝根告訴記者,“我要把56個民族的農耕用具都收齊,國外的也要儘可能收集一些,比如東南亞等地。通過對比它們之間的不同,瞭解各個國家的文化差異。”

藏品數以萬計

為收農具尋遍各地

要想做好這一件事,遠比想象中的困難。為了收藏農具,張朝根曾經一個人開著貨車,到過雲南以及老撾、緬甸等地;期間,只要聽到哪個地方有拆遷的消息,他總是第一個趕到現場。“數以萬計的農具藏品,可以說每一件都經過了我的手,每一件都是我仔細想過,認為有收藏價值的。”張朝根表示。

農民企業家農耕情結深厚 20年收藏數萬件農具

雞公車推,風谷機轉,肩挑手提背馱;蓑衣斗笠草鞋,拌桶籮篩連蓋,犁耙石磨鋤鐮……說起自己收藏的點點滴滴,雖有辛酸,但更多的是暖心的感慨。7月21日,張朝根自己開車到雲南去收購農具,由於停車問題被當地民警攔下質問,警察對他的行為很不解:“拆遷時都當破爛丟了的東西還有人不遠千里來收購?”張朝根耐心地向警察解釋了自己的收藏愛好,並翻出相冊中的照片作證明。警察聽到後十分動容,不僅說了許多鼓勵的話,還主動幫他聯繫當地的賓館。

在倉庫的一角,十餘個犁耙整齊地擺放著。據張朝根介紹:“這一排的犁耙是四川當地的,齒子比較淺,並且沒有把手。而這一排是雲南的犁耙,由於當地的土地較深、較軟,所以齒子做得很深,防止陷進去,雲南的犁耙既實用又美觀,簡直做得像工藝品。”在張朝根看來,收藏農耕農具,不僅是自己的愛好,更能夠通過它們去了解各地的風俗文化。

最讓他愛不釋手的物件中有一樣叫做“壘子”的農具。“壘子”來自雲南,距今已有2000年左右的歷史。“將水稻從上面的洞內倒進去,然後轉動這個把手,不一會兒,稻殼和米就分開了,這樣手動磨出來的大米,比現在機械化生產的所有大米都香。”張朝根表示,自己還在繼續收集“壘子”,如果能收藏到20-30件,將開一家工廠,只做純天然的大米,讓久居城市的人們也能感受到鄉村的自然。

農民企業家農耕情結深厚 20年收藏數萬件農具

展現農耕文化

華陽有個“農耕一條街”

如今,華陽街道的長江街在張朝根的協助下已被打造成“農耕一條街”,在這條長約100米的街道上掛滿了一百多種農耕器具。人們路過這裡時都會忍不住駐足觀看,或許就在大家抬頭一看的一瞬間,就能讓更多的人接觸到農耕文化,這便是張朝根做農具收藏的初心。

“池魚思故淵,羈鳥戀舊林。”現在的時代大量使用著現代化電器設備,相信很多華陽人在見到張朝根收藏的農耕器具時,會自然而然想起自己的故鄉,回味自己兒時的生活。

一件器物,就是農耕時代一個滴著汗水的場景;一件器物,就是一個飽含著深情的回憶。張朝根充滿期望地對記者說:“農耕一條街”只是他計劃中的冰山一角,他還將繼續助力推進農耕民俗文化建設,把特有的民間記憶集中展現出來,讓更多的市民真實地感受到傳統的農耕文化。

“對於想要打造農耕文化園的街道和政府部門,我也願意無償地捐獻藏品來幫助他們。”張朝根表示。

華西社區報記者 胡慧媛 攝影報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