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村走親戚都會好好玩幾天,為什麼現在去親戚家很快就離開?

對於小時候來說,走親戚是一件很高興、也是很期待的事情。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走親戚更多的像是流於形式,很多都是吃餐飯,喝口水,稍微坐坐也就完成了走親戚的流程。那為什麼過去會無憂無慮的玩幾天,而現在卻很快就離開了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1.現在交通發達,走親戚方便。

記得那時候的交通狀況和交通工具都比較落後,條件好一點的有一兩永久或者鳳凰牌的二八自行車。但是,很多路段都是泥巴路,有的還是山路,自行車沒有用武之地。所以走親戚都以步行為主,走一家親戚在路上就要花費半天的時間,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一天一個來回。所以那時候走親戚都會玩個幾天。

現在呢,交通狀況得到很大改善,基本上都是水泥路通到各家門口。再加上交通工具優越,有的有小車,次一點的也有摩托車和電動車,基本上在路上花個幾十分鐘到一個鐘左右就能夠到達,來回也不需要多少時間,方便很多。

以前農村走親戚都會好好玩幾天,為什麼現在去親戚家很快就離開?

2.現在通訊發達,可以隨時聊家常,談事情。

我記得小時候,我爺爺的姐妹來我家做客,都需要住個幾天。因為上一輩兄弟姐妹多,感情也好,這家坐坐,吃餐飯,那家坐坐,吃餐飯,加起來時間也就去了好幾天。特別是那些老人家,走一次親戚更加不容易,見面聊天時間也少,所以他們之間總有聊不完的家常。

而現在呢?基本上人手一部手機,聯繫方便,有事想起來一個電話都能通知,心情好了還可以跟關係密切的親朋好友在各自家裡聊聊家常,聯絡聯絡感情。

以前農村走親戚都會好好玩幾天,為什麼現在去親戚家很快就離開?

3.現在親情變淡,很多人走親戚都流於形式。

過去呢,走親戚,只要沾點親帶點故,比如說外嫁女回孃家,那些堂叔伯家,去了都會相互走動走動,提點禮物,坐下來喝喝茶,聊聊家常,相互之間也還有點親情在。

而現在呢,除去那些關係極為親密的親戚,比如說親兄妹,母女之類的親戚外,其他的基本沒有多少親情可言,相互之間來往也不如以前密切,就算平時來往也就是攀比式的聊聊子女學習成績、工作、工資等等。

以前農村走親戚都會好好玩幾天,為什麼現在去親戚家很快就離開?

4.現在生活節奏更快,閒餘時間不足。

過去呢,沒有興起打工潮,家庭成員基本上在家,顧著那一畝三分地,除去農忙時節,其他時候時間都比較充裕。家裡的活計也有充足的人手一起分擔,生活節奏緩慢,養的那些雞鴨以及豬牛等都有人照看,能夠抽身去走親戚。

現在呢,年輕人基本上都外出,他們來去匆匆,沒有太多時間用於走親戚。而家裡的活計又基本上靠老人家幹,時間上也較緊迫,生活節奏也更快。而且家裡仍然有雞鴨那些需要照看,很難抽出太多的時間走親戚。

以前農村走親戚都會好好玩幾天,為什麼現在去親戚家很快就離開?

綜合以上幾個原因,導致現在走親戚更多的是流於形式,很多人到了親戚家很快就離開。而不是像過去一樣要在親戚家無憂無慮的玩幾天。(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