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諸城:“惠脫貧”為精準扶貧插上互聯網“翅膀”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毛維鵬 宋學敏 濰坊報道

隨著手指按下“完成”鍵,諸城市南湖區管麗麗對貧困戶王成花的幫扶記錄,正式生成。與此同時,5公里外的南湖區管委會辦公樓內,馬志君通過數據更新,對責任人管麗麗的幫扶記錄進行逐點核查。

山東諸城:“惠脫貧”為精準扶貧插上互聯網“翅膀”
山東諸城:“惠脫貧”為精準扶貧插上互聯網“翅膀”

告別紙質扶貧記錄,實現信息“錄入即彙總”,幫扶質量“雲監工”,這得益於諸城市“惠脫貧”數據平臺的開發。

今年以來,諸城市投入專項資金,依託“互聯網+扶貧”技術,研發智慧扶貧信息系統,不僅讓扶貧政策落實更加精細精準,而且直奔問題補短板,既提升幫扶效能,又一定程度上減輕基層負擔。

幹部輕裝上陣,貧困群眾樂開花

曾經,提到扶貧“填表”,許多基層幹部都有一肚子苦水。

“扶貧內容就地線上填報,不再需要過後紙質總結,我們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扶貧工作中,為貧困戶思考和解決現實問題。”諸城市南湖區幫扶責任人管麗麗說道。

山東諸城:“惠脫貧”為精準扶貧插上互聯網“翅膀”

南湖生態發展區共有217個建檔立卡享受政策貧困戶,88名幫扶責任人。之前,月度紙質幫扶情況彙總,需要單人整理兩三天。“惠脫貧”數據平臺上線後,扶貧記錄“化整為零”,鎮街園區扶貧辦可隨時查看幫扶責任人入戶走訪情況,及時審核調度。

日前,南湖區管委會副主任馬志君在線上督查時,注意到楊家屯村張煥英,前後兩次在被幫扶記錄中提到有高血壓症狀。考慮到60多歲年紀,馬志君敏銳地察覺到,張煥英可能患有高血壓病。隨即安排幫扶責任人聯繫衛健、醫保等部門,上門瞭解情況,按程序為其辦理了慢性病。“總覺得高血壓就是個老年病,到了年紀多少會有,咱也不知道它是慢性病,政府還有這麼好的(保障)政策,這確確實實給我解決了很大問題,感謝政府,感謝咱南湖領導。”張煥英滿臉笑容地說。

山東諸城:“惠脫貧”為精準扶貧插上互聯網“翅膀”

貧困人群“精準畫像”,幫扶政策精準落地

扶貧工作要留痕,而紙質扶貧記錄也為少部分基層幹部弄虛作假留下“可乘之機”。

諸城的“惠脫貧”平臺要求責任人入戶定位打卡,扶貧內容照片記錄,文字總結;打卡位置、入戶時間、幫扶內容與責任人一一對應,每一條扶貧記錄背後,都是真實、準確的幫扶場景。

“惠脫貧”平臺上線後,南湖區率先完成對享受政策戶和即時幫扶戶的全員登記,生成“一戶一碼”,掃一掃,基本信息、家庭收入、政策享受等情況一目瞭然;按照需關注程度,系統內標註A、B、C三類,為貧困戶“精準畫像”。

山東諸城:“惠脫貧”為精準扶貧插上互聯網“翅膀”
山東諸城:“惠脫貧”為精準扶貧插上互聯網“翅膀”

“將貧困戶劃檔入網,基本情況通過手機可隨時查閱。強化動態管理,緊盯B、C類貧困戶幫扶情況,確保薄弱環節的問題及時發現,相應政策精準到戶。扶貧目標明確,思路更加清晰,扶貧工作更有勁頭!”談到精準扶貧,馬志君如是說。

南湖區的打卡幫扶僅僅是諸城扶貧工作的一個縮影。諸城市2972名幫扶責任人,集中在每月中旬入戶走訪,上傳幫扶記錄。市、鎮街園區管理員通過大數據、政策落實、幫扶情況等板塊,實時掌握全域推進狀態和責任人工作進度,進一步壓實責任,確保各項措施精準落地。

山東諸城:“惠脫貧”為精準扶貧插上互聯網“翅膀”山東諸城:“惠脫貧”為精準扶貧插上互聯網“翅膀”

打破時空壁壘,實現問題雲端導向

如何精準發現剩餘隱形問題、個別問題,有的放矢、逐個擊破、消除盲區,是打好收官之戰的關鍵所在。

山東諸城:“惠脫貧”為精準扶貧插上互聯網“翅膀”

“惠脫貧”充分發揮大數據優勢,實現了對市直部門及鎮街園區、社區、村居、責任人的實時全方位調度,對建檔立卡享受政策戶和即時幫扶戶 “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政策落實等情況進行全面檢視,為鞏固和全面提升扶貧質量提供精準導向。

“扶貧工作進入攻堅克難期,手段要‘創新’,更要‘精準’,幫扶質量才更能穩固、更有成效。開發‘惠脫貧’數據平臺,就是堅持問題導向,對部分工作任務實現雲端調度,是落實精準幫扶,提高貧困群眾滿意度的有力舉措。”諸城市委辦公室副主任徐蘭芳說。

據介紹,下步,諸城市在“惠脫貧”平臺系統數據的基礎上,探索將民政、教育、健康、就業等涉及民生保障的數據信息納入其中,打破信息孤島,實現數據共享,進一步提高民生政策落實的精準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