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國軍高官,朋友勸他起義,他就說了一句話

以孫立人、張靈甫等為例,國民黨軍的將領中從來不缺乏文武雙全的人,今天要說的魯道源就是其中的典型,他在痛擊日寇時,還在吟詩作賦。

他是國軍高官,朋友勸他起義,他就說了一句話


魯道源出生於雲南,三十歲就當上了陸軍少將,在當時可是非常年輕的少將。在抗戰全面爆發後,雲南省組建58軍,而軍長就是孫渡,師長魯道源任新編11師師長,58軍與魯道源的命運從此連成一片。

一九四一年一月四日,日軍進攻湖北省,第58軍被派往前線。軍司令孫渡派魯道源馬上到前線督戰,雖然魯道源當時病重,但在接到命令後,便立即領兵出征,過了兩天就到了夏家洞,準備開始反攻。

他是國軍高官,朋友勸他起義,他就說了一句話


滇軍有著勇敢和不畏死亡的傳統,在魯道源的帶領下,將士們頑強抵抗,最終又奪回了九嶺,激揚了中國人的士氣!長沙會戰,日寇全軍覆沒,只有影珠山一條退路,在中國軍隊視死如歸的精神下,日寇全軍覆沒,司令部嚴令:“必須阻截,切斷敵人退路,如果敵人正面逃跑,軍長要槍斃。”那時候,在魯道源的帶領下,中國軍隊用血肉之軀抵抗日寇的猛烈轟炸,打死了33000多個敵人,取得了巨大的勝利!

他是國軍高官,朋友勸他起義,他就說了一句話


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三日常德失守,五十八軍奉命收復常德。當時魯道源已經是58軍軍長了,將指揮所遷至何家衝,對常德的敵人發動了一次猛攻。日軍與空軍配合,炮火十分猛烈,侯鎮邦是主攻,率領58軍,不畏死敵,寸土寸金,終於將日軍的囂張氣焰擊潰。

先頭部隊於十二月九日已攻入常德城,可是日寇不會善罷甘休,於是又匯合援軍,在他們的大炮掩護下,向西北門猛攻,以至於我軍損失較大,到下午四點才被迫退守。情況極其嚴重,魯道源下令增援新11師過河,併發出手令:“今夜不能清常德之敵,司令官已舉手投降!”

他是國軍高官,朋友勸他起義,他就說了一句話


新十一師想了個辦法,把它繞到常德西北去,攻擊日軍的左面,主力從東門發動正面進攻。最後,在我軍拼死拼活的戰鬥下,到12日的黎明,終於勝利了,常德也收回了!

戰爭結束後,魯道源寫了一首詩《動地驚天動地》。抗美援朝勝利後,薛嶽指明要魯道源前往南昌接受日軍的投降。在南昌中山路中央銀行,一位日軍的司令官,就是笠原幸雄中將,手持指揮刀與開腹劍,向魯道源呈上,然後立正鞠躬,遞上了投降書。

他是國軍高官,朋友勸他起義,他就說了一句話

魯道源十分感慨,當場給這位笠原幸雄中將寫了兩句詩:“八年一覺侵略者夢,得屍灰半袋歸。”在解放戰爭期間,魯道源任第58師的師長,綏靖區區長,司令等職。一九四九年,天下大勢已定,張軫勸魯道源帶兵起義,投靠解放軍,魯道源想了一會兒後說:“忠臣不事二主。”

魯道源雖是高官,但一輩子都很清廉,到了臺灣後,家境貧寒,但他卻不以為然,還在家中掛了一副對聯,上面寫著“文臣無財”,下面寫著“武將不畏死”,上面寫著“天下太平”。

他是國軍高官,朋友勸他起義,他就說了一句話

魯道源於1985年去世,享年87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