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視角下的淞滬會戰:日軍面目陰險凶狠,持刺刀衝進國軍陣地

日本人視角下的淞滬會戰:日軍面目陰險兇狠,持刺刀衝進國軍陣地

1/10

(淞滬會戰,是抗戰中規模最大、戰鬥最為慘烈的一場戰役,整場戰役歷史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人,官方宣佈死傷4萬餘人;國軍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萬人,統計死傷30萬人。這是一組日軍隨軍記者拍攝的淞滬會戰,其中一些畫面過於殘忍,沒有選錄。)圖:上海郊區,日軍以匍匐前行的方式與國軍作戰。

日本人視角下的淞滬會戰:日軍面目陰險兇狠,持刺刀衝進國軍陣地

2/10

圖:日軍佔領了一處房屋,他們在牆上挖了一個個射擊孔,以此來與國軍戰鬥。淞滬戰役打響後,川軍從四川趕來,滇軍從雲南趕來,湘軍從湖南趕來……而在長江流域幾乎所有的民船都被徵調前往上海周邊,積極支援國軍。

日本人視角下的淞滬會戰:日軍面目陰險兇狠,持刺刀衝進國軍陣地

3/10

圖:一股日軍攻入樓梯口,他們在等待時機向對面的國軍發起進攻。筆者曾看了很多關於淞滬會戰日軍老兵回憶錄,其中一位老兵這樣說,“ (敵方)一個連一百三十人,打得剩下五,六十人的時候,就要補充。他那個連補充了十八次。”

日本人視角下的淞滬會戰:日軍面目陰險兇狠,持刺刀衝進國軍陣地

4/10

圖:一股日軍通過梯子進入一棟建築。淞滬會戰期間流傳著有這樣一段對話,很多人認為是虛構的,可卻是真實的。記者採訪了一名國軍軍官,內容是這樣的:“記者問:你認為對日本作戰我們會勝利嘛?軍官回答:當然,我們一定會勝利。記者問:那勝利後你準備做什麼?軍官沉思了一會回答道:我會死的,這場戰爭所有軍人都會死的。”

日本人視角下的淞滬會戰:日軍面目陰險兇狠,持刺刀衝進國軍陣地

5/10

圖:一名日軍老兵在射擊國軍機槍手。如今提起淞滬會戰人們都會提及一句話,“一寸山河一寸血”。而很多參加淞滬會戰的老兵們在回憶起戰鬥經過時,都會說真是血流成河,屍體覆蓋到看不見地面。

日本人視角下的淞滬會戰:日軍面目陰險兇狠,持刺刀衝進國軍陣地

6/10

圖:一群日軍向一棟建築發起攻擊,屋頂中彈著火後濃煙滾滾。

日本人視角下的淞滬會戰:日軍面目陰險兇狠,持刺刀衝進國軍陣地

7/10

圖:戰鬥間隙,一名日軍軍官在休息。在日方關於淞滬會戰的記載中,我們看到這樣一些描述,“第4中隊在敵的猛烈火力下,攻擊無進展,大隊長大聲叱吒,仍很遲緩。”“中國軍隊強大!這是日中戰爭中地獄一樣的戰場。”

日本人視角下的淞滬會戰:日軍面目陰險兇狠,持刺刀衝進國軍陣地

8/10

圖:日軍衝入房屋廢墟里,裡面是死守的國軍,他們都將槍上的刺刀拔了下來,衝了進去。日本人給這座照片的備註是,日軍拔出軍刀衝向敵人陣地,展開白刃戰。

日本人視角下的淞滬會戰:日軍面目陰險兇狠,持刺刀衝進國軍陣地

9/10

圖:上海火車南站遭到日軍戰機轟炸後場景。照片中一個小男孩倖免了,可右下角有個小男孩卻遇難了,被日軍投擲的炸彈瞬間炸死。1937年11月13日,國民政府發表告全體上海同胞書聲明,其中有這樣的話語,“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

日本人視角下的淞滬會戰:日軍面目陰險兇狠,持刺刀衝進國軍陣地

10/10

圖:淞滬會戰結束後,日軍在上海市區整訓的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