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道與術

教育的“道”就是教育的戰略,教育的“術”就是教育的具體戰術。古語說,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不謀歷史者不足以謀一時。仔細想想也可以遷移過來闡述教育道與術的關係。

教育的道與術

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戰略上我們要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應該說教育發展反現在,我們在教育的戰術上非常重視。例如楊思中學的先學後講,當堂訓練,就是課堂教學的具體操作要求;例如蔡林森校長提出的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月月清的四清辦法,就是加強知識落實的重要途徑;例如衡水中學的軍事化管理,就是提高時間利用率和提高時間利用效率的典範。所有這些做法都生動體現了教育教學“術”發展,可惜的是缺乏對教育教學總體的“道”把握。

從哲學來講,道是事務的根本,術是事務發展方法途徑。二者對立統一,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只強調術的運用,不考慮整體的燈塔,必然會迷失方向;只考道的運用,只考慮燈塔的照耀,不結合具體的實際考慮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必然會被現實的困難阻斷。只有把二者結合起來,道才能得到落實,術才能恰到好處。那麼如何讓道與術高度融合,發揮出整體效益呢?

第一,用道統領全局,不迷失方向。

道就是綱領,道就是教育統領。失去道的統領,術就會顯得支離破碎。為了提高教育效益必然不僅僅做經師,還要做人師。讓學生在做人處事上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然後再談方法途徑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具體到課堂教學,老師必然樹立學科核心思想統領學科教學;必須樹立學科體系構建自己完整的學科體系;必須明確本節課在學科中的層次個和結構,必須樹立綠色教育質量觀,必須提高教育品質和教育品位。然後再結合學科問題的具體解決方法和途徑,必然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在道的統領下,讓術更加精細化,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富有聯想力。

洋思中學的先學後練、當堂訓練是洋思中學經過實踐檢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實,這個選擇體現了學生自學的重要性,體現了當堂訓練的實效性。任何離開課堂的訓練,都是落課,都是對於課堂教學的延伸,不利於孩子的培養。但是這個方法只是反映了學科教學的一般規律,並不包括所有學科和所有課型。就是同一個學科教學不同階段,在教學過程中究竟是先學後教,還是先教後學,還是交融在一起,都是因人而異因時而宜因地制宜,絕對不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但是以道統領的學科教學高效率完成就是貫穿在學科教學的始終。

第三,四清是教學過程中的術。但是四清離開學科思想,就會變得支離破碎;軍事化管理是衡水中學的精髓,精益求精,雷厲風行是衡水中學的傳統,衡水中學學生旺盛的精力是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所以衡水中學的道就是保證學生充分的休息時間,保證學生學習的有張有馳,保證學生的精力旺盛,然後才在這個基礎上,抓緊分分秒秒的時間學習,而且富有成效。由此可以看出,衡水中學的成功之處就是道與術的有機統一,讓文化科學知識學習與非文化課活動保持張力,是衡水中學的制勝法寶。

可惜的是有個別校長看到衡水中學以後,只是加強了缺乏人情味的嚴格管理,迴歸到時間利用率的舊路上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