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爱情的归向,孙少平为何最终选择惠英嫂

路遥所写的《平凡的世界》共有三部,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平凡的世界》:爱情的归向,孙少平为何最终选择惠英嫂

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已被开篇所吸引,也许是因为出生于那个年代,所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特别能体会当时代的情景,让我不由自主地回忆起童年里的一幕幕,念起那些在的,或早已不在的人们,然后禁不住湿润了眼睛。小说中的每个人物角色仿佛就像我们身边生活的人,我们可以把他们代入自己的生活圈子中,那种情感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熟悉,每个人物特征都是那么的鲜明。

书中的主角孙少平,路遥给予了他太多的心理描写,让读者情不自禁地跟着他的思想走向,真切去感受着他的思想,令到我总觉得路遥在描写孙少平的时候,仿佛就是在写他自己,能把孙少平的心理活动描写的那么细腻真切,若不是本人的真实思想,谁能刻画描绘得那么细致入微呢?而事实上,孙少平与路遥的人生经历也是高度的相似之处。

《平凡的世界》:爱情的归向,孙少平为何最终选择惠英嫂

当我读完整本小说后,我为孙少平的曲折人生感到可惜,为他的爱情归向感到遗憾,为他的精神境界感到钦佩,从小说的开始,孙少平给我留下的是一个自卑的农村娃形象,因为他爱好书本,在书海中寻找到自己人生的路向,思想境界在读书中不断地得到觉悟与提升,性情开始变得积极自信,他这一切的改变,都归于书本所带来的力量,当然也包括他的爱情,他与田晓霞之间的那段纯洁而遗憾的爱情。

这不由得不让人想起孙少安与田润叶的爱情,虽然同为孙玉厚的儿子,但孙少安与孙少平在对待爱情方面却尽然不同,孙少安对爱情躲避,孙少平对爱情勇敢,兄弟的爱情观不同,其实是因各方面的主客观的因素所致。

《平凡的世界》:爱情的归向,孙少平为何最终选择惠英嫂

《平凡的世界》中最让人艳羡的爱情是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故事,他们因为书本而相识,因为理想而相互欣赏,因为追求而相爱,他们之间的爱冲破了阶层与身份的束缚,在那个思想保守的年代里,他们的爱情是那样的纯真而美好,没有污染,如莲花般纯洁,当所有读者都认为他们会是那个艰难的时代里,最让人羡慕的一对恋人时,田晓霞因救落水儿童而殉职于洪水中,这一恶噩对于孙少平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大打击,作为读者的我们也是深感遗憾和不满,那种揪心的感觉,能真切的体会到孙少平的痛心,那些为他们设计好的婚姻美好蓝图瞬间毁灭,也许那种痛苦的遗憾并不亚于孙少平。

很多人不明白在小说的最后,孙少平为什么拒绝条件不错的金秀,最终选择回到煤矿山与遗孀惠英嫂和明明一起生活?认为尽管孙少平当时毁容,但以他的条件其实跟金秀也是非常匹配,可是当孙少平接连失去了在人生中影响他最深的两个人后(他的师傅和爱人田晓霞),他的人生暂时失去了方向,埋藏他心底里的痛苦不言而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垂头丧气,相反更加埋头于书中的世界,对人生有更深的领悟和看法。

《平凡的世界》:爱情的归向,孙少平为何最终选择惠英嫂

而惠英嫂家却恰能给予他一种安全感,这是一种他自小以来所缺失的温暖,他喜欢这种朴素的温馨:每天下班回来总有一盏灯火为他亮着,有人在家等着,当他推开门,有明明和小狗的出门迎接,有贤惠的惠英嫂做好的饭菜,这种简单的幸福感,其实正是孙少平从小所缺失的美好

《平凡的世界》:爱情的归向,孙少平为何最终选择惠英嫂

整本书中,孙少平给我的感觉就是,他拥有一股韧劲,就像一棵野草凭着自己的坚韧努力向上生长,他敢于追求理想,规划自己的人生,即使做着低贱的工作,但在生活条件优越的田晓霞面前也不感到自卑,他以一种学习的态度与姿势去做着每一件事,他的进步和思想升华,都皆因他曾有一个灵魂的伴侣——田晓霞。

《平凡的世界》:爱情的归向,孙少平为何最终选择惠英嫂

结语

在这个纷扰的时代里,我们会常问:孙少平与田晓霞真的会存在吗?他们的身份存着如此大的差异,虽然他们两情相悦,有着相同的兴趣,爱好书本,渴求知识,相互欣赏对方,既是情侣又像师友,有着共同的语言和价值观,有着极高的心灵契合度和默契度,共同进步着,两人的思想觉悟也一直紧跟随着对方的步伐,但这种爱情真实吗?我想,可能是不存在的,这种美好的爱情也许只是路遥心中对爱情的渴求而已,而路遥最后把田晓霞写死了,而孙少平却选择了跟惠英嫂与明明一起回来煤矿生活,故事的最后其实也是为了告诉我们,美好的爱情只能是一种回忆,现实的婚姻是归于生活!

「来今日头条,搜“免费书单”,海量小说免费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