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全職媽媽越早知道這三件事,生活會越幸福

做全職媽媽越早知道這三件事,生活會越幸福

做全職媽媽好幾年,結識了無數的全職媽媽,全職媽媽的整體幸福感並不高,但也有一些生活得比較幸福滿足的,總而言之全職媽媽是一個高付出低迴報並且具有很大風險性的職位,所以,全職媽媽越早知道了以下三件事,生活才會越幸福。

一、 在孩子他爸也認可全職媽媽的價值的前提下才能放棄工作成為全職媽媽

眾所周知我們的國家曾是個農業大國,有著根深地固的養兒防老的思想,隨著我們的社會逐步工業化,社會保障體系也在逐步完善中,也就是說我們社會的養老模式正處在由養兒防老走向社會保障養老的這個過程之中。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現在身處的這個社會仍是一個以養兒防老為主的社會。

由於過去的生產方式決定了過去男尊女卑的地位,所以,過去的女性在家裡的付出都是被忽略了的,被認為是沒有價值的,因此過去的女人一生中不管辛辛苦苦養育了多少孩子,男人都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是他在養家,孩子成才了男人會認為他的功勞最大,孩子沒成才那就是女人的錯,這就是過去社會女人的生活寫照。

又由於工業化的進程改革了生產方式,女性有機會參與社會經濟活動,女性的付出在市場上能獲得認可。現代工來社會讓女性也參與生產和分配的生產方式大大的提高了女性的地位,同是這個社會也大大的提高了對女性的期望,我們這個社會曾提出過“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口號。這既是對女性地位的肯定,同是也是對女性要付一半的家庭責任與義務的要求。

因為我們正處在由農耕社會轉向工業的進程中,所以,不管是現在的養老體系還是社會觀念都處在青黃不接的歷史時期中,於是,我們成了史上最悲催婦女一代。

一方面邁入了新世紀被灌入了男女平等的思想的女性們再也不甘心逆來順受了,所以我們也會進入職場拼殺以奠定平等的地位,就如馬克思所言:經濟基礎奠定上層建築。另一方面,由於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模式和文化習俗的影響,我們這個社會的育兒的主要職責還落在女性群體上,所以,我們這個社會期待的女性標準就是,既能賺錢養家,又能處理好家務當好媽。

社會上很多成功的女性都會被問這麼一個問題:請問你是怎麼樣平衡你的工作和家庭的。但是這個問題卻從沒有哪個成功的男性被問過,因為社會觀念仍停留在男性只需要賺錢養家的思維中,可是女性不僅要賺錢養家還需要對家庭和孩子負責。我們這個社會在男女都參與工作的同時,就這麼理所當然的把家庭和育兒的責任劃分給了女性。所以我們經常會在新聞裡見到為了家庭抑鬱和輕生的媽媽,但是卻很少見到為了家庭抑鬱和輕生的爸爸。男性抑鬱和輕生的情況十有八九是在借了高利貸或事業失敗的情況下。這就是我們這個社會對女性要求以及女性生存狀況的現實存在。

與工業發展了幾百年的西方國家不同的是,西方國家的全職媽媽的價值是被認為可的,是能得到尊重與保護的,而我們這個社會的全職媽媽被叫做家庭主婦,是價值認可和社會尊重度不高的一個群體,前幾天看到有篇文章叫:“女兒,我花了27年,300萬培養你,不是為了讓你淪為全職媽媽的”一個”淪為“道盡了多少對全職媽媽的職業偏見和歧視。

家庭與育兒工作的繁雜和社會價值感低的狀況摧毀一個女性是很容易的,所以,鑑於現今社會對女性嚴苛的環境和家庭工作的繁鎖,全職媽媽絕對是個高危職業,或者變成一個滿是抱怨的黃臉婆讓孩子他爸越來越嫌棄,最後被拋棄;或者抑鬱或自我奔潰。

社會偏見還好只要不實際上影響生活,全職媽媽們還可以對它置之不理選擇屏蔽,但是,如果孩子他爸也是這有這種偏見的話,那麼全職媽媽的生活將會變成萬丈深淵,因為孩子他爸若是不認可全職媽媽在家育兒的價值的話,他會不由自主地對她頤指氣使,這種誰賺錢了誰才是大爺的心態會體現在他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之中。經過新世紀男女平等思想洗禮過的女性卻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逆來順受了,於是一個個家庭會在觀念的衝突中吵個雞犬不停甚至破裂。

所以,在放棄工作之前,先確定孩子他爸是否也認可全職媽媽的價值和意義,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只有目標統一了才有進步和發展的可能性。很多時候打敗一個人的不是生活上的苦而是出於對生活的絕望。

做全職媽媽越早知道這三件事,生活會越幸福

二、 全職媽媽比上班工作更具有挑戰性

上班的時候,老闆會給每個職工劃分工作職責及要求,人事部每個季度都會有KPI對每個職工進行考核,工作的好處在於,組織會對你崗前培訓或工作交接,人事的考核還能讓你知道自己的工作質量如何,每個月都會得到相應的勞動報酬。一方面勞動報酬能給人帶來尊重和平等,另一方面工作的考核制度讓你知道要做什麼,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需要改進,總而言之工作的好處就是工作範圍明確,回饋即時。

與工作的好處相反的就是當全職媽媽了,全職媽媽是一個職責和範圍都不明確,回饋時間漫長,淘汰又非常殘酷的職位。經常會有人很羨慕地說,真羨慕在家帶娃的全職媽媽,每天只要做做飯和接送一下孩子,好自由還沒有工作壓力。是的,我不否認我們這個社會確實有這一部分這樣的家庭主婦存在,每天除了接送小孩和做做飯,其它時間就用來刷手機和摸麻將去了。

每個人在心靈深處都會有實現自我價值和意義和需求,那些沉迷於用手機和麻將打發時間的寶媽們要不就是早已自我麻痺了,要不就是還在內心深處掙扎著與空虛著,只是外人看不到罷了。實際上做一個全職媽媽最難的考驗就是在這裡,當沒有人對她提出任何要求時,她既可以滿足於每天做做飯,刷刷手機和摸摸麻將的生活,她也可以自我學習和自我成長。這會造成兩個斷然不同的結果,若干年後,整天只會刷手機和摸麻將的那位寶媽很大可能會經歷婚姻危機,而那個能自我學習和自我成長的寶媽則會大概率獲得幸福。這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的大概率發生的結果,試問誰會喜歡滿是抱怨只會刷手機和摸麻將的老婆?誰又不喜歡那些積極且又懂得自己的老婆?

如果有人問我做一個全職媽媽最難的地方是什麼,我會告訴他最難的是對人的主觀能動性的考驗和看待問題的遠見。那些看視沒有要求的要求實際上是對人最大的要求,這份職業最殘酷的地方在於,看似沒有要求,很輕鬆,沒有人跟在你屁股後面用KPI考核你,但是,它會直接用結果去淘汰你,如果說失去一份工作那只是意味著你沒有經濟來源在生存上有壓力,那麼在全職媽媽這個職位上被淘汰則意味著她不僅有生存的經濟壓力存在還會有情感的致命打擊需要面對,這樣的雙重打擊是致命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挺過來的。所以,全職媽媽最難的挑戰是不僅要有能力經營好要當下的生活,更要有遠見的知道將來的路應該怎麼走,還要對抗人性的弱點發揮強大自我主觀能動性為將來而努力,努力的結果不會像發工資那般及時,但它會慢慢慢慢地體現在你未來十年或二十年以後的生活中。

做全職媽媽越早知道這三件事,生活會越幸福

三、 需要知道全職媽媽的意義和價值之所在,併為實現意義和價值而努力

全職媽媽存在意義和價值是什麼?很多人對全職媽媽的工作還停留在過去思維中,以為全職媽媽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侍奉好老公,輔導還孩子以及打點好家裡的一切家務,這是過去社會對家庭婦女的要求,實際上現代全職媽媽最大的意義和價值之所在應該是一場為愛而懂得的探索之路:因為愛所以我們必須懂得和自己相處,只有先懂得如可跟自己相處,如何讓自己更幸福了,才有可能給他人帶去幸福;因為愛我們必須懂得和孩子他爸如何相處;因為愛所以需要懂得孩子的天性與特徵,瞭解每一個人,讓每一個都更舒服和自在,所有的幸福都是建立在懂自己、懂他人、和懂孩子之上。

所以,我以為現代全職媽媽的意義和價值之所在是一場為愛而懂得的探索之路,其中最重要的責任和義務是學習如何讓自己和他人的人生更幸福,而不是過去社會提倡的那種為家庭而自我犧牲,一輩子圍著老公孩子和鍋碗瓢盆轉,最後把自己保姆化了。做一個全職媽媽最重要的不是湯煲得有多好喝、地板擦得有多亮,而是一場懂自己、懂他人、懂環境的探索之路。

最後,我們來總結一下作為一個全職媽需要知道哪三件大事:首先,在迴歸家庭以前需要確認孩子他爸是否也認可全職媽媽的意義和價值,這是建立統一目標的開始。其次,我們需要知道這是一門比普通工作更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從而做好迎接它的心理準備。最後,我們需要從重新定義過去的家庭主婦和如今的全職媽媽的差別之所在,只有知道了它的意義和價值之所在,才能更好的勝任全職媽媽這個職位。這就是全職媽媽需要知道的三件大事,越早知道越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