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俄國步步為營,以黑龍江為載體,逐步佔領遠東地區

清政府在1853年停止發許可證給挖人參的漢人,使人參的收益可用作軍餉,但是它隨即准許漢人的私營企業壟斷金銀礦的開採權,而由官府徵稅。政府早在1815年以同樣方式准許採煤,沒有發生過麻煩;但是圍繞開採貴金屬一特別是黃金所出現的情況就不同了。在開採黃金的礦工中出現了那麼多亡命之徒,以致政府最後不得不再次取締對黃金的開採。

這些措施遠不能創造一個安全的滿洲邊境,甚至也不能作一次強大的武力炫耀,足以使穆拉維約夫猶豫不決,使清朝贏得時間。清政府顯然把征剿漢人的內地看得比防衛滿洲邊境更重要。另立王朝的太平天國叛亂無疑具體化了滿洲人的傳統恐懼,即漢人可能有朝一日會把他們推翻和趕出中國;但滿洲人所處的地位與處於叛亂時期的任何王朝是一樣的,並且作出了任何漢族王朝都會作出的選擇。中國本土這時是滿清的心腹之地,所以在必要時,以犧牲邊緣地區為宜。

沙皇俄國步步為營,以黑龍江為載體,逐步佔領遠東地區

1856年,當穆拉維約夫的第三支遠征軍沿黑龍江順流而下時,滿洲當局除了掩蓋真實情況外,別無其他選擇。從此,俄國人以保護該地區不受英法的攻擊為藉口在那裡隨意出沒,其實在穆拉維約夫的遠征軍被派出之前,1856年的巴黎會議已經結束了克里米亞戰爭。俄國移民建立了許多新城鎮,開發了一些大林區作為耕地。

也是在1856年,聖彼得堡政府沒有通知中國就單方面設立東西伯利亞的濱海省,來管理俄國在堪察加、庫頁島(根據1855年下田的俄日條約,該島在俄日之間仍未“劃分”以及黑龍江河口所佔有的土地。新省份的首府是尼古拉耶夫斯克。正當清政府繼續追求把漢人移民排除在北滿以外這目光短淺的目標時,俄國政府則把俄國移民移居到這個地區,這樣,到19世紀50年代末,北黑龍江流域和濱海的領土上已經大部分是俄國人了。

沙皇俄國步步為營,以黑龍江為載體,逐步佔領遠東地區

根據俄國的官方材料,這些地區的總人口約為2. 4萬人:黑龍江區為8370人,濱海區為15594人。其中6349人為俄國人:在黑龍江區者為2950人,在濱海地區者為3399人。中國人只有約2400人一約 1500人在黑龍江區(主要在黑龍江結雅河流域),約900人在濱海區。到1858年,有4艘俄國輪船往返於黑龍江水域,同年俄國海軍又從喀琅施塔得增派了7艘。

在蒙古和滿洲接壤的俄國邊境,駐有1.6萬名俄國軍隊,配備著40門大炮。另一方面,黑龍江的旗兵一直沒有超過幾千人。例如,璦琿“有能容納幾千名士兵的造得很好的營房,但沒有看到一名士兵一甚 至崗亭也是空的"。克里米亞戰爭的結束,使俄、英、法三國都騰出了手來重新在中國展開活動。

不久,英國和法國政府開始計劃向清帝國提出要求,以爭取修改條約和同意讓歐洲商人按照歐洲的傳統做法在中國沿海經商。英國人和法國人還向俄國政府建議,俄國應對它們的要求予以合作,但聖彼得堡拒絕了這一建議, 反而宣稱它對清帝國既不使用武力,也不進行恫嚇。可是聖彼得堡明白,俄國可以利用英法侵略的事實來為自己取得英、法可能獲取的-切貿易權利,同時還可以重新劃定在滿洲的中俄邊界。

沙皇俄國步步為營,以黑龍江為載體,逐步佔領遠東地區

俄國政府打算通過外交手段達到這些目的,於是派普提雅廷從陸路來中國,試圖在北京進行談判,但清當局先在恰克圖,然後又在天津拒絕他人境。但普提雅廷不為困難所阻,他訪問了日本,在長崎和函館為俄國簽訂了一項貿易協定,然後乘船前往香港與西方盟國會合。他與美國使節一樣表現得不那麼好戰, 是戰爭中的中立觀察者,但卻像交戰國那樣提出簽訂條約的要求。普提雅廷揹著西方盟國,又另附一份照會, 要求把黑龍江左岸和烏蘇里江右岸劃作邊界,還暗示它的要求得到了歐洲列強的支持。俄國的這份照會是裝在像美國裝照會那樣的封套中送交清當局的。

在1858年天津談判期間,關於黑龍江和濱海領土的要求,手段高明的普提雅廷想方設法把其他三國使節完全矇在鼓裡。而清當局希望使西方人互相對立,就分別與他們談判,這樣無意中方便了普提雅廷的計謀。結果,他們給了普提雅廷充當調解人這一角 色的機會。

沙皇俄國步步為營,以黑龍江為載體,逐步佔領遠東地區

在此期間,穆拉維約夫通過大司祭鮑乃迪通知清帝,聲稱他這時是唯負責黑龍江問題的人, 普提雅廷的新職務只是協助調解中國和西方盟國之間的爭端。清帝由於不知道英、法聯軍對俄國的領土要求毫不知情,並且急於使有關這些要求的談判得不到他所認為的英、法炮艦的支持,就委派奕山會見穆拉維約夫和解決邊界問題,這個奕山曾在1851年談判過固勒扎條約,這時是黑龍江將軍。

1858年5月23日(俄歷11日)奕山和穆拉維約夫的談判剛在璦琿進行,後者就提出如下要求:取得黑龍江以北和烏蘇里江以東的土地;居住在這些地方的清朝臣民重新移居;俄國人在邊境河流航行和貿易不受限制(但歐洲人則不可以不受限制)。奕山不同意,他堅持住在北岸的清朝臣民有永遠在那裡居住的權利,並且繼續受清朝的管轄。穆拉維約夫在這一點上作了讓步,但他不願意再事拖延,而以軍事行動相威脅。

沙皇俄國步步為營,以黑龍江為載體,逐步佔領遠東地區

​形勢對奕山來說是絕望的。俄國人已完全掌握了黑龍江的北岸。當時半個中國爆發了叛亂,廣州和大沽炮臺又被英法聯軍所攻佔,據說他們正在幫助太平軍,而且此時又直接威脅著北京,因此奕山不敢承擔引起另一場戰爭之責。 此外,奕山和北京的官員都不知道俄國人要求的領土有多大,興安嶺離烏蘇里江有多遠,尚有哪些內容在尼布楚條約中尚未確定。清帝曾要過這些問題的答案,但報告到後來才上達,而且裡面的措辭非常含糊。在1858年,在清朝看來,東北滿洲的價值無非是一塊供應宮廷皮毛的狩獵禁地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