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聚焦】安徽日報‖公益扶貧林 增綠又增收

【媒體聚焦】安徽日報‖公益扶貧林 增綠又增收

原標題:公益扶貧林 增綠又增收

□安徽日報 記者 孫言梅

9月4日,記者來到固鎮縣城關鎮張橋村,立刻被路邊連片的綠林所吸引。這裡的女貞、紅葉石楠等各類苗木長勢喜人,紅紫薇在陽光照耀下鮮豔奪目,引來蜜蜂採蜜戲舞。


【媒體聚焦】安徽日報‖公益扶貧林 增綠又增收

42歲的張加友正忙著給樹木鋤草。“前段時間陰雨多,公益扶貧林裡野草瘋長,這幾天我們正在抓緊清除。”張加友所說的公益扶貧林,正是固鎮縣人民檢察院和自然資源局、扶貧局聯合打造的精準扶貧項目。

2018年,固鎮縣人民檢察院辦理了2起濫伐林木民事公益訴訟案件,訴請兩名被告修復被破壞的生態。經調解,共追償10600元生態修復金。“如何使用公益訴訟生態損害賠償金,法律並沒有做出明確具體規定,目前各地都在探索。”固鎮縣檢察院第二檢察部主任吳小玲告訴記者。固鎮檢察機關與自然資源局、扶貧局研究決定,將生態修復金用於異地栽植公益扶貧林,助力脫貧攻堅。

去年春天,固鎮縣第一處涉林公益訴訟案件異地補植林在張橋村落地生根。“我們選了女貞、紅葉石楠等成活率高、經濟效益明顯的綠化喬木。公益林的種植、看護、管理等由村委會帶領貧困戶共同完成,樹木養成後,經濟收益由村委會和貧困戶共享。”該縣自然資源局派駐張橋村第一書記陳昌義說,首批林地植樹1060株,經過種植觀察期,苗木全部穩定存活,未出現病蟲害或其他災害情況,預計經濟價值3萬多元。

“我們將生態公益訴訟與脫貧攻堅相結合,不僅實現生態修復所帶來的可持續發展,且有效帶動貧困戶通過綠色經濟實現增收。”固鎮縣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家敏告訴記者。今年,該縣檢察機關繼續在張橋村投入生態修復金4.2萬元,新增植紅紫薇2600棵,預計3年後經濟價值達20萬元。張橋村針對扶貧林增設公益性崗位,幫助有勞力的貧困戶穩定就業。

“一天80塊錢,給樹木鋤草、剪枝、修形,工作量不大,關鍵在家門口,方便照顧老人。”張加友告訴記者。

目前,固鎮縣公益扶貧林發展至15畝,預計帶動15戶貧困戶戶均增收4800元,村集體增收10多萬元。不久前,省人民檢察院印發通知,將固鎮縣檢察機關公益扶貧林作為脫貧攻堅典型案例,在全省檢察系統推廣。

【媒體聚焦】安徽日報‖公益扶貧林 增綠又增收

固鎮檢察新媒體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