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軍炸不掉《金剛川》裡的那座橋?

2020-10-24 21:31

1953年,你十七八歲,黑黑瘦瘦的少年,已經是個老兵。

你周圍的戰友,來自五湖四海,說著河南話、四川話、陝西話,還有個會唱京劇的。你的連長一口濃重的江西話,你聽也聽不懂。

7月12日下午,你跟著大部隊,來到金剛川畔。

4米深的江水,底下全是暗流。

你們必須在凌晨五點前過江,然後抵達金城。

江上只有一座工兵簡易木橋。

兩年多以前,你和戰友從天南海北聚集到白雪皚皚的長白山下,登上火車,再跨過鴨綠江。

如今兩年多了,你們終於從鴨綠江邊打到了金剛川畔。

很多戰友,沒能活著打到這裡,你揣著他們的相片,想象著他們跟你並肩作戰的模樣。

接下來的金城戰役,只要打贏了,你就能回家了,安安穩穩地過日子了。你埋伏在草叢裡,這樣想著。

你抬頭看了看天。白雲間,“喪門神”在盤旋。

喪門神,你們這樣稱呼美軍的轟炸機。

這些喪門神,在天上悠閒地飛來飛去,喝著小酒,念著小詩,傲慢地宣稱:“天空是屬於我們的。”

地上的你手裡只有槍,對岸倒是有高射炮掩護你,可惜那個炮兵連只有玉米田裡的兩個炮位,一百多發炮彈,打一發都得心疼半天。

在對手眼裡,你們的武器“就像彈弓一樣可笑”。他們認為今天的任務就是投幾個炸彈,像拆玩具一樣毀掉那座木橋,然後回家。

橋上,你的工兵連戰友忙得腳不沾地,不停地建橋,修橋,建橋,修橋……

下午,橋修好了,你準備跟著大部隊過江。

突然,敵人的B26轟炸機撂下一串炮彈,炸斷了你們的橋。

工兵連迅速上陣,橋很快修好了。可你們還沒來得及上橋,榴彈炮遠程炮彈如大雨傾盆而下。

你的戰友雙腿沒了,滋滋噴血,你只能嘶吼:“衛生員!”

橋也被炸斷了,你等啊等,等得天都黑了,可算修好了。

你們終於上了橋,黑夜裡,向著心中的目標進發。

毫無預兆地,藏在水裡的延時炸彈爆炸。

你那位火爆脾氣的江西連長犧牲了。

對岸的炮兵班也打光了。你還不知道他們是誰,叫啥,只知道他們是你的戰友,把自己暴露出來,護著你們過橋,而這輩子你再也見不著他們了。

噩夢般的B29燃燒彈接踵而至。灼目白光寂滅之後,一片焦土。

你天上的對手長吁一口氣,終於清理乾淨,可以打道回府了。

半個小時後,這個飛行員卻震驚地發現:什麼?我剛炸完,橋怎麼又神奇地修好了?這橋怎麼就是炸不斷呢?這,不,可,能!

對講機裡,上司告訴他:“不可能就是他們的武器。”

他駕駛戰機掠過江面,看到的景象讓他直到老也沒忘掉:你和你的戰友們,大半個身子泡在水裡,腳踩著水下的樁子,把焦黑的木板扛在肩上,駕起了一座顫顫巍巍的人橋。

他終於明白:炸橋任務是不可能完成了。

凌晨五點零七分,大部隊全部過橋。

橋,象徵著紐帶,象徵著前進的道路、通往勝利的過程。

對於你這個要去金城打決戰的戰士來說,你在橋這邊,最後的勝利就在那邊。

可是你面對的,是在交戰雙方力量極其懸殊條件下進行的一場現代化戰爭。

你的對手,武裝到牙齒,講述著“不可戰勝”的神話。

但為什麼,金剛川上那橋他們怎麼炸也炸不毀呢?霸道的對手到頭來怎麼就退到了三八線,心不甘情不願地上了談判桌呢?

因為,正義必定戰勝強權,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你和你的戰友,每個人都清晰地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這個戰場。

為了讓新中國在世界上立住腳。

為了讓後世中國人過上和平幸福的日子。

你們那麼年輕,熱愛生命,但若是保家衛國,死有何懼,最是光榮。

你們身後,站著億萬中國人民,剛從廢墟中站起來,貧弱不堪,但手拉著手,再也不願捱打。

你們上方,有黨中央統攬全局,實施有力的戰爭動員和正確的戰爭指導。

你知道,幸福的日子不是別人送上門來的,要靠自己鬥爭,血與肉的鬥爭,無畏犧牲,向死而生。

只有打,才能贏得尊重,贏得立足之地。誰逼你下跪,你就把誰揍趴。

現在中國人民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6000個功臣集體。一個個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中國人,鑄成了世界上一座炸不斷的橋、毀不掉的長城。

70年後,你和你的戰友,有的早已忠骨埋青山,有的親眼看到了今日的山河無恙,偉大復興的夢想越來越近。

你為之傾盡一切的這個國家,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堅強有力。她剛剛在一場暴虐的大疫情中,不計代價保護了十幾億人的生命健康。然後經濟快速復甦,讓世界驚歎。

七十年了,她初心未變,血性依舊,還在和霸權作著鬥爭。一旦外敵來犯,必將給予迎頭痛擊。

她熱愛和平,嚮往幸福,即將讓人民徹底擺脫千年貧困,全面奔小康,邁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

70年過去了,人民很想你們。將秉承你們的優良傳統,繼續為共和國的發展和崛起獻出自己的力量。

中華民族和中國軍隊身上,留下了你們的血性鐵骨。一代代中國人,會為了獨立和安全,奮起戰鬥。

可愛的中國,感謝有你們這些最可愛的人。

欲知下週大事,且聽下回分解。(子不歇)

閱讀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