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丨被忽略的猝死“救命神器”什麼時候能夠得到重視?

人在猝死前的最後4分鐘,是猝死的黃金搶救期,在發生事故後,立刻進行心臟復甦(CPR),有極大可能可以挽回一條生命。但對於非醫院的公共場所中倒下的人來說,很難在這黃金4分鐘裡得到專業醫生的救助,而旁觀者面對此類情況最多也只能是撥打120,從而錯過最佳搶救期。

因此,掌握一項正確的急救知識和技能尤為重要,在本期,小編來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什麼是心肺復甦以及被忽略猝死救命神器——AED除顫儀!

科普丨被忽略的猝死“救命神器”什麼時候能夠得到重視?

什麼是心肺復甦?

心肺復甦(CPR)是當病人停止呼吸和心臟驟停失去意識時,通過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進行救治的一種方法。基本包括:判斷意識、胸外按壓、打開氣道、口對口人工呼吸等步驟。然而,當意外發生時,面對患者,僅僅用徒手心肺復甦術是不夠的,如果配合AED除顫儀使用,那麼救治率就會大幅提升。

科普丨被忽略的猝死“救命神器”什麼時候能夠得到重視?

AED除顫儀,猝死“救命神器”

心臟驟停屬於高致死率突發病症,不及時進行心肺復甦術救治幾乎是必死的,但有了心肺復甦術加上AED除顫儀一起救治,救治率更能大幅提升,在心臟驟停發生1分鐘內行電除顫,患者存活率可達90%!

AED又稱自動體外電擊器、自動電擊器、自動除顫器、心臟除顫器及傻瓜電擊器等,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它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醫療設備。

它不僅可以救命,而且通過AED救治的心臟驟停患者預後也會更好,日本的研究表明,經AED救治的患者無論從救治率還是神經功能恢復都高於無AED救治的患者。可以說AED的配備能夠充分緩解救護車到來之前的救援空白。

科普丨被忽略的猝死“救命神器”什麼時候能夠得到重視?

AED急需普及!

目前AED除顫儀在南京、合肥、上海、深圳等多個城市已經慢慢普及了起來,尤其是在地鐵站,有些城市的覆蓋率甚至已經達到了100%。在上海,AED已經救了8人性命。在深圳,截止2020年1月,地鐵配備的AED第6次被啟動,第6條人命被救了下來。希望今後中國的各個城市都能逐漸普及。

科普丨被忽略的猝死“救命神器”什麼時候能夠得到重視?

AED幾乎人人能操作!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民眾來說,AED還是臺陌生而“神秘”的醫療器械,不敢輕易觸碰。AED自帶判斷病人是否存在室顫情況的功能,所以不存在病人不是室顫卻被電了的可能性。而且AED設備自帶語音提示,操作並不複雜。

在發達國家,一般中小學都有相關的急救知識的培訓,可以說幾乎人人都會用,大家也可以瞭解一下,在意外發生時可以挺身而出,避免悲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