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血案”,揭開了法國混亂的本質

疫情期間,法國一位教師的非正常死亡,點燃了全國的怒火!

悲劇是由伊斯蘭教先知穆罕穆德的諷刺漫畫引發的,因為展示漫畫,這位教師被一位有車臣背景的男子斬首。

一場突如其來的“血案”,揭開了法國混亂的本質

一次屠殺,讓我們看到了法國社會,從未解決的極端穆斯林化危機!

在法國,由宗教漫畫引發的憤怒和屠殺,這不是第一次。很多人都記得幾年前的《查理週刊》事件!

《查理週刊》是法國巴黎的一家諷刺漫畫雜誌,經常刊登與穆罕默德有關的諷刺漫畫。在週刊看來,這是漫畫藝術的一種。但在一些極端穆斯林看來,這不可忍受。

終於,矛盾到了頂點,2015年1月,週刊辦公室遇襲,造成12人死亡,另有多人受傷。事件被定性為"嚴重恐襲"!

那時,誰也不會想到,《查理週刊》悲劇揭開的法國極端穆斯林危機,這僅僅是第一步。

五年以後的今天,這位被斬首的教師,引起怒火的原因,同樣是因為在課堂上展示漫畫。而這些漫畫,來源依舊是《查理週刊》。

一場突如其來的“血案”,揭開了法國混亂的本質

五年的時間,法國社會的分裂、仇恨、偏見和暴力,居然沒有緩和,反而更加嚴重。

難民危機、恐怖主義,成為法國社會的不定時炸彈,隨時都會爆發!

對現在的法國來說,最難的問題是,穆斯林移民融入社會困難和極端化問題,這些都是歐洲關注的焦點。因為,很多歐洲國家,面臨一樣的問題。只不過,法國第一個陷入危險。

從目前的法國人口占比看,移民中穆斯林人口占比在歐洲主要國家中最高,在10%以上。甚至有種極端悲觀的觀點認為,法國,將成為一個伊斯蘭共和國。

一場突如其來的“血案”,揭開了法國混亂的本質

法國作家有一位小說家叫維勒貝克,他的一部小說《投降》就虛構了這樣的情節:2022年,法國成了一個伊斯蘭共和國。這說明,生活在恐怖襲擊陰影下的法國人,對自身文化被弱化,有了危機感。

法國人一直希望能保持少數族裔的多元文化,這與美國人,來美國就必須認同美國價值觀的強勢做法不同。

但是現在看來,多元文化政策其實是很難的,現狀是,我不融入你,我還要消滅你的極端狀態。為什麼會走到這一步?

我認為,兩個原因是非常重要的:

一、經濟危機下的生存危機。

歐洲的經濟已經在低谷徘徊了很多年,在很多外國人眼裡,歐洲是又老又貴又窮的歐洲,雖然說法有些誇張,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了歐洲的困境。

一場突如其來的“血案”,揭開了法國混亂的本質

法國同樣如此,作為歐洲穆斯林人口比例最高的國家,法國失業率一直在高位徘徊,失業率高企,社會不滿情緒爆發。

這引發了兩個矛盾。一個是當地人與穆斯林在就業方面的矛盾,另外一個是社會環境惡化後,很多人認為穆斯林造成了這種情況,穆斯林成了背鍋俠。

二、融入困難。

高達九成的法國人認為法國普遍存在種族主義,僅有不到10%的人表示可與移民和睦相處。

同樣生活在法國,很多穆斯林,卻從未有家國意識,很少認為自己是法國人。

一場突如其來的“血案”,揭開了法國混亂的本質

這就是法國的難題,法國會不會成為伊斯蘭國家,難融入的穆斯林,會不會給法國帶來更大的危機,這並不是杞人憂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