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四季度,航空工業科研生產經營工作進入衝刺階段。

在那些奮戰的身影中,有一個群體,他們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在“決戰決勝2020”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他們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拿出“向我看、跟我幹”的氣概;他們扛起應有責任和使命,全力保證年度各項科研經營生產任務完成。他們,就是航空工業的共產黨員們。

不管是上游研發設計、原材料加工環節,還是中游部件製造、配套環節,再到下游總裝、試飛等領域,總能看到這個群體衝鋒陷陣、攻城拔寨的身影。讓我們伴隨一架飛機從設計到製造再到試飛的全流程,一起看看這些黨員團隊,是如何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設計研發

“我們一起來發圖!”

決戰決勝的號角已經吹響,面對考驗,航空工業成都所黨員們咬定目標,譜寫一曲“齊力斷金”的奮鬥之歌!

“平光,你在哪?”“我和彬傑在利劍這兒!”“若石,你在哪兒?”“我和雪峰在於霞這兒!”這是近期在航空工業成都所經常碰到的情形——找強度部的同事得去結構部,找結構部的同事得去強度部。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原來,某型飛機詳細設計發圖是成都所年度重點工作,結構強度平臺面臨著疫情影響、創新多、改動大、設計迭代方案頻次高、協調工作量大等諸多瓶頸因素,可發圖時間只有3個月。強度部及結構部黨總支部聯合策劃成立詳細設計發圖黨員突擊隊,共築發圖同心圈。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面對某關鍵技術的首次工程應用,強度設計楊平光、牟彬傑和結構設計齊利劍從方案設計、工藝施工著手,同步開展生產全流程週期管控,進行現場勘查、現場更改,就設計、工藝製造中產生的問題提前釋放設計風險,完成多輪設計迭代工作,並開展相關試驗研究;疲勞強度設計舒茂盛不慎踩空,腳部骨折,也顧不得臥床休息,架起柺杖接著發圖;靜強度設計於霞尚在孕期,結構設計穆雪峰、邵若石家人生病住院,可他們愣是克服困難,共同完成4項結構強度發圖工作。兩個部門300餘人在黨員突擊隊的帶領下,書寫著“強戰鷹體魄、度萬里長空”和“結丹心雕龍、構藍圖鑄劍”的新篇章。

部件製造

“一線更適合我”

把工作標準調到最高、把精神狀態調到最佳、把工作勁頭調到最大,分秒必爭去“搶”、千方百計去“拼”、有膽有識去“爭”,鍛造、鍛造、鍛造!

進入10月下旬,貴州安順連續的陰雨散去,陽光透過窗戶,灑在航空工業安大模鍛分廠的廠房裡。一片繁忙景象,其中一位工人師傅的身影顯得有點特別。她是李飛,模鍛分廠黨支部的一名普通黨員,安大唯一取得鍛造技師職稱的女性鍛工,也是一位懷孕18周的準媽媽。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她在630T壓力機設備上工作8年多了,是班組的行家裡手。鑑於身體原因,分廠正考慮給她調整崗位,減輕負擔。她卻謝絕了:“現在任務這麼重,到處缺人手,身為黨員,一線更適合我。”新機產品交付急、批次多、數量大,不方便乾重活,她就協助班長排產,及時安排坯料裝爐加熱。憑藉豐富經驗,她合理利用設備和加熱爐的特性,每日排產都飽滿有序。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黨員突擊隊員們常說:“全面完成全年生產經營任務,就是突擊和衝刺的目標。”最近,安大掀起了大幹四季度的熱潮,在安大黨委部署下,隊員們迎難而上,衝鋒在前,聚焦公司全年任務,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用實際行動交出滿意答卷。

與時間賽跑,與難題較量

等不起的危機感、慢不得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螺旋槳總裝現場,一支年輕的黨員團隊正全力衝刺!

10月24日晚上11時,航空工業惠陽總裝車間助理謝文志和主管工藝趙紅領正帶領車間黨員突擊隊解決某型新品螺旋槳裝配的現場技術問題。該產品是新研產品,沒有經驗可借鑑,裝配週期又只有兩天,真是一場嚴峻挑戰。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這些平均年齡只有25歲的突擊隊員們分成兩班倒,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全力保障新品裝配任務順利交付。該型槳葉重量大,6人同時協調配合、用時30分鐘才能完成一片槳葉的裝配。而完成螺旋槳最終裝配,需反覆拆裝4次。北方的深秋,夜晚溫度降至5℃左右,可負責裝配的小夥子們都穿著短袖,後背被汗水浸溼。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該螺旋槳體量過大,出現卡滯現象。謝文志緊急召開工作會,工程技術部、設計所等兄弟單位半小時內集合,大家全力配合,終於在第二天晚上10點順利完成平衡試驗,轉入下一試驗階段。

關鍵時刻,黨員突擊隊與時間賽跑、與難題較量,不眠不休,連續奮戰,順利完成產品交付。在公司黨委的帶領下,全體員工緊盯年度目標,攻堅四季度,確保2020年度科研生產經營目標的順利達成。

“黨員是責任”

拿出決戰的勇氣,樹立必勝的信心,把握關鍵打通瓶頸,力保起落架生產。

進入四季度,多項批產與科研任務交叉進行。只有7個人的航空工業起落架生產製造車間鉗工班,在完成日常工作任務外,還要經常前往主機場所保障試飛試驗跟產任務,壓力巨大。公司優秀共產黨員、勞模、技能專家張振剛說:“勞模是動力,黨員是責任。”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在某型號起落架生產研製中,活塞和軸的配研成了研製加工的瓶頸問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張振剛除了吃飯、睡覺,其他時間都在生產現場度過。通過反覆琢磨、實驗,自己設計製作工裝夾具,終於解決了這一關鍵工藝難題,從而保證了研製節點。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在起落架製造車間黨支部,這樣的黨員有很多。他們始終圍繞突破技術難題、提升生產效率、帶出技術能手的目標,不斷奉獻自己的力量。

黨支部通過強化示範引領,圍繞國家重點型號的起落架生產製造,設立了一批黨員先鋒崗、成立了一批黨員突擊隊、塑造了一批先進典型,營造了全員比、學、趕、幫、超的生產大幹氛圍,為全面完成年度各項機型起落架生產任務提供了堅強的保證。

飛機總裝

搶出產品交付“生命線”

釘釘子、啃骨頭,搶進度、破難關,沈飛總裝人向困難挑戰,為夢想奮鬥。

魏越是航空工業沈飛總裝廠某型號的技術負責人,也是黨員突擊隊的帶頭人,從接到攻堅任務起,便一直奮戰在生產一線,隨時掌握飛機的技術狀態進展,與兄弟單位對接機上問題。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飛機在春天進入總裝,在秋天交付試飛,而他從未在天黑之前走出總裝廠房。他曾打趣道:“上一次看這片草地還沒完全綠起來,如今都有落葉在上面了。”飛機進了總裝,就一天耽誤不得。可今年疫情原因,成品缺件時有發生,嚴重製約了生產進度。隊伍中出現了畏難情緒:“這麼多電纜,我們從哪開始梳理啊!”“這麼短的時間,活能幹完嗎?”魏越把大家組織起來,召開了動員會,鼓勵大家多出力、多獻策。突擊隊員們集思廣益,最終確定了“先主幹、再框線、後分支”工作思路。幹勁兒又衝上來了,這一次大夥兒信心百倍,把缺件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用智慧搶出產品交付“生命線”。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沈飛總裝廠黨委面對緊迫的任務節點,成立了技術室黨員突擊隊。他們勇於承擔,主動作為,在某型飛機科研生產中發揮技術優勢,發展技術創新,通過前期準備、全程跟產以縮短生產週期、保證產品質量。一架飛機能成為真正的“戰鬥機”,在總裝廠需要經歷十餘個班組、八百餘道工序的努力,這其中,負責該型號技術工作的黨員突擊隊功不可沒。

百日攻堅,黨員先行

責任催人、形勢逼人、任務壓人,可時間不等人。沒有功夫猶豫,沒有退路可選,成飛總裝人振奮精神,堅定信念,充滿激情。

“鄒師,這個開口銷怎麼打不起?”“好的,我馬上過來。”“鄒師,這個口蓋裝都裝不起,幫我一下。”“好的,我馬上過來。”大家口中的“鄒師”,正是航空工業成飛總裝一廠生產第一黨支部的一名普通黨員鄒俊、團隊中公認的“拼命三郎”。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鄒俊不僅對軍械專業很精通,對其他專業也很在行。在專業融合過程中,他掌握了液壓初總調和調油門兩個新專業。大家都說:“鄒俊真是一名黨員先鋒,哪裡有需要,他就出現在哪裡。”軍械缺人,他一個頂倆;液壓缺人,他挑大樑;調油門缺人,他二話不說直接上。最近,公司全年科研生產任務攻堅進入關鍵時期,成飛總裝一廠的生產任務愈發繁忙。鄒俊所在的軍械班,一半人員出差執行設計更改任務,他就主動承擔了3個人的工作量,3個月沒有休息過一天。每天早上8點上飛機,除了吃飯沒有休息過一下,一直忙到凌晨。無論加班到多晚,第二天他一定準時到崗。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近期,鄒俊所在的104站位因出色完成生產任務,獲評勞動競賽優勝團隊。鄒俊只是這場生產攻堅戰的一個縮影。他背後,是全體黨員凝心聚力、激情拼搏的身影。他們在成飛總裝一廠黨委的帶領下,在決戰決勝中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用實際行動踐行航空報國初心,交出了滿分答卷。

說啥也不能掉鏈子!

這是最後的大決戰,克服一切困難,他們一如既往,把既定的任務完成好,在決戰中收穫成就感。

“鈴鈴鈴…鈴鈴鈴…”航空工業西飛總裝廠手機存放櫃裡,黨員李博輝的手機鈴聲不停在響。來電顯示是“妻子”,同事劉建廠幾次衝著正在做通電試驗的李博輝喊道:“博輝,你老婆電話,響了十幾遍了!”李博輝說:“好好好,等一下。”這一等就是4個小時。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通電試驗結束了,李博輝提著工具箱,揩著頭上的汗走下飛機:“通電試驗成功,任務完成!”這時已是凌晨兩點。劉建廠把手機塞給他:“趕緊回電話吧!”李博輝接過手機,屏幕顯示幾十個未接電話和數十條微信。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李博輝趕緊撥回電話,電話那邊傳來妻子疲憊的聲音:“孩子高燒,現在我已經帶他上醫院了。”對孩子的虧欠、對愛人的愧疚,李博輝眼眶溼潤了。單元長衝他豎起了大拇指,他卻說道:“緊要關頭,咱是一名黨員,不能掉鏈子啊。”李博輝整理好工具櫃,換完衣服,急匆匆消失在雨夜裡。在西飛總裝廠,有太多像李博輝這樣的黨員,以捨我其誰的“硬核”擔當,不講條件、不講困難,打贏一場又一場硬仗。總裝廠黨委帶領這支專啃“硬骨頭”的“狼性”戰隊,憑藉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敢於連續作戰的奮鬥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

試飛

飄揚在4號道的黨員先鋒隊隊旗

到處洋溢著決戰決勝的氣息,忠誠擔當、銳意進取的航空試飛人告訴你什麼是使命、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模範、什麼是黨員風采。

起飛線就是試飛機務人的戰線。大漠、高原、漠北、高寒、高溫……,異地試飛去哪裡,航空工業機務六大隊黨員先鋒隊的腳步就開拓到哪裡,“攻堅有我、任務必勝”的豪情就迸發在哪裡。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大漠外場基地,就像是機務六大隊的第二個家。他們每年一多半時間都在那裡度過。大漠外場試飛往往面臨任務量大、任務難度大、參試飛機多、天氣多變等諸多不利因素,可艱難險阻面前,這支黨員先鋒隊勇當攻堅先鋒,持續作戰,完成大量系統升級和地面試驗,並創下了試飛中心外場單月飛行最高架次的記錄。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無論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還是零下38攝氏度的極寒雪域,黨員們發揚先鋒模範作用,保障科研試飛任務優質完成。高原氧氣稀薄,輻射強勁,做任何動作都要付出平時幾倍的努力,並且氣候變化頻繁,經常需要全機披掛蒙佈防止雨水侵擾;海拉爾冬雪陣陣,寒意刺骨,即使全副武裝都無法抵擋寒風侵襲。

航空工業決勝2020:衝刺四季度 這個群體成為中流砥柱

面對種種不利工作條件,在最關鍵的位置、最困難的地方,總有黨員們衝鋒在前的身影。即使任務繁重、節點緊張,即使筋疲力盡、凍得瑟瑟發抖、全身掛滿冰霜,他們依然頑強戰鬥在科研攻堅的最前線。這面隊旗,常年飄揚在4號道起飛線旁,春去秋來、寒來暑往。旌旗獵獵,既是對奮戰在試飛一線上黨員們的鼓舞,更是一種無聲的鞭策。

不忘初心勇擔當,攻堅克難當先鋒 。決戰四季度,打好收官戰,全力以赴推動航空工業高質量發展,在新時代航空強國征程中彰顯航空人擔當、貢獻航空人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