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再播范冰冰画面,刘震云被赞高级,冯小刚导演登场互相调侃

文/马庆云

7月29日,7集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已经在央视纪录片频道全部播放完毕。而这部纪录片作品,目前已经可以在央视网全集观看。这部作品拍摄完成于三年前。当时曾一度定档,但因为某种原因,《文学的故乡》一直推迟开播。直到今年的7月20日,才正式和观众首集见面。

央视再播范冰冰画面,刘震云被赞高级,冯小刚导演登场互相调侃


《文学的故乡》当中,采访了莫言、刘震云、贾平凹、阿来、迟子建和毕飞宇几位中国当代文坛的巨匠,以他们的视角,重回作家和作品当中的故乡。这部纪录片其实是以故乡作品切入点,用作家本人视角,为观众呈现中国当代几位最重要的作家的创作心路历程。因此,《文学的故乡》在文学爱好者当中,分量非常之重,更是研究作家作品的重要素材内容。

央视再播范冰冰画面,刘震云被赞高级,冯小刚导演登场互相调侃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文学的故乡》当中,七集内容,其他几位作家每位一集,莫言老师因为作品体量巨大,最终以上下两集形式播映。在莫言老师的两集当中,张艺谋导演接受采访,回忆和莫言老师的交集内容,并且调侃自己让莫言老师获得好感,是因为长得像莫言老家的生产队长等等。

莫言老师在这两集当中,回忆了自己的创作历程,尤其是自己如何从一个高密东北乡的农民,试图通过写作改变命运。莫言老师在纪录片当中,提到了自己创作《丰乳肥臀》时候的酣畅,认为当年的文字澎湃能力,是如今已经不敢想象的。而提到《檀香刑》这部著作的时候,莫言老师认为,当时过度专注酷刑的描写了,若是现在写,可能会削弱这些,而加重人物的心理描写等等。

央视再播范冰冰画面,刘震云被赞高级,冯小刚导演登场互相调侃


在《文学的故乡》当中,莫言老师还聊到了一些中篇作品。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之后,那种突飞猛进式的写作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莫言老师自长篇小说《蛙》之后,已经多年没有新作品问世了。莫言老师在纪录片当中说,自己已经进入到了第三个创作历程当中,开始在戏剧和诗歌当中找灵感。不过,今年7月31日,莫言老师的新作品《晚熟的人》,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央视再播范冰冰画面,刘震云被赞高级,冯小刚导演登场互相调侃


而在《文学的故乡》当中,最为引人注意的,也有刘震云老师这期。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范冰冰凭借电影作品《我不是潘金莲》再次出现在了央视的播出内容当中。在刘震云这一期当中,要把刘老的作品讲明白,导演冯小刚和演员范冰冰都是绕不过去的。这一期当中,采用了冯小刚导演和刘震云老师插科打诨的一些桥段。

比如,冯小刚导演调侃刘震云老师不会写剧本。刘震云老师回怼,《一九四二》是小刚导演非得让我写的,让我随便写,等到拍摄的时候,他才说,刘老师啊,你是真不会写剧本。而在已经播出的内容当中,冯小刚导演,刘震云老师原著小说改编,范冰冰主演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也多个画面出现在了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内容当中。

央视再播范冰冰画面,刘震云被赞高级,冯小刚导演登场互相调侃


在聊到故乡的问题的时候,刘震云老师重返自己的老家盐津,乡音不改。刘老提到自己故乡三部曲的作品,《故乡天下黄花》、《故乡相处流传》和《故乡面和花朵》。尤其是《故乡面和花朵》(全四册)这部二百多万字的巨作,刘老自我调侃称,只有两个半人读过。一个是刘震云老师自己,一个是这部书的编辑,一个是傻子,读了一半就放下了。

在这一期当中,刘震云老师作品当中呈现出来的高级幽默,得到点评专家的盛赞。纪录片当中采访到不少的汉学专家和翻译家,很多专家认为,刘震云老师作品的幽默,已经超越文字,而是故事内容本身上的高级幽默,是可以翻译成世界各国语言的幽默。而这种幽默背后,又是人性的更为深刻的内容,是悲凉的。显然,刘震云老师是世界级的大师。

央视再播范冰冰画面,刘震云被赞高级,冯小刚导演登场互相调侃


而在贾平凹老师这一期当中,老先生回到商洛,带领摄制组重回故乡,追忆了自己的多部作品,尤其是《废都》等作品遭遇的争议甚至于非议等等。而最终,贾平凹老师认为,自己的故乡,或者说自己小说创作当中的故土,已经不仅仅是商洛,而是整个秦岭了。值得注意的是,贾老不仅有《秦腔》这样的鸿篇巨著,更是有《山本》这样的秦岭风貌的新作。在贾老的这一期当中,更是让大家见到了《高兴》当中的原型人物,这个人物也因为贾老的小说,实现了“巨变”。

在《文学的故乡》当中,迟子建老师被赞心直口快,毕飞宇老师被赞性灵超脱等等。显然,文学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在读书人当中,已经形成了非常不错的口碑传播力。这部纪录片的价值,非常重大,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