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無法做出正確決策的人,要麼是慾望過大,要麼是覺悟不足

鬼谷子:無法做出正確決策的人,要麼是慾望過大,要麼是覺悟不足

笛卡爾說過這麼一句話:無法做出合理決策的人,或慾望過大,或覺悟不足。

深以為然,前者是太過貪心,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捨不得,所以瞻前顧後,猶豫不決。你看像不像即想打工過安穩日子,又創業搏一搏不甘現狀的你?總想魚和熊掌兼得,結果什麼都得不到。

後者所謂的覺悟不足,自然就是當局者迷,始終不能清醒認知導致了後知後覺。很多機遇就是這麼錯過的,很多陷阱也都是自己大意的產物。

所以,保持清醒,並能控制慾望就顯得格外重要了。

這兩年,洛克菲勒很火,他有一句話經典名言值得分享一下:凡事都需要看得遠一點,你在邁出第一步的時候,心中必須裝著第二步。

很顯然,老洛同志是個有城府的人,他永遠會把事情想深一步,正應了那句老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眼睛要看的長遠,事情要做在前頭。

你看,像不像鬼谷子說的“慮深遠則計謀成”?想的深遠了,計謀自然水到渠成。

鬼谷子:無法做出正確決策的人,要麼是慾望過大,要麼是覺悟不足

光說不練假把式,老洛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19世紀中期,美國的賓夕法尼亞州發現了石油。隨即,成千上萬來自四面八方的人蜂擁而至。一時間油田上熱火朝天,人們幹勁十足,紛紛想大賺一筆。

幾個月的時間裡,油田上就聳立了幾十座開採石油的井架。彼時還是掮客的洛克菲勒前往賓夕法尼亞去掘金,意圖賺一筆快錢。

想法很美好,洛克菲勒本以為事情會一帆風順,結果到了油田,他發現了個很大的問題,井架日夜工作,每天能開採1135桶原油,但是彼時人們對石油的需求有限,這就意味著可能會出現供大於求的現象。

畢竟,投資應該理性,而非盲目。

老洛後來回憶說:當別人全都開始進入一個行業時,我們自己的策略選擇就是退出。因為利潤是有限的。人們全都進入一個行業瘋狂爭搶一塊蛋糕時,在這場博弈中最理智的選擇就是退出。

這個決策並非是胡思亂想,而是根據眾人的選擇做出的決策。

結果怎麼樣呢?打消了賺快錢念頭的老洛沒有入場,雖然看起來他是損失的,但他的分析是對的,不久後的原油價格從20美元暴跌到8美元。最早入場賺到了錢的商人們,決定加大投資再大賺一筆時,結果硬是把靠運氣賺來的錢,憑實力給虧掉了。

不久,原本繁忙的礦區變得異常安靜,既然不賺錢,商人們不約而同的選擇放棄。老洛卻反其道而行之,經過實地考察論證,他認為石油是稀缺品,在未來將會有很大的市場潛力,既然別人都不幹了,他的機會就來了。

於是,找合夥人、開廠、買設備、引進新技術,到了1865年。曾經的捉襟見肘的小洛已經成了超級富豪老洛。

老洛的發財經裡有很重要的一條:根據別人的選擇,判斷自己進入的最佳時期。這讓我想起來,我以前的老闆的一句心法,做任何事情前:

你看別人怎麼做,別人為什麼這麼做,如果是你會怎麼做?

每次做項目時,我總會發起了這“靈魂三問”。

司馬遷說: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實在是對極了,人是逐利動物,行走的慾望。

這讓我想起今年3月份的一件事情。朋友阿海家裡是開服裝廠的。過年的時候,相信大家都發現了,口罩是個稀缺品,他的身邊確實有同行做這個賺了錢了的。

於是,阿海家人打起了算盤,常言道“物以稀為貴”,自己家裡有材料,有設備,幹嘛不做“風口上的豬”?

說幹就幹,阿海家人一通忙乎,等設備、材料都準備好了,看了眼日曆方才發現,時間已經到3月了。

我記得是3月中旬的時候,阿海把他家的情況告訴了我,問我要不要接著做?

別誤會,我並不是想裝叉,但是從彼時的行情來看,已經有很多人入場了,而且復工復產在即,雖然時間沒定,但我猜就是4月。

於是我得出的結論很簡單,有太多人入場,生產必然供大於求,而且復工復產在即,產量還會增大,所以並不建議去蹚渾水。

結果怎麼樣呢?人們在做決策時往往會受到“沉沒成本”的影響。所謂“沉沒成本”是指: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從決策的角度看,以往發生的費用只是造成當前狀態的某個因素,當前決策所要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發生的費用及所帶來的收益,而不考慮以往發生的成本。

也就是說,你過去付出的成本已經“沉沒”了,導致造成了被動狀態,但是過去的虧損並不應該影響未來的決策。

既然繼續投資可能虧損,那麼要做的應該是止損,而非加大投入。

又過了些日子,阿海告訴我,他跟家人闡述了我的觀點,可是前期已經投了那麼多錢,就這麼虧了,實在不甘心,所以選擇賭一把,咬牙堅持。

隨即,阿海又問我,能不能出口?我沉默了許久說說,難。

貪婪和感性是決策的天敵。

鬼谷子:無法做出正確決策的人,要麼是慾望過大,要麼是覺悟不足

我們再回顧一遍笛卡爾的“無法做出合理決策的人,或慾望過大,或覺悟不足”,確實,慾望過大和當局者迷,確實嚴重的影響了人們做出合理且正確的決策。

這也難怪鬼谷子會感慨道“夫決情定疑,萬事之基,以正治亂,決成敗,難為者”,啥意思呢?為事情做決斷以解決疑難,是做事情的關鍵。用正確的方法解決亂局,決定成敗,是很難做到的事。因為人們太貪心了,同時人們在做決策時,總是會帶有賭的成分,等到後知後覺,為時已晚。因此鬼谷子說“害至於誘也,終無惑偏”。

作出決斷前要先誘導出對方的實情,行動起來就不會有疑惑和偏頗。

本文由鬼穀道、鬼谷子智囊團創始人鬼谷信原創出品,更多精彩內容可私信回覆“鬼谷秘籍”,贈送您道藏鬼谷子智慧內參秘籍。

專欄

鬼谷子處世絕學:從零學人情世故

作者: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28幣

218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