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素莲,烽烟静处即蓬莱

曾素莲,烽烟静处即蓬莱

1640年,曾素莲21岁,生活在离石首县城不远的喻家坊。某日,与同样读书属文的丈夫刘鸿庆一块论诗,遵照刘夫子的意思:

“乃知(写诗)匪易,抑且非女子分内事,乃弃去。”

彼时,他们已结婚四年,曾素莲同意不再写诗,焚烧了自己青年时代的不少诗稿。为君一席话,自此辍笔,当时可谓爱深情笃。

25年后,刘鸿庆忽然弃妻弃家弃绝功名,远遁为僧,曾素莲遭此生离,自叙“鹤孤洞口,涕泪空挥”,自称“洞口老人”,于46岁重拾诗笔,一发而不可收拾,一直写到她77岁去世为止。

因此才有了《楠枝阁集》,集中存诗301首。《历代妇女著作考【增订本】》中记载了此书,称曾素莲为湖北人。可见,作为闺秀诗人,曾素莲诗名大扬非止石首,影响还远达于省内外,且青史留痕。

如果终生不再写诗,曾素莲将如何呢?

曾素莲,烽烟静处即蓬莱

她也是一位世俗意义上成功的女子,坚强,自立,自重,是好女,是贤妻,是良母。

曾素莲祖宅在石首县城西门内,探花之后。生长于书香之家,幼时与兄长同时受教于父亲,长大后嫁给了门第相当的孝廉刘鸿庆,与夫君情投意合,同姑嫂妯娌相处和谐,过了七年幸福生活,然后,战乱开始了。

刘家自此遭受大劫,几为灭门大祸。

那一年,张献忠部的农民起义军,很快自武昌,攻湖广,占长沙,兵陷石首。曾素莲刘鸿庆因孩子年幼与舅父避乱白泥湖、上津湖及江北天门沙洲,刘母邹氏带其他四房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逃往湘西大山,想到深山老林去躲避兵祸。

这正是起义军的进攻路线啊!刘鸿庆身为孝廉,得知后忧心如焚,别了妻子,前去寻亲。孰料见到母亲时,只有她一人了,其他兄嫂弟妹侄儿侄女均死于流离之中或病殁、或被杀,或冻饿而死。母子二人回乡路上,又遇兵丁砍杀毒打。邹氏养尊处优之人,经这般肉体和精神的虐待,禁受不了,也死在了湘西。

刘鸿庆受伤受辱,眼见至亲全部死去,大受刺激,流落于洞庭湖南北一带,自暴自弃,不敢也不愿回家。

如此深重的心理创伤,大约也为刘鸿庆后来的出家种下了因由。

曾素莲,烽烟静处即蓬莱


曾素莲避兵祸四年后带领儿女回到故居,以一己之力治理刘家,整饬田亩,课读子女,使刘氏家声不至于中衰。待得十年后丈夫归来,又督促协助他高中举人,可谓皆大欢喜。

然而,仿佛尘世的幸福自己已无力消受,仿佛所得的一切都不属于自己,刘鸿庆飘然离家,遁入佛门,从此不知所归。

丈夫走后,曾素莲又独自生活了31年。这31年,她儿孙满堂,生活富裕,无有后顾之忧,正可以重拾青年时代之好,以高尚高雅的志趣过完余下的岁月,没有陷入长久的哀怨与哀戚之中。相反,作为一家之主,她还勉励家人共渡难关。

是大胆表达、释放才华照亮了她的一生。使她的孤寂可以减轻,痛苦可以消散,使她形象更立体,个性更丰满,喜怒哀乐更优雅从容。

这样,再遇吴三桂起兵反清,兵出湖南时,曾素莲率领全家重避战乱于白泥湖、上津湖和长江沙洲及天门,她就可以写诗来抒发忧怀了:

绿树清波日逐开,
烽烟静处即蓬莱。
早知江上桃花好,
悔向湖边忆老梅。

这还是在逃难中么?然而确确实实是在避兵祸。即使是避兵祸,也可以从日常生活里生发出美好和趣味来。“烽烟尽处即蓬莱”,这样的表达也是前无古人吧?一个历经时事,乐观通透的老妇人,令人又敬又爱啊!

曾素莲,烽烟静处即蓬莱

从曾素莲的诗歌作品里看,她善良真挚,热爱生活,疼爱亲人,珍惜友情,对自然界花草树木风景风物由衷地欣赏,对渔樵、童子、农人,尤其对历代杰出女子都怀有深切的同情和尊重。

更令人惊叹的是,七十多岁,直到去世的那一年,曾素莲还一直坚持读书,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

且看这首诗,像一个垂暮的女子写的么?

池中绿树乱啼鸦,
睡起仙亭日影斜。
提笔欲将山水赋,
推窗只见石榴花。

可以说,曾素莲是幸运的,她既拥有一个世俗人的幸福,虽然有缺憾,却恰好成就了她的才智,使她在精神层面上获得自由的空间,成为一个优秀的诗人,一位杰出的女性,令后人景仰。

注:本文部分资料来自王国灿先生编著的《素莲楠枝香》,在此致谢。

红红的树,常用名苌楚,努力学习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