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的愛情哲學

文/柳笛

《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可以說寫盡了馬爾克斯關於愛情的種種智慧,和幾十種你聞所未聞的人生樣態。人們說它寫盡了愛情的可能性,因此把它稱為本世紀最偉大的愛情小說之一,為什麼這本80年代的外國小說,會成為當今中國炙手可熱的愛情讀本呢?

《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的愛情哲學


一、愛情的感性與理性

愛情像一場霍亂病,誰能逃脫感染?首先來說這本書為什麼叫霍亂時期的愛情呢?這個書名想說的其實是,愛情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病。愛情是一種病。放到咱們主人公身上是極度瘋狂的病,而且終生都沒有治癒。正是因為沒有治癒,所以霍亂時期的愛情這本書才如此令人驚歎。這個男主角,叫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十八歲的時候愛上一個女孩兒叫費爾明娜達薩——她的花冠女神。 十八歲時,阿里薩精力旺盛、情感蓬勃,他的頭腦裡充滿了各種大膽而浪漫的想法,他的身體中有著無法抑制的對於愛情的需要。他在費爾明娜來往的路上假裝讀書,狂熱地寫情書,夜半拉小提琴,迎風歌唱,輾轉難眠,為的只是想獲得費爾明娜的愛情。他像極了每一個追求夢中情人的小夥子,即使做出看起來類似發瘋的舉動也在所不惜,為了瞭解費爾明娜身上特有的花香,他偷食了母親種的梔子花,甚至還將她媽媽箱子裡的香水細細品嚐。他普通極了,為愛痴狂、努力、流淚。但是也特殊極了,用一輩子等一個人,用濫情來維持自己的痴情。

很多愛情病症就始於那麼一眼,弗洛倫蒂諾阿里薩也不例外,他們第一次見面,馬爾克斯寫了這麼一句話:“正是這偶然的一瞥,成為這場半世紀後仍未結束的驚天動地的愛情的源頭。”兩個人就開始寫信,寫信寫得熱情似火,費爾明娜都答應他求婚了,但費爾明娜的父親強烈反對,為了把兩個人分開,他帶女兒進行了一場長達兩三年時間的長途旅行。

結果是:旅行一回去,費爾明娜再次看到弗洛倫蒂諾的時候,卻提出了分手。這個情節可謂是文學史上最謎的一次分手。而這也可謂是文學史上最迷離的一次分手。那麼她為什麼毫無徵兆的就拒絕了佛倫蒂諾阿里薩呢?當佛羅倫蒂諾站在她面前時,她卻“墜入了失望的深淵”,她的分手信只有我一行字:“見到你之後,我發現我們之間不過是一場幻覺。”為什麼?這就是所謂的見光死吧,費爾明娜以前只是愛上了佛羅倫蒂諾的情書,也許此刻她才發現她對他更多的是同情,她愛上的是那種被愛的感覺。

佛羅倫蒂諾何嘗不是這樣,他愛上的更多的是自己虛構的愛情,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是夢寐以求。少年時的阿里薩,將費爾明娜看作自己的女神。“慢慢地,他將她理想化了,把一些不可能的美德和想象中的情感全部歸屬於她。兩個星期後,除了她,他已經什麼都不想了。”這是一種帶著激情的理想中的愛情,同樣,費爾明娜也那般迷戀過他。“他明明沒有在那裡,她卻設想他在;她盼望他出現在根本不可能出現的地方;她從夢中驚醒,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她睡覺時他就在黑暗中凝視著自己。”

米蘭昆德拉在他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有這麼一個情節,離婚後從來不讓女人在他家過夜的浪子托馬斯,卻讓生病的特蕾莎在他家住了七天七夜。作家寫他的感受是這樣的:他又一次對自己說,特蕾莎是一個被人放在塗了樹脂的籃子裡順水漂來的孩子。河水洶湧,怎麼就能把這個放著孩子的籃子往水裡放,任它漂呢?他感到了一種無法解釋的愛。對他而言,特蕾莎就像是個被人放在塗了樹脂的籃子裡的孩子順著河水飄過來。好讓他在床榻之岸收留他。當我們感覺到一個人多麼的優秀,你對他多麼的欣賞的時候,我們未必就陷入愛河了。但是,當你開始同情一個異性,對她的一舉一動所牽動的時候,你就得小心了。 二、靈魂之愛與肉體之愛

阿里薩在船上被陌生女人奪走童貞時,他發現他對費爾明娜的虛無縹緲的愛可以用世俗的激情來替代。這是激情之愛。此後他一生中,共與六百多個女人廝混,在縱慾的同時,以此來緩解自己的痛苦。當然,這種用一段愛情來取代另一段愛情的想法讓他誤入了歧途。 這是馬爾克斯在書中展現的愛情的真實,多種多樣,無窮無盡,他打破了常規的寫法,但是確確實實落在了真實的生活當中。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擁有過622個女人的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多年以後,已經是古稀之年的時候,他竟然對費爾明娜說,我為你保持了童貞。這句話說得非常誠懇,不是玩笑,也不是謊言。書中談到了“靈魂之愛”與“肉體之愛”,他想證明他的肉體曾屬於別的女人,靈魂之愛只給了她的花冠女神,一生一世。

阿里薩等了一輩子,他堅信自己終將得到費爾明娜。自從失戀以後,他用餘生都在等待費爾明娜的丈夫烏爾比諾醫生死亡的這一刻。老年的阿里薩,失去了他的頭髮和牙齒,跛著腿、後背像被磨破了皮的驢子。想來,老是一個很可怕的字眼,時間是一把殺豬刀,在它的利刃下,生命扭曲、變形,醜陋不堪。烏爾比諾醫生的葬禮之後,弗洛倫蒂諾阿里薩就果斷地跟自己14歲的小女友提出了分手,他對費爾明娜說:“這個機會我已經等了半個多世紀,就是為了能再一次向您重申我對您永恆的忠誠和不渝的愛情。” 最終兩位老人在古稀之年相聚了,費爾明娜和阿里薩最後一直沒下船,他們最後的想法是“永生永世”,這是一種永恆的愛。

三、沒有愛情的婚姻也能幸福。

沒有愛情的婚姻也能幸福嗎?《飄》中的郝思嘉嫁給阿詩來就一定會幸福嗎?林徽因嫁給徐志摩就一定幸福嗎?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來探討。

費爾明娜與丈夫的婚姻讓她得到了30年的幸福生活和40年的穩定,這才是理性的她想要的家庭。她也曾向丈夫抱怨自己30年來都是丈夫的女僕,只不過比女僕高貴一些而已。他也曾經向丈夫抱怨,說自己一點兒都不幸福,她甚至清楚地知道他和她之間沒有愛情。愛情是什麼,烏爾比諾醫生用一句話說明了他的觀點:愛情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穩固。他不能想象有哪個丈夫會比他曾經的丈夫更好。

回憶起他們的一生,她想到更多的是挫折而非滿足,他們之間曾有太多的誤解,很多無謂的爭執,以及平凡瑣碎。熟悉的30年,如果讓她選一次,也許她還會選擇她的丈夫。那麼,為什麼還會選擇烏爾比諾醫生做丈夫?他難道從未後悔自己拒絕了佛羅倫蒂諾阿里薩。這個謎題馬爾克斯也早在隻言片語間藏好了答案,這個答案就是婚姻的另一種可能性。他聽說過這樣一個觀點:不僅沒有愛情能夠幸福,而且與愛情背道而馳,也能幸福。畢竟安全感可能比什麼都重要,費爾明娜自幼䘮母,她更需要的是安全感,這和林徽因當年的擇偶選擇何其相似。

婚姻離不開沒有物質上的穩定和精神上的穩定。其實,費爾明娜的丈夫不是沒有犯過錯,他甚至還有過一次婚外情。但是她沒有吵,沒有鬧,這倒弄得烏爾比諾自己都感覺內心特別的受折磨,主動斷了那段感情。所以你看費爾明娜,她是多麼地會化解生活中的障礙。我們都知道,在情感方面,很多女性都是感性的,她們嚮往激情和浪漫。但是我為了一份感性,他們付出了太沉重的代價,將自己的生活過得風雨飄搖。就像這些婚姻不夠浪漫,放棄平穩生活,去追逐一些虛無縹緲的事物的包法利夫人。我們的生活中其實有太多的包法利夫人。而且您那能是難得的反包法利主義的這樣一個女人。我們且不說費爾明娜的做法是否值得鼓勵。

如果說阿里薩身上是有一種很純粹的東西,費爾明娜的身上也有一種很純潔的東西,這種純粹更加決絕,一種背水一戰的決絕。但是,為什麼費爾明娜到了晚年會選擇和佛羅倫蒂諾阿里薩重新戀愛呢?這還是要用木心先生的那句話來回答:愛情有三種境界耳,少年出乎好奇,青年在於審美,中年歸向求知,老之將至,義無反顧。所以她決定和佛羅倫蒂諾阿里薩在海上游蕩一生一世。這是72歲的費爾明娜的人生中做出的最決絕的決定。面對兒女的質疑,她對兒媳道說出了這樣一段話:“一個世紀前,人們毀掉了我和這個可憐男人的生活,因為我們太年輕。現在他們又想在我們身上故技重施,因為我們太老了。讓他們見鬼去吧!”

費爾明娜的前半生,想告訴我們的是:人生的另一種選擇和一種超凡的底氣,費爾明娜古稀之年的這段日子,讓我們看到了這個人物是完整豐滿的,和她身上的這種人生智慧,我們看到這是一個多麼縱情肆意的老婦人。50多年前那個不顧父親的反對決絕的和佛羅倫蒂諾阿里薩私定終身的費爾明娜不就是如此的義無反顧嗎?

不同於作家的《百年孤獨》的魔幻現實主義風格,這部作品的生活氣息很濃,屬於浪漫主義風格。馬爾克斯借用父母的原型進行想象虛構,想象出了一種全新的愛情模式。

書裡我們看到,阿里薩永遠都在閱讀文學作品小說詩歌,這些愛好助長了他的幻想和浪漫。馬爾克斯曾說:自己在這本書裡嘗試的是愛情的可能性,愛情是可以虛構的。這種虛構的愛情,我們在長期浸泡在文學作品裡的佛羅倫蒂諾阿里薩的身上看得清清楚楚。他從頭至尾愛的只有一個女神,這位女神也許不是費爾明娜本人,更像是一種信仰的象徵。那麼,比起佛羅倫蒂諾阿里薩,菲爾明娜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剋制而冷靜的。

《霍亂時期的愛情》中的愛情哲學


作家的記者身份影響了作品的結構和寫作手法。如果說馬爾克斯多年客觀冷靜的記者筆觸和視角,讓我們看到了全新到冷酷的真相,他同時也用著他身為作家的感性和想象力,讓我們感受到了愛情的迷幻熾烈。

我們試著回憶馬爾克斯在書中各種風趣和浪漫的描寫,比如說他讓我們的男主人公喝香水、嚼玫瑰花瓣,在紙上寫滿情詩,甚至寫出了一本愛情指南。如果不是這樣的細節處理如何能夠感受到愛情的真諦?

為什麼愛情是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阿里薩和費爾明娜這兩個人物,一個視愛情為信仰,誓死追逐一個人,一個是婚姻只求安穩便好,他們是如此的不同,但是他們的一生都很幸福。我們能夠從這兩個人身上得到的一點啟示是:認識你自己,你究竟需要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