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重磅力作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新时代各大媒体共同面对的“命题作文”。新中国走过的70年,是风雨兼程、波澜壮阔的70年,是披荆斩棘、创造奇迹的70年……怎样写好这篇“作文”,怎样讲好中国故事?

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继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特别节目《家国四十年》后,再次勇于担当,历时数月筹备,倾力打造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节目《我的家 我的国》。

特别节目共三期,将于2019年9月30日、2019年10月7日、2019年10月14日每晚21:20播出。分别结合新中国成立70年间的代表性事件,选取三个关键词为主题,挑选出具有时代意义的人物及故事。每期通过讲述两至三组嘉宾及其家庭、事业、人生70年的变迁、发展等故事,以“家”为主体,以“小”见“大”,展示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间人们生活及思想的巨大变化,讲述他们与国家一同成长的70年。

第一期节目以10月1日“那一天”为关键词,选取的两组嘉宾他们人生中难忘的“那一天”都是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这是他们生命中得偿夙愿的一天,是荣耀的一天。

93岁的抗战老兵董成森,半生戎马、一生爱国。15岁参加革命,17岁参军,是新中国的首批空军,参加过潍县战役、青岛战役、孟良崮战役,新中国成立之后,又积极投身于机场建设之中;转业后他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务农,隐姓埋名,深藏战功,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他亲笔写下十字家风“一心跟党走,报国一家人”,儿孙后辈14人谨遵家风教诲,参军报国。

1949年10月1日,是董成森“喜忧参半”的那一天。那一天,23岁的董成森有幸参加了开国大典,却因打靶成绩的两环之差未能进入受阅方队中而留下遗憾。国庆阅兵梦从此埋在了他的心底。

2019年10月1日,那一天,董成森的重外孙宋杰将再次出现在阅兵式受阅方队中。一家四代,15位军人,跨越70年的国庆阅兵梦,终于圆满了!

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重磅力作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董家四代军人现场重温入伍宣言

节目中最燃的一幕,就是到场的四代8位“董家军”一起重温入伍宣言,“我志愿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志愿献身国防事业,……在任何情况下,绝不背叛祖国,绝不叛离军队。”句句有力,字字铿锵!在场观众无不动容,纷纷起立报以热烈掌声。

于海,原中国解放军军乐团音乐总监,上世纪70年代后他从未缺席过一次国之大典。历经四次大阅兵,他是中国指挥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次数最多的人之一。他手握指挥棒,见证着新中国伟大崛起的一个又一个重大历史瞬间。

河北卫视《中华好家风》重磅力作 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于海现场指挥全体观众唱国歌


如果不是听他讲述,我们或许不会知道,升国旗时,半秒钟就能造成30公分的误差;受阅方队怎样才能做到整齐划一、节奏一致;我们更不会知道,一只风干的咸鸭蛋为什么会被他视若珍宝;为什么指挥过无数次的《义勇军进行曲》,仍能让他热泪盈眶……

本期特别节目特邀电视节目评论员俞伯鸿、新华社高级编辑吴学兰任观察员。两位情理兼备,从专业角度剖析深化主题,准确把握国家重大事件的宣传方向,提升节目品质及影响力,升华家风内涵,深化家国情怀。

在每期节目的结尾,嘉宾、主持人会一起与全场观众合唱爱国歌曲,为祖国而歌!值得一提的是,歌曲的演唱方式也各有不同:第一期“那一天”于海亲自指挥,全体共唱《义勇军进行曲》,激情澎湃,热血激昂!

这其实就是家国,唇齿相依的家国。从一个人、一个家庭到一个国家,“那一天”都是最重要的日子,期盼、欢庆、展望。1949-2019,新中国走过的这70年,我们在每一年的“那一天”里都能看到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变迁、国家的进步,个人与家庭的命运永远息息相关,紧密相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