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每一個階段應如何教育?成熟獨立的人格發展,看完就行動!

埃裡克森認為,人的一生要經歷八個階段的心理社會演變,這種演變成為心理社會發展

孩子的每一個階段應如何教育?成熟獨立的人格發展,看完就行動!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一生要經歷八個階段的心理社會演變,這種演變成為心理社會發展

人的發展歷經這八個階段,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相應的核心任務,當任務得到恰當的解決,就會獲得較為完整的同一性。核心任務處理的不成功或者是失敗,則會出現個人同一性殘缺、不連貫的狀態,處理的成功與失敗即為兩個極點。

成熟和滿足是綜合後的結果;停滯和適應不良會在解決衝突失敗之後到來。每一階段的衝突都可以稱為"危機(crisis)"。而在每一階段,個體經歷的危機需要在與該階段有關的對立的正極點和負極點之間拉伸。成功解決一個階段的危機會讓人們對下一階段的同一性問題做好準備。特別在青春期的年齡段,人生的初高潮就此開始了。

孩子的每一個階段應如何教育?成熟獨立的人格發展,看完就行動!

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5、青春期(12~18歲):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亂的衝突

一方面青少年本能衝動的高漲會帶來問題,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面臨新的社會要求和社會的衝突而感到困擾和混亂。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一個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會集體中所佔的情感位置。這一階段的危機是角色混亂。

"這種統一性的感覺也是一種不斷增強的自信心,一種在過去的經歷中形成的內在持續性和同一感(一個人心理上的自我)。如果這種自我感覺與一個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覺相稱,很明顯這將為一個人的生涯增添絢麗的色彩"。(埃裡克森,1963年)

埃裡克森把同一性危機理論用於解釋青少年對社會不滿和犯罪等社會問題上,他說:“如果一個兒童感到他所處於的環境剝奪了他在未來發展中獲得自我同一性的種種可能性,他就將以令人吃驚的力量抵抗社會環境。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寧做一個壞人,或乾脆死人般的活著,也不願做不倫不類的人,他自由地選擇這一切。”

孩子的每一個階段應如何教育?成熟獨立的人格發展,看完就行動!

在人類社會的叢林中,沒有同一性的感覺,就沒有自身的存在

隨著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誠"的品質。埃裡克森把忠誠定義為:"不顧價值系統的必然矛盾,而堅持自己確認的同一性的能力。"

孩子的每一個階段應如何教育?成熟獨立的人格發展,看完就行動!

孩子的獨立、叛逆,孤獨,羞澀,性所向

青春期(12~18歲)的孩子,在這個時期,正是最後一個高速增長身體的階段,也是心理反應最強烈變化最快步入成熟的階段。對個人的心理、身體都會帶來驚人的變化!更會致使性格、行為有著翻天覆地差別,直接衝擊著孩子對周邊環境,對身邊人的重新認識,對人生的迷茫與惆帳,對自己的身心變化而感到興奮,不亞於發現新大陸的衝動,同時對家長會提出更高的要求。

孩子的每一個階段應如何教育?成熟獨立的人格發展,看完就行動!

對自己的身心變化而感到興奮,不亞於發現新大陸的衝動

包括孩子的獨立、叛逆,孤獨,羞澀等等,不再是侷限於單純的快樂與不快樂之間的選擇。作為家長,只能用比以前更平等更開放,且不再是管教的心態來面對,也許,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孩子的要求;也只有這樣,他(她)才有可能坐下來與您溝通,傾心暢談!

孩子的每一個階段應如何教育?成熟獨立的人格發展,看完就行動!

也只有這樣,他(她)才有可能坐下來與您溝通,傾心暢談!

直白的說,您當他(她)是兄弟(閨蜜),他(她)才為您敞開心扉!良好的溝通就此開始。孩子成熟的獨立人格就在這裡開始表現。

和孩子的溝通是很重要的,想知道如何跟孩子正確溝通嗎?點個關注,在評論區留下你們的問題,鷹哥為你們一一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