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医院8名女医护支援我市入境人员医学观察点

■洪梅医院金花勇敢战“疫” 受访者供图

为阻断输入性病例,我市集中医学观察点再次吹响战“疫”集结号。来自洪梅医院的8名女医护,从3月21日起,受命支援我市某入境人员集中医学观察点,她们不惧危险、日夜奋战,筑起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克服障碍细心服务观察对象

从3月21日起,洪梅医院的吴彩云、江丽珍、谭惠琛、吕艳华、叶宝仪、苏锦笑、杜富有、白海琳等8名女医护,就“逆行”奔赴“战场”,日夜守护着一群“特殊”的医学观察对象。

她们所驻守的医学观察点,最高峰时曾入住超百名境外来莞观察人员。每天上班,她们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橡胶手套,执行人员管理、后勤保障、健康监测、医疗咨询等任务。

“我们以两人为一组开展工作,负责给集中医学观察的入境外籍及港澳台人士登记入住信息、查房、测体温等,同时承担着问诊、测量体温,以及三餐供应和心理抚慰等一系列工作。”洪梅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吴彩云介绍。

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在进行时却不容易。防护服一穿就是六七个小时,一个班下来浑身都湿透了。而且这里很多医学观察人员都是外籍人士,登记信息也较为麻烦。“长串的姓名字母和护照、电话号码等,都有顺序,不能写错一个字,所以一定要细心。同时还要克服语言交流障碍,借助翻译软件和他们进行沟通,也需要足够的耐心。”吴彩云说。

首班就穿着防护服从半夜忙到早晨

她们被戏称为洪梅医院的8朵金花。吴彩云是团队中的大姐姐,经常鼓励和照顾大家。实际上,在家里她也是“大家长”。她的妈妈70多岁了,基础病较多,一直由她照顾。“为了防止她血压上升,我没有告诉她我来了观察点。可是在这里上岗没两天,老母亲的血压就一度升高,而且女儿突然感冒低热,多亏有亲人在幕后支持帮助,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

洪梅医院护理院护师江丽珍是吴彩云的搭档。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到达医学观察点后的第一个夜班,两人晚上12点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去接班,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8点。“这是在我们从没穿过防护服上班的前提下坚持了那么久,到现在还记得交班时那种快虚脱的感觉。”

有一次,因为工作连轴转,江丽珍在极度疲惫下出现了缺氧症状,极想呕吐。“因为当时还有十几个客人在等候入住,所以我只能忍回去,连续了几个循环。”

她的坚守,也让儿子心中埋下美好种子。上小学三年级的孩子写道,“就在大家不敢出门之时,在我线上上课最需要她的时候,她义无反顾离开家人冲到了一线,她就是我最美的妈妈。”孩子的日记让江丽珍很感动。

还有几个年轻的护士,在家里都不用做家务的,这次来到前线,承包了又脏又累的苦活。但她们毫无怨言,一夜就变成了女汉子。“身着白衣,明知风险也要奔向战场,我觉得这就是医务人员的精神。”吴彩云说,“这也是我们的光荣。”

记者 钟晨 通讯员 梁转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