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70多年,上海七旬老人在商丘虞城老家找到亲人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陈海峰 通讯员 汪葆夫

时隔70多年,上海七旬老人在商丘虞城老家找到亲人

2月25日,虞城县公安局人民来访接待室收到一面锦旗,上海市宝山区王金生老人为感谢民警帮助其找到失散70年多年的亲人,老人专程从上海来到虞城县公安局人民来访接待室为民警送一面锦旗。老人70多年未见老家亲人,70多年来老人非常想念老家的亲人,由于70多年没有回来,老人无法找到亲人,求助民警,民警根据老人提供的一些零碎信息帮老人找到了亲人。

老人时隔70多年 回虞城老家认亲

26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王金生老人,如今老人住在上海市宝山区横沙乡,可说起老家,他直言自己是商丘市虞城县人。自己的根就在虞城。

老人告诉记者,他1948年出生在上海,他的父亲是商丘虞城县人,父亲因为战乱,逃到上海市宝山区横沙乡,并在那安了家。小时候父亲就一直告诉他,他在虞城县老家还有亲戚。

在王金生8岁的时候其父亲就回了虞城老家,在他16岁的时候父亲在虞城老家过世了,因为当时太小,就没有赶回去参加父亲的葬礼,感到很内疚。现在年龄大了,非常想找到老家同宗亲戚,也想到父亲坟前看看。

“中间根据父亲给的地址,往老家寄了很多信,都因找不到人和地址,被退了回来,我现在年龄大了,总想着落叶归根,回来找同宗亲戚。”王金生老人说,自己也尝试着找了,可是70年过去了,道路、房屋都已沧海桑田,变化太大,与父亲给他的描述都不一样了。

民警帮忙找到了老人70多年未见的亲人

“2月22日,下午5时许,一个老人来到我们的人民来访接待室,希望我们帮助他寻找70多年未见的老家亲戚,并提供了人名和地名。”值班大队长王欣说,老人专程从上海过来寻找亲人,只能提供一个侄子的姓名叫“王爱良”和一个叫“毛堂庄”的地名,30多年前侄子曾去上海跟他见过一面,并记下了侄子的名字。

民警通过常住人口系统都无法查询到这个“王爱良”,虞城也没有“毛堂庄”,经过民警仔细对比发现,虞城有一个毛庄,随后民警将村庄图片调出让老人辨认,由于70多年老人都没有回来过,只有老人的父亲跟他描述过村庄的样貌,70年的发展太快,描述的东西都不存在了。

“因为时间比较久远,老人提到的地名很少有人知道,经过户政民警的查询对比,找到了相似的地方。”王欣说,经过两个小时的对比,最后发现稍岗乡毛庄的王爱亮与王金生老人提供信息的情况较为相似。随后,民警与稍岗派出所联系核实,王爱亮就是王金生老人苦心寻找的亲人。

一家人团圆后,25日,王金生老人带着虞城的侄子王爱亮和制作的锦旗到虞城县公安局,对帮助他的民警表示感谢。

“非常感谢他们帮我找到失散多年的家人,了却了我多年的心愿。没有你们的热情帮助,我和我的亲人就不会团聚!”王金生老人说。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徐华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