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这个社区让“近邻”似“亲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松江这个社区让“近邻”似“亲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松江这个社区让“近邻”似“亲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在刚过去的中秋节,位于新桥镇雅阁花园的“健康之家”睦邻点一片欢声笑语,社区的老人们如约聚到这里,自己动手包起了月饼,虽然是初次学做,大家都很认真,按照提前准备好的教程,一道道程序逐步学着做,连邻里小区的居民也跑过来观摩指导。

做好的月饼,大家再分头送给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们,共同分享假日的快乐。负责人陈凤珍告诉小松,“一个家庭过节,哪有一帮人过节开心,在我们睦邻点的发动下,大家主动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生活,日子过得不要太开心。”

松江这个社区让“近邻”似“亲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在新桥镇这样的庭院课堂式睦邻点还有很多,每个睦邻点都由热心公益、具有一定艺术特长的社区热心人牵头在家中开展,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类学习联谊活动,包括诵读、布艺、书法、美食、根雕、舞蹈、京剧、声乐等,通过将课堂延伸至庭院,实现了睦邻共处和文化整合。遍地开花的睦邻点,像毛细血管般融入社区肌理,持续构建社区“朋友圈”,楼上楼下常来常往,曾经陌生的邻里如今变成了亲亲热热的“家人”。

打破冷漠,融小家入大家

记者来到了位于新桥雅士轩的“诵读之家”睦邻点,刚踏进家门,就听见了字正腔圆的朗诵声。客厅的幕布上写着“书香庭院、诵读之家”“诵读让生活更美好”等字样,几位老人拿着手稿一字排开,正在负责人黄尽能的指导下逐字纠正发音。

松江这个社区让“近邻”似“亲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刚开始搬过来的时候,一个人都不认识,老两口也觉得很孤单”,退休之前黄尽能是一名广播媒体人,阅读是她与爱人郑坚民共同的兴趣爱好。房子空着不如好好用着,在爱人的支持下,黄尽能把自己的庭院打造为“诵读之家”睦邻点,定期组织居民到家里谈文化、练朗诵,作品也都是她自己完成创作的。“之前我平仄不分,经过黄老师的指导,终于能分清楚了。”“谁说老人只能在家带孩子做饭,朗诵让我们更注意形象了,大家都要打扮美美的。”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对“诵读之家”睦邻点的喜欢。黄尽能告诉小松,“朗读是滋养心田的,跟着大家一起学习,精神上的滋养胜过我们俩人默默过日子。”

松江这个社区让“近邻”似“亲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打破冷漠,融小家入大家,不仅让老年人老有所乐,也让年轻人放下了心,主动融入社区里。家住浅水湾小区的李雪松阿姨,之前一直生活在北京,这些年才搬到了上海。女儿担心她一个人孤单,了解到社区还有“艺术之家”睦邻点。令人惊喜的是,睦邻点负责人包肖英在得知情况后,主动登门邀请李雪松加入,每次活动时候还特别注意,在大家说上海话时再用普通话重复一遍,这让李雪松感到很温暖,“虽然不是亲姐妹,但是我们胜似一家人”。

让渡家庭的私人空间,开放为公共的庭院课堂,睦邻点的推进离不开负责人背后家人的支持与鼓励。陈凤珍的儿子虽然开玩笑说,“老妈把家里搞得跟活动室一样,贴满了照片还有活动章程”,但还是买来文件夹,帮助母亲把工作台账理得整整齐齐,老伴更是每次举着相机,为大家充当义务摄影师;包肖英家里的房间原来是为孙女准备,孩子大了就变成了“艺术之家”睦邻点的活动场地,里面摆满了布包、插花等作品,“之前小区还在这里搞活动,一到万圣节,孩子们就奔过来讨糖吃了,没有家人的支持,大家怎么可能这么开心放松”;每次诵读活动,郑坚民都做爱人黄尽能背后的“无名英雄”,“家里要打扫,庭院里也要打扫,一圈收拾下来确实蛮累的,但是看着大家开心的笑脸,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共治共建,打造社区“朋友圈”

不仅要有所乐,更要有所为,小松在采访中发现,因兴趣爱好将居民凝聚起来的睦邻点,都不约而同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去,以社区治理推动社会治理,通过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活动,使其成为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的载体,奏响了“邻里一家亲,幸福松江人”的美好乐章。

今年的新桥镇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特别开设了诵读专场,黄尽能告诉小松,“从老到少,全都是我的学生”,言辞里透着自豪。原来,除了“诵读之家”的睦邻点,黄尽能还先后在居委会开设了老年和少年两个诵读班,在老年学校教授朗诵课程,在新桥小学开设了沪语班,带领这里的老老少少共同学诵读、学沪语。疫情期间,她还开设了云间课堂,通过网络指导大家诵读,并组织了一场28人参与的隔空对诵《向你致敬,抗疫一线的人》,表达对抗疫一线英雄们的崇高敬意。她们还将演出送到养老院、阳光之家等,用诵读滋润更多人的心田。

松江这个社区让“近邻”似“亲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在“健康之家”睦邻点,一张照片让在场的居民感到很是宽慰,70多岁的陈凤珍登门去看一位80多岁的老人,这位老人随手将一颗葡萄递到陈凤珍的嘴边,两人笑得像个孩子。原来这些老人行动不便,又不会用微信,与外界失去了联络。陈凤珍就带着睦邻点的成员们登门看望,嘘寒问暖,手把手教他们用手机,让每一位老人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

松江这个社区让“近邻”似“亲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睦邻点的成员们还成立了志愿者队伍,积极配合物业,参与到社区治理中。疫情期间,他们挨家挨户上门协助排查,帮助居民发放口罩等。平日里还组成了巡逻队,发现乱扔垃圾、高空抛物、电瓶车“飞线”等不文明行为,就拍照记录下来,反馈给居委会。除了走进小区去发现乱象,志愿者们还在“睦邻之家”开展茶话会活动,通过与居民们谈心聊天,宣传社区治理的规章制度。“邻里之间的感情在宣传教育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居民们都很听志愿者的话,他们这样做,比我们组织工作人员去上门教育效果要好得多。”新桥镇场东居委会的负责人告诉小松,邻里之间的相互沟通更有助于社区建设,志愿者团队发起的居民自治为社区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文字:牛立超

图片:牛立超 受访者供图

松江这个社区让“近邻”似“亲人”|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