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造假防雷啟示:從一個基本面好到讓人懷疑造假的公司說開

2019年,上市公司造假的大瓜吃得酣暢淋漓,康得新、康美、東旭光電等,哪個不是100、200、300億的造假數據,還有千山藥機、通道信等,幫群眾一次次突破想象力。


企業要造假還是有一些線索可以追尋。


本文打算用一個“被冤枉”的案例,來講講到底應該怎麼看造假。


A股造假防雷啟示:從一個基本面好到讓人懷疑造假的公司說開


□葉子黃了


最近,一家上市公司被雪球大V、微信大V質疑造假,其中一篇文章洋洋灑灑寫的很長,看起來也很專業。被質疑的幾個主要理由是: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市值達到四百多億、超好的基本面、現金充足卻去銀行借款。


公司是億聯網絡,行業上屬於企業通信市場,他們叫統一通信,產品就是辦公室裡用的SIP電話機、無繩電話、視頻會議設備,其中sip電話機是主要利潤來源,視頻會議設備是最近成長最快的業務。


恰好我對這公司還比較感興趣,就逐個來和大家嘮嘮,順帶給大家講講我怎麼看造假。


一、 懷疑——超牛逼的基本面


下面的這張表是我主要關心的一些財務數據,表格化的東西容納的內容豐富,但是不夠直觀,我給主要總結下。


2015年到現在營收40%左右的增長,利潤增幅更高,也在40%以上,今年利潤肯定會超過10個億;


毛利率在60%以上,淨利率超過40%,ROE常年保持在25%以上;


更牛逼的是,這公司還買了30多億的銀行理財,一年光理財貢獻的利潤超過1個億。


A股造假防雷啟示:從一個基本面好到讓人懷疑造假的公司說開


A股造假防雷啟示:從一個基本面好到讓人懷疑造假的公司說開


二、 驗證——怎麼找造假的線索


1、名不見經傳真的是名不見經傳嗎?

先回答一個問題,為何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會有這麼牛逼的基本面,是不是有問題?


那麼我們在他2018年年報裡看到,他有78%的營收來自於北美、歐洲。也就是說他是一家對外的公司,國內銷售額佔比是很小的,我們對他不熟悉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2、超高的利潤率有沒有同行的印證?

我們再看他這個基本面吊炸天,是不是可以從中挖掘一些造假的線索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下這個行業,這些信息其實可以在他們的招股說明書裡找到:


這個行業是一個2B的行業,企業通信市場在國外發展的比較成熟,而國內還只是針對大型企業和政府單位,而且他的產品這幾年是比較簡單的,主要是SIP電話機,只是企業通信市場裡的一個小產品,進入企業裡是作為設備的一部分進入的;


他們有30%-40%是直接銷售給國外的電信運營商,比如英國電信之類,還有一部分是銷售給大的平臺商,這些平臺商可以集合更多的設備商給企業提供通信服務;另外一半左右是銷售給經銷商,經銷商再去搞關係賣產品。


這種業務的特點註定造假是比較有難度的,因為企業市場是很好做統計的,不像2C的市場,你造假了下游會配合你造假麼?一個數據核對不上就露餡了。


那麼他這麼高的利潤率和現金流,是不是有問題?


我們對比了下國外的競爭對手的情況,以SIP電話機為例,寶利通等公司披露的數據,硬件設備裡60%左右的毛利率是完全正常的水平。


而且億聯網絡和微軟、ZOOM等大平臺合作的產品披露很充分,價格比寶利通等有30%左右的價格優勢,但是淨利潤率依然要高很多。


一方面他主要利用國內製造業發達的特點,只做設計、研發、推廣,製造環節是完全外包的,所以你在我第一張表格上會發現他的固定資產折舊是非常少的。


國內的製造業優勢、員工成本優勢、公司更專注的特點,使得這個利潤率並不無可能,雖然也可以保持警惕,但是我們可以再找其他環節印證。


3、高利潤率公司有什麼造假動力嗎?

理論上是有的,一個利潤率較高的公司,他完全可以把貨直接拉到國外扔到海里,造出來一個億的收入,就有四千萬的利潤。


按照30倍的估值,就有12個億的市值,貌似還是比較划算的。他如何兌現利潤呢?


那就要從二級市場囤積股票,拉高了賣出獲利,就像電視劇《坐莊》裡的一樣,也和幾年前市場流傳的某白酒股的操縱類似。


但是億聯網絡前幾大股東都是非流通股,流通股裡的股東又是清一色的機構,就可以基本排除這種操縱二級市場來獲利的可能,這種造假方式成本高,又沒見到他獲利,基本可以排除。


4、資產負債表裡的痕跡

我們小總結一下這個公司的特點,輕資產、主要針對國外企業客戶、賬面上有大額的銀行理財,


那麼我們就要想,如果他真的造假,他應該怎麼做。


尋找企業造假就像老婆的審問。


你跟老婆說我今年賺了一百萬,老婆肯定說錢在哪裡啊?你會說在銀行卡里,還可以說買了理財,還可以說買了個房子,也可以說還欠著我沒支付呢。總之錢必須得個名目存放,也因此老婆可以繼續檢查。


一個環節造假就需要幾個環節來相應的來圓上。作為企業其實也是一樣的。


這麼多年來我看到過的造假,有幾個共同特徵,比如都是大存大貸(又稱存貸雙高,高貨幣資金佔比,高資產負債率)、極度資金飢渴、往往伴隨動輒幾十億的建廠。


但這些也只能說他比較可疑,必須多個心眼,並不能一定說他造假。


應該繼續看“造假的錢的去處”,就像跟老公撒謊說賺了一百萬之後,老婆繼續問在哪裡一樣。


目前見到的造假,必須在資產里弄虛作假,因為你說賺了10個億,那就要看這10個億到底去哪裡了,那麼我們看看他的資產負債表有沒有痕跡。


A股造假防雷啟示:從一個基本面好到讓人懷疑造假的公司說開

比如我說我去建工廠花了20億,但是其實可能只花了10個億,中間有很多可以操縱的地方,還有一些存貨不好盤點的行業,像農業的公司會在存貨上做文章。今年的大雷——康美是直接在貨幣資金上做文章確實少見,可能是他其他地方已經藏不下有關。


現在我們回到億聯網絡。


這公司的特點看,存貨做手腳有難度,主要是固定資產、應收款和貨幣資金。


看看他固定資產,哎呀媽呀,不到1個億的固定資產,你說怎麼藏賺來的錢?


應收款呢,去年3個億,今年三季度是4.5億,應收款週轉天數只有不到60天,比大多數企業的都要短,而且金額又不大,貌似也很難做手腳;


再看貨幣資金和理財,就嚇一跳了,總資產44億,但是光貨幣資金+理財就有35億多,如果說造假的業績需要找個歸宿,那就必然只能在這裡了,是不是找到了一點蛛絲馬跡,我們再往下看。


2018年年報裡的披露數據,貨幣資金3.72億元,其他流動資產27億元,這裡主要是銀行理財放到了其他流動資產,他今年開始把銀行理財放進了交易性金融資產,三季度看到31.78億,貨幣資金3.91億,合計超過35億元。


銀行理財會不會造假?我們不排除,但是先看看他報表上是否有理財收益,2018年公司利息收入只有205萬!是不是嚇了一跳?彆著急,這個財務處理上有靈活性,他們只是把理財收益放進了投資收益。


康美雖然在貨幣資金上造假,但是也不難發現可疑。因為2017年年報裡披露的財務費用裡就不匹配,他賬面上幾百億的資產,結果利息收入卻只有可憐的兩百多萬,利息的支出達到了11個億;而康得新在2017年的財務費用披露裡有1.6億的利息收入。


A股造假防雷啟示:從一個基本面好到讓人懷疑造假的公司說開

我們看到億聯網絡披露的銀行理財收益2018年達到了1.11億元,今年三季度的投資收益已經達到了9651萬元(多數是銀行理財收益),也就是說這個和他的銀行理財是匹配的。


那麼是不是可能也是假的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我們在2018年年報裡的第48頁看到公司披露的委託理財,長長的列表裡告訴你都買了什麼理財、哪個銀行支行的、起始日期、利率等,我們簡單截下其中幾個:


A股造假防雷啟示:從一個基本面好到讓人懷疑造假的公司說開

請問如果你是管理層,你如果在造假,你敢這麼披露麼?這麼披露出來,這些銀行的支行看到,說尼瑪,你根本沒買我們的理財,那造假豈不輕而易舉的就露餡了?


三、總結

我們挖到現在,至少從邏輯上,沒有發現該公司造假的痕跡,反而可能是發現了一個非常優質的公司,這個公司的業務不是你以前熟悉的領域而已,當然我並不是在推薦該股票,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