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补营养呢,胃却“瘫”了!怎么办?

正要补营养呢,胃却“瘫”了!怎么办?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胡凯文副院长、张可睿医生

编辑 | 干玎竹

老王前两天做了腹部手术,一直禁食水。今天,医生嘱咐他可以开始喝点米汤了。老王的家属都很兴奋,特意从家熬的米汤。老王也很期待,好几天没吃东西了,肚子里空落落的,总算可以恢复正常了。

老王迫不及待喝了一大口米汤,刚咽下去,却突然感觉恶心、肚子胀,过一会儿便不由自主地都吐了出来,一旁的老伴看着心里一揪,赶紧找大夫。经过详细地了解情况和查体后,医生诊断:老王可能是“胃瘫”了。

“胃瘫”是咋回事,是胃“瘫痪”了?要怎么处理,还能不能好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副院长胡凯文、张可睿医生为您详细解答。

“术后胃瘫”往往是“暂时性的”

胡凯文、张可睿指出,术后胃瘫跟手术造成的创伤和应激反应有关。术后胃瘫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具体来说,术后胃瘫是由腹部手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性梗阻因素引起的。也就是说,并不是胃肠通道被什么东西塞住了,而是胃肠失去了蠕动的动力,引起一系列症状。

发生胃瘫的原因可能是手术创伤破坏胃等脏器和迷走神经等组织,影响其功能;术后恢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感染、机械性刺激、化学性刺激,导致肠道内菌群失调;手术还可能引起胃肠激素分泌紊乱,从而导致胃肠蠕动出现问题。这些都可能引起术后胃瘫的发生。

不做手术,也有可能“胃瘫”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肿瘤患者可能在没有手术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胃瘫。多数肿瘤患者会服用麻醉性阿片类镇痛药来止痛,这些药物会影响胃排空,并可能引起恶心和呕吐、便秘等症状,有时候也会引起胃瘫。

胃瘫痪了,身体会出现这些不适

胃瘫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特点,患者可能出现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胃口减少、餐后腹胀、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等症状。症状最早可能在术后24小时到48小时就出现,胃引流量会大于800毫升/天。根据现有的文献表明,术后胃瘫综合征发病存在地区和人群的差异,发病率约为0.8%-10%。

正要补营养呢,胃却“瘫”了!怎么办?

“胃瘫”该怎么办?

现阶段,针对胃瘫还没有完善的预防体系。虽方法颇多,但临床疗效仍不理想。具体来说,术后胃瘫综合征需要全方位的治疗和护理:

「胃瘫日常饮食」

胃瘫患者的饮食应循序渐进,先是禁食,逐渐转变为少食多餐、以流质为主(即无渣饮食)。可以先从 20—30 毫升起,逐渐增量,增加量以保持患者没有不适感为原则,流质以不加糖的米汤和菜汤为主,全量流质进食 3—5 天后改为半流质,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营养的食物,禁忌生冷、难消化的食物。餐后可取坐位或半卧位,以促进胃排空。

「胃瘫心理疏导」

肿瘤患者一般会出现心情低落、悲观等,如术后胃肠功能未及时恢复,会加重其心理压力,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应对方法,使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病情,并树立信心。

「胃瘫的治疗」

治疗胃瘫,临床以西医治疗为主,包括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促胃动力药、胃电起搏、再次手术等多种方法。

对于术后患者,也可早日予以中医干预,如自我按摩足三里穴位促进胃肠蠕动,按压内关缓解恶心呕吐症状;予以艾灸足三里,促进胃肠蠕动;也可术后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胃瘫外敷药物或针灸治疗,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早日恢复。

肿瘤相关性胃瘫在治疗时需要注意原发病和并发症的治疗。控制肿瘤是我们治疗的主要目的,只有肿瘤控制住,患者才可延长生存期。一旦肿瘤治疗后(手术、化疗、放疗)出现复发转移等情况,都会加重患者胃瘫的症状,预后较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