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望月》:元月女士3個珍貴的育兒觀

生命中念念不忘的都是愛的迴響。

以夢為馬,擇愛為家

《庭中望月》是以元月女士的十二封親筆信著成的一本書。元月女士是元夢公益基金理事長,元月圖書館公益項目發起人,艾灸文化傳播者,也是艾艾貼創始人之一。艾艾貼是操作簡便,使用高效的艾灸器。

十二封親筆信分別是致她的艾艾貼用戶,致她的艾人(艾艾貼代理人),致她的事業合作伙伴,致她的商學院學員,致她的元月圖書館,致她的甲乙學院,致她的艾灸事業的同行,致她自己,以及她的父親和母親還有愛人和女兒的十二封親筆信。

《庭中望月》:元月女士3個珍貴的育兒觀


致女兒的親筆信中,元月女士這樣寫到:人生的求索之旅,與你互為嚮導。可見元月女士與女兒的關係是亦師亦友。

1.元月女士的育兒觀:陪伴

和女兒建立一套親密無間的溝通模式,睡前玩的秘密遊戲“好事藏心裡,壞事丟光光”。基本上是無話不談。

孩子最初是孩子,慢慢地她會長成像你一樣的大人,在最初的幾年,我們應該是全身心的投入去陪伴孩子,去參與她們的成長,和她們全身心的去遊戲,而不是現在大多數家長邊看手機邊坐在孩子身邊就說是陪伴,孩子不需要這樣的陪伴,她需要你和她一起觀察毛毛蟲是如何變成蝴蝶的用心陪伴,她需要的是你和她趴在地上觀察螞蟻搬家的耐心陪伴,她需要的是你和她一起隨意塗鴉的寬心陪伴。

如果你願意,你的寶貝很樂意邀請你一起遊戲,和她感知成長的神奇。

《庭中望月》:元月女士3個珍貴的育兒觀

2.元月女士的育兒觀:鼓勵

女兒喜歡閱讀和舞蹈,學舞蹈練習基本功拉筋最痛苦的階段,女兒也有想要放棄繼續學舞蹈的念頭。元月女士這樣告訴女兒“你一旦學會放棄,放棄就可能成為習慣”。女兒聽了之後又自動自覺地練起來,比過去還要勤奮。

就這麼簡單的一句不帶指責,略帶鼓勵的話語,讓女兒又有了堅持下去的動力。

多數時候孩子們不是真的堅持不下去,而是需要你鼓勵的話語或者是鼓勵的動作和眼神。在孩子還是孩子的時候,她是非常需要你的鼓勵的,因為你是她最親近的人。或者說你是她的救命稻草。如果你總是指責她,打壓她,她怎麼能生長的更好呢?

鼓勵是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養分

《庭中望月》:元月女士3個珍貴的育兒觀

3.元月女士的育兒觀:珍惜

有次,元月女士帶女兒去海邊玩,一個海浪撲騰過來,把女兒心愛的水壺玩具帶跑了,女兒為此哭了一整天。現在很多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很容易養成浪費和揮霍的習性。而元月女士的女兒卻明白擁有不是必然,失去總是常態,對家裡的每個玩具都如同朋友一樣。

珍惜,這是當今多麼重要的一個育兒觀

現在都是生活條件好了,總是想給孩子最好的。當孩子總是大把大把的吃零食,那麼剩飯就變成了常態,我們沒有教會孩子自控力,也沒有告訴孩子珍惜每一粒糧食。很久以前的粒粒皆辛苦的艱辛,變成了現在的揮霍成性。

《庭中望月》:元月女士3個珍貴的育兒觀

如果你想要你的孩子變成更好的孩子,並不是給她吃最好的,穿最好的,而是告訴她“學會珍惜”。

想想你的那個年代,玩具壞了,修一修還能玩,書本壞了,訂一訂還能用,衣服爛了,補一補還能穿。

珍惜,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傳承下去。

元月女士說:世間總是充滿玄妙的,人與人之間的因緣際會道不清說不明,每一次擦肩而過都有意義,出現在生命裡的每個人都應當好好珍惜。

《庭中望月》:元月女士3個珍貴的育兒觀

每個女人做了母親之後,與孩子之間都是一場修行。

那麼,請告訴你的第一個孩子,你第一次來當媽媽的孩子,媽媽也是第一次來當你的媽媽,在養育你成長的路上,媽媽也在成長,學著怎麼做一個好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