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自信原因?最大的原因是:不被父母“看見”!姜文也經歷過

最近,英國一位還在培訓期的準飛行員小哥有些鬱悶。這位小哥第一次成功試飛經過自家上空,自豪地跟媽媽分享,結果被媽媽的神回覆雷倒了。

飛行員小哥一臉興奮狀跟媽媽分享:飛了兩分多鐘了。

媽媽回覆:聽見聲音了但光太刺眼我看不見,你飛過咱家的時候往你臥室裡看看,能看到你沒疊的被子嗎?

孩子不自信原因?最大的原因是:不被父母“看見”!姜文也經歷過

飛行員小哥只剩下一臉無奈。評論圈裡卻熱鬧非凡,網友們的結論驚人一致:同一個世界同一款親媽。

身邊太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明明在身邊的就是親生爸媽,卻如此遙不可及。

孩子不自信原因?最大的原因是:不被父母“看見”!姜文也經歷過

例如,興高采烈邁著“六親不認”步伐回家告訴父母英語考了98分,全班最高分,父母卻讓我反思丟失2分的原因,還問現在錯的題目會做了沒有?

例如,打完籃球后身體暢快淋漓把快樂和滿足跟父母分享,卻收到斥責:一身臭汗難聞死了,趕緊洗完澡做作業去……

多少次滿腔熱情地和父母分享成長的喜悅,卻總是迎面劈頭一盆冷水潑下來……

看不見孩子的父母,就這樣一次又一次不經意間把孩子對愛的渴望、對認可的期盼打入了深海,不見迴音。

情感得不到共鳴,愛的信任連接中斷,孩子與父母就像存在於兩個時空之中,平行沒有交集。

01 不被父母“看見”,是孩子最大的悲哀

曾有英國慈善機構“兒童協會”對英格倫72所學校約2,000名年齡在12至15歲的青少年抽樣調查,詢問父母平時是如何照顧他們的。

結果顯示,約46%的孩子表示父母曾在情感上忽視他們,很少表現出關心或是支持性的行為;約15%的孩子曾經歷過某種形式被父母忽視。

孩子不自信原因?最大的原因是:不被父母“看見”!姜文也經歷過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我們對於兒童有兩種極端的心理,都於兒童有害,其中一種就是忽視。

父母情感上忽視孩子,孩子長期得不到父母足夠的認可、接納、回應,孩子便逐漸學會隱藏或者壓抑他們的真實感受。

更可悲的是這些父母,往往只會指責孩子越大越不懂事,他們不知道的是一次又一次看似平常普通的“忽視”,到最後成為了孩子長大後難以解開的“心結”,嚴重的還影響了孩子性格、行為和生活。

曾經轟動一時的北大學子王猛發萬字長文痛斥父母,文中一個難忘的事例是當王猛跟爸爸訴說自己被調去跟差生做同桌的不滿時,結果卻遭到了爸爸的一頓痛罵:“同桌有什麼影響?”

王猛長大後出現一系列心理問題,從萬字長文中不難看出,當初父母種種不回應、看不見和情感忽視,讓他一直處於人生絕境,埋下了心理雷區。

孩子不自信原因?最大的原因是:不被父母“看見”!姜文也經歷過

某期《十三邀》邀請了中國著名演員兼導演姜文做嘉賓,跟主持人許知遠分享了一件至今未能釋懷的小事。當年他考上中戲,興沖沖地告訴母親,結果母親只是把通知書往旁邊一扔,說你一盆衣服還沒洗呢。

節目中姜文坦言自己是個很不自信的人,而且跟母親的關係一直處不好,直到母親去世都沒能和解。

孩子不自信原因?最大的原因是:不被父母“看見”!姜文也經歷過

國內創傷治療大師施琪嘉曾說:大部分創傷會隨時間流逝掉,但有一部分創傷,無論時間過多久,它還是會在那個地方,成為怪獸,慢慢吞噬你的能量,形成心理陰影。

一件件被父母忽視的“小事”,成了孩子一輩子難解的心結,留下了伴隨一生的創傷。

02 看見孩子,真愛流動

看見孩子本身就是一種對孩子的保護,相當於給孩子一個安全基地。不管飛得多高多遠去探索世界,最終都有底氣成功著陸。

只有當孩子被父母看見,情感能夠被理解,需求能夠自如表達和得到滿足時,孩子才更有底氣變得勇敢自信,發揮潛力探索更好的自己。

孩子不自信原因?最大的原因是:不被父母“看見”!姜文也經歷過

為人父母,如何真正看見孩子呢?

我想,《真愛的發生》這首詩早已道出真諦:

當你只注意孩子的行為,你沒有看見他;

當你關注孩子的行為背後的意圖,你開始看他;

當你關心孩子意圖後面的需要和感受,你看見他了。

透過你的心看見另一顆心,生命與生命相遇了,愛就發生了!

真正看見孩子,其實秘訣很簡單,需要處理好與孩子溝通交流的三大關口,分別是情緒關、時間關、姿態關。

一、 情緒關: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美國教育學博士簡·尼爾森在《正面管教》說過:孩子只有感覺好,才會做得更好。

孩子不自信原因?最大的原因是:不被父母“看見”!姜文也經歷過

孩子開心了先分享孩子的喜悅,而不是指出差距;

孩子難過了先來個擁抱給予慰籍,而不是指責差錯;

孩子受挫折了先給予鼓勵,而不是分析來龍去脈……

只有在情感上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感受到重視,孩子才有意願敞開心扉,有底氣說出自己遇到的問題。

哪怕我們給孩子的答案是“不”,我們也必須先讓孩子知道“我愛你”。

二、 時間關:不迴避、不拖延

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大學的陳美齡分享過她的其中一條教育心得:“孩子發問時,永遠不要讓孩子等一等!”

哪怕是正在炒菜的陳美齡,當兒子只是興高采烈地跑來問看似毫不相干的問題:“媽媽,為什麼天是藍的?”她都會立即關掉了煤氣爐,母子倆一起去尋找答案。

孩子不自信原因?最大的原因是:不被父母“看見”!姜文也經歷過

如果父母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總是迴避或者拖延,讓孩子得不到回應,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自己的需求是不被重視的,甚至會誤以為自己在父母心中是不重要的。

永遠不要讓孩子等一等,從而錯過了最好的心靈相遇瞬間。

三、 姿態關:先放低自己,然後抬高自己

父母只有蹲下來看孩子,孩子才願意和父母一起站起來看世界。

孩子不自信原因?最大的原因是:不被父母“看見”!姜文也經歷過

父母姿態上先放低自己,回想當我們也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最需要父母給予什麼呢?

我們最需要感知到父母的距離不是遙遠的;父母是願意和我們一同成長的。

孩子從心裡接納了父母,父母釋放的長者能量和知識經驗才能發揮作用,帶領孩子用積極、健康的方式肩並肩看更大的世界。

03

也許父母靜下心來旁觀他人,心緒清明,一旦和孩子真正交流起來又當局者迷,常常只看到“期盼中的孩子”。

其實,孩子與父母的每一次真心交流,都是在尋求“被需要”、“被重視”。

愛孩子,應如孩子所是,而非如我們所願。

正如著名的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父母能給孩子最寶貴的財富,是無條件的愛。

畢竟,只有真正的愛,才能為孩子插上剛勁有力的翅膀飛向遠方。

孩子不自信原因?最大的原因是:不被父母“看見”!姜文也經歷過

本文由梅見雪首發原創,原創不易,抄襲必究。請多多轉發支持。

作者簡介:梅見雪,二寶職場媽媽,家庭教育踐行者,堅信父母與孩子的成長是雙向的。專注育兒、親子閱讀、個人成長。個人公眾號:梅見雪 meijianxue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