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市委書記能“投靠”省委書記,政法委書記卻不能?

在《人民的名義》中,高育良是一個極度的完美主義者,容不得不完美的出現,為了這種所謂的完美,放棄了自己最後的底線。直到他被繩之以法的時候,高育良仍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這種完美有何錯?他甚至還會為自己的全部行為找到完整的理論依據,這只不過是他個人的理論,高育良如果當年沒有棄教從政的話,想必他一定會是一個很好的哲學家。

《人民的名義》市委書記能“投靠”省委書記,政法委書記卻不能?

正是這樣一位完美主義的追求者,他事事力求完美,怎麼可能會像李達康藉機“投靠”沙瑞金呢?究其原因,高育良太高傲、太力求完美。如果他能上升到更高的位置,他那套所謂的“辯證法”理論將會成為他最驕傲的東西,然而在漢東官場整治腐敗風氣之時,他的政治生命就此隨之戛然而止。

《人民的名義》市委書記能“投靠”省委書記,政法委書記卻不能?

在原省委書記的預設之下,“高李配”的局面最終還是被沙瑞金和田國富等人的到來打破了,當中央派來沙瑞金的時候,官場上的幹部都嗅到了獵物者所發出的氣味,李達康也不例外。比起實幹家的李達康,難道高育良對此就毫無知覺嗎?實際上,高育良在沙瑞金未到來之前就開始覺察到了危險,眼看“高李配”都沒有了可能,就連“沙高配”這種念頭,高育良都徹底放棄了,李達康在忙著“投靠”沙瑞金的時候,高育良也深知危險越來越逼近自己,所以他只能靜待年屆退休。

《人民的名義》市委書記能“投靠”省委書記,政法委書記卻不能?

高育良就是太聰明瞭,李達康都能想到的事情,他怎麼可能會不知道。兩人同為趙家班的人,多少與趙家都有些關係。在那次常委會上,李達康立馬倒向了沙瑞金,而高育良卻遲遲觀望,靜待所有的事情出現反轉。他之所以不想投靠沙瑞金,就是因為他太追求完美,這一點無疑是他的“致命傷”。高育良也曾想過找沙瑞金坦白所有,但這種低三下四的事情,高育良絕對做不出來,這讓他覺得蒙上了莫大的恥辱。所以他寧願一直頑抗到底,也不願屈就自己。

《人民的名義》市委書記能“投靠”省委書記,政法委書記卻不能?

與其放下自己所有的尊嚴,高育良還是選擇趙家班,也許成功了還有一線生機,所以他才不想站沙瑞金的隊。

對於高育良為什麼不能投靠沙瑞金,你還有什麼其它的看法嗎?歡迎大家在下方進行留言、評論。本人僅從此劇角度出發進行分析,如果有不妥或者錯誤的地方,還請各位多多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