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刀削麵,山西面食還有啥?貓耳朵,栲栳栳你聽過嗎?

山西地處黃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農業起源中心之一,也是中國麵食文化的發祥地。坊間一直有言:“世界面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提到山西的麵食,廣為人知的便是我們的代表刀削麵,手擀麵。那麼除了這些,山西還有哪些特色麵食呢,下面就來帶大家一睹為快~

貓耳朵

除了刀削麵,山西面食還有啥?貓耳朵,栲栳栳你聽過嗎?

貓耳朵

貓耳朵可能是山西面食當中最容易引起歧義的一種。還記得前一段時間有些網友開始“抵制”吃貓耳朵,原因是“每吃完一碗貓耳朵,就會有數十隻小貓失去他們的耳朵,真的太殘忍了”。聽起來有些好笑,但是貓耳朵作為山西當地的特色麵食,確實鮮為人知。

貓耳朵是山西晉中、晉北等地區的一種傳統風味麵食,俗稱“碾疙瘩”、“碾飥飥”等。其歷史悠久,與北魏《齊民要術》中講到的“餺飥”形似,其制形如貓耳,小巧玲瓏,筋滑利口。到了元代開始流行發展,明清時期更是傳播到陝西、河北、山東、河南一帶,甚至是江南地區。貓耳朵做法簡單,再配以各種打滷、澆頭,可燜,可蒸,可炒,口感豐富,回味無窮,至今已是久傳不衰的大眾麵食佳品。

蘸片子

除了刀削麵,山西面食還有啥?貓耳朵,栲栳栳你聽過嗎?

蘸片子,曹丹睿攝

提到蘸片子,可能是山西面食種類中比較小眾的一種了,甚至有些山西人都沒吃過。還記得之前有一個笑話,沒有吃過蘸片子的人第一次見到蘸片子有些納悶,有人問“這東西應該怎麼吃?”結果被告知“蘸著吃”,於是,一桌人都站了起來……

蘸片子也叫菜疙瘩、蘸尖尖、拖葉子,是一種以各種蔬菜蘸面煮食的麵食。先把小麥麵粉或高粱面、豆麵加雞蛋逐步加水絞成糊,再將蔬菜玉谷葉(野菜)、豆角、茄子、土豆、白菜葉、菠菜葉等蘸麵糊後煮熟。面菜均勻,青白分明,光滑爽口,令人百吃不厭。

撥爛子

除了刀削麵,山西面食還有啥?貓耳朵,栲栳栳你聽過嗎?

撥爛子,曹丹睿攝

在外地要吃到一頓刀削麵很容易,要吃到一些地道的山西面食可能就有點難度了。比如撥爛子。撥爛子又名拌子,是用蔬菜拌著麵粉或棒子麵(玉米麵)攪拌均勻後蒸制而成的一種美食。可以炒著吃,也可以加入炒西紅柿拌勻食用。

傳統的撥爛子一般以土豆、豆角、茄子等蔬菜為主,在春末榆樹槐花開的時候也可以使用榆錢、槐花等當做食材。撥爛子富含澱粉,營養價值很豐富,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澱粉與蔬菜的結合,不僅能夠豐富口感,而且蔬菜也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吃慣了刀削麵,可以來一碗撥爛子嚐嚐鮮~

剔尖

除了刀削麵,山西面食還有啥?貓耳朵,栲栳栳你聽過嗎?

剔尖,曹丹睿攝

剔尖是發源于山西運城,晉中等地的一種傳統麵食,又名撥魚、剔撥股。剔尖的製作方便快捷,口感香滑筋道,又容易消化,因而廣受大眾青睞,是山西面食中極具代表性的一種。

據《傳統麵食》記載,唐貞觀年間八百里秦川大旱,李世民急火攻心,魏徵推薦綿山高僧田善友祈雨,後來大雨傾盆解救了莊稼濟助了萬民。李世民為報祈雨之恩,帶領滿朝文武赴綿山還願,皇妹八姑亦隨同前往,叩拜五龍聖母為師。八姑不願再回長安,在綿山誦經修行為鄉民採藥醫病。一日,八姑為一患病老嫗配藥、做飯,和麵時軟了加面硬了加水,最後還是將面和得稀軟,眼看鍋中水開,八姑急中生智,隨手拿起一塊木板將軟麵糰放於板上,用一根筷子試著往開水鍋中撥,竟撥出了一根根麵條,煮好後老嫗吃了幾口,就問:“孩子,這叫什麼?”八姑將“這”誤聽為“你”字,脫口說:“叫八姑。”老嫗誤聽為“撥股”,從此就有了“撥股”面,就是最早的剔尖。後來人們將“用筷子撥出的麵條”還稱為“剔撥股”。

莜麵栲栳栳

除了刀削麵,山西面食還有啥?貓耳朵,栲栳栳你聽過嗎?

莜麵栲栳栳,曹丹睿攝

莜麵栲栳栳是山西高寒地區著名的傳統麵食小吃,“栲栳栳”是用莜麵精工細作的一種麵食品,因其形狀象“笆斗”,民間叫“栳栳”。莜麵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它工藝講究,成形美觀與口感勁道完美結合,加上“羊肉臊子臺蘑湯,一家吃著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連康熙皇帝朝拜五臺山時,也以品此為人生快事。


除了刀削麵,山西面食還有啥?貓耳朵,栲栳栳你聽過嗎?

來源:免費正版圖庫

莜麵栲栳栳的來歷與李淵密不可分,相傳李淵被貶太原留守之時,途經靈空山。不料身懷六甲的夫人要臨盆分娩,只好借宿靈空山古剎盤谷寺,生下公子李元霸。李淵亦滯留該寺,常與老方丈談論天下大事。一日,老方丈對李淵說:“我夜觀天象,近日天下大亂,群雄惡戰,將軍應養精蓄銳,將來必成大業。今日我讓香積房給你做頓稀罕飯,吃了之後定會精神煥發,體強力壯”。午飯時將莜麵“蜂窩 ”筒筒端了出來,李淵蘸上辣椒吃後, 頓覺神清氣爽,便問是什麼飯。老方丈說是用莜麥面做的,形似“蜂窩”,所以當地老百姓稱其為“莜麵窩窩”。後來李淵當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臺山當主持。老方丈帶領眾僧赴任中,路過靜樂縣,看到當地盛產莜麥,便把製作“莜麵窩窩”的技術傳給靜樂人。從此莜麵窩窩成為靜樂人的待客飯。後靜樂人看見這種窩窩象存放東西的直筒“栳栳”,故將窩窩改稱為“栲栳栳”。


除了刀削麵,山西面食還有啥?貓耳朵,栲栳栳你聽過嗎?

來源:免費正版圖庫

山西面食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不僅品類繁多,做法多樣,其背後的民間傳說、歷史故事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來山西,除了聞名於世的刀削麵以外,還有很多不同做法的麵食等著您來品嚐~天氣漸涼,來咥一碗熱乎乎的山西面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