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分享】知道得越多,就越能知道得更多

还记得小时候,大人总是告诉我们 “你还小,长大了再说吧”,或者“等你长大你就明白了。”可是当你真的长大,并且变老的时候,人们会尽可能礼貌地向您表达:“您计划何时退休?该给年轻人腾地方了。”

人才市场上,年轻人常常听到 “我们担心您经验不足,无法胜任这份工作。”而五十岁以上的应聘者会被告知 “以您的经验,做这份工作实在是屈才了。”

这种不可避免的婉拒已经够糟糕了,而这些中老年人没意识到的是,接受这类评判也会影响自身的表现能力及其发展。这一效应在老年人身上尤为显著,本文将报告相关的研究,并介绍如何用正确的干预方式来抵消这种影响。

【颐和分享】知道得越多,就越能知道得更多 |记忆的良性循环

Becca Levy的一项研究显示,老人可以通过产生积极的自我刻板印象,提高记忆表现。此外,如果积极的启动以内隐的方式进行,即在被试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效果会更加显著。

该研究中,研究者在屏幕上显示有关积极刻板印象的词汇,并控制词汇闪现的频率,使大脑能够对其进行登记,但无法使其进入意识层面。以往研究显示,外显启动很难提高记忆表现,或许是因为这种启动与内隐条件反射的作用相比过于浅表。

这一点与本文介绍的研究相关,因为本研究中大部分年龄刻板印象的加工,无论针对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在阈下进行。我们虽然会有意识地拒斥他人强加给我们的年龄限制,但反复被拒绝的失落会以无意识的,内隐的方式消磨我们的意志。

【颐和分享】知道得越多,就越能知道得更多 |记忆的良性循环

使用电脑研究,向90位老年被试阈下展示一系列关于衰退或睿智的单词。因为人与人之间有意识感知屏幕词汇的速度阈限差异很小(125-250微秒),词汇呈现时间对每位被试而言都恰好在阈限之下。启动干前后分别对被试实施三种记忆测验:1)测试后立刻进行工作记忆测验,2)重复测试确认学习后,立刻进行回忆测验,3)延迟回忆测验,延迟期间完成其他任务。

实验结果显示,接受积极刻板印象启动的一组,在记忆测验中得分更高,对自己的记忆力有更乐观的估计,并在老化态度测验中体现出更积极的心态。而接受负面刻板印象启动的一组,记忆表现有所下降。

另一项研究以同样的方式对年轻人进行测试,并未发现积极刻板印象启动的优势。这或许说明人对启动的反应由既有的自我形象主导。年轻人事先并不会认为自己的记忆力因年龄而衰退。

【颐和分享】知道得越多,就越能知道得更多 |记忆的良性循环

与之相关的一项研究显示,外显的自我效能信念会影响记忆表现。典型的情况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记忆力的信心会降低。但这项研究旨在提高被试对记忆力的信心。84名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参加了为期六周的记忆训练项目,每周三小时,其中包含记忆技巧的训练课程。课程中设置了改善记忆表现信念的元素。研究显示,通过强调知识的掌握,口头鼓励,降低焦虑,并在训练过程中示范技巧,被试会更确信他们应该自信,相信自己能学会更有效地学习。记忆测验也证实了这一假设。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老年人对记忆力的信心很容易提升,并且一旦提升了信心,记忆表现也会随之改善。文献综述显示负面刻板印象的启动会降低老年人的记忆表现。这项研究中,年轻的大学生和平均年龄70岁的老人被分入三种实验条件——完成一项可完成的智力任务,完成不可完成的智力任务,或者无任务。每个实验条件下人数相等。任务项目由五个乱序的单词组成,被试需要将单词重新组成有意义的句子。单词本身均为中性词,不会启动任何性质的老化刻板印象。随后,所有被试用两分钟学习一份词表,并进行自由联想。任务成功组的老年被试比任务失败组或无任务组的老年被试回忆出了更多单词,报告了更低的测验焦虑。年轻被试中并未发现上述影响。

【颐和分享】知道得越多,就越能知道得更多 |记忆的良性循环

那么,这些发现对实验室外的日常生活有何启示呢?

显然,我们需要以其他方式进行积极的内隐启动。或许这一点可以通过努力提高记忆力实现。当记忆力通过一些既有的学习原理和技巧得到提高,人会无意识地知道这一点,从而强化对记忆表现的积极感受。事实上,这正是“记忆运动员”的体验,随着练习,记忆表现自然会提高,这一点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内在能力的感受,从而帮助他们达到冠军级的记忆表现。

上述研究均表明,相信自己能记得更好,或许真能记得更好。更好的记忆表现又会反过来促进对记忆力的积极感受,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因此,改变对自我刻板印象的态度,对记忆有诸多益处。总结起来就是,知道得越多,就越能知道得更多。

【颐和分享】知道得越多,就越能知道得更多 |记忆的良性循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